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多平台开放IP属地显示功能 “伪装者”浮出水面

2022-05-27 05:37: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亮明IP属地,净化网络生态

  近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宣布,为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进一步打击虚假信息、造谣传谣等行为,开放展示用户IP属地功能。专家认为,各大平台开放IP属地功能,意在强化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连接,这将有助于强化自律与他律,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带来积极作用。

  “伪装者”浮出水面

  “我关注的博主经常会发在日本的照片、视频,自然就觉得她在日本工作生活。”家住北京的朱女士是一名海淘爱好者,不久前,她发现常光顾的代购账号IP属地显示是国内,这让她对此前买到手的商品真伪产生怀疑。

  随着各大平台开放IP属地显示功能,不少网红、代购人设崩塌、直接“翻车”。“博主本人确实在国外,只是团队在国内运营”“本人虽在国内,但商品都是货真价实”……一时间,各类澄清、道歉、解释的帖子在网上广泛发布。

  近年来,互联网“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用户IP属地公示等措施逐步提上日程。去年10月,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互联网用户账号服务平台应当履行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同时应当以显著方式,在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页面展示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各大网络平台决定公开显示用户IP属地信息,是互联网治理的一次新尝试,即用真实的属地信息消解具有强烈地域属性的非真实信息的干扰,撕掉别有用心之人的伪装。“身为普通网民和消费者,平台公布用户IP属地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判断商家信息的真伪,未来在海淘时也会注意查看商家的IP属地。”朱女士说。

  有力遏制虚假信息

  一直以来,在热点事件中蹭流量的行为屡禁不止,甚至还滋生出很多虚假信息,扰乱网络舆论环境。从事社交媒体运营工作的陈凯峰在微博平台运营着一个专注北京通州本地信息服务的账号,了解发布本地发生的大事小情、在评论区寻找线索是他的日常工作。在他看来,显示账户IP属地对遏制虚假信息传播、打击网络谣言等有着重要意义。

  陈凯峰告诉记者,相较于官方发布,评论区里的信息虽然快,但也真假参半。时常有人冒充当事人、知情人搬运信息,甚至直接拼凑捏造假信息,还附上一句“来我主页看图看真相”,为自己引流。而通过公布IP归属地,网友就可自行对发布内容及评论进行筛选,区分出哪些用户是真的处于热点事件发生地。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公开显示IP属地信息可能会侵犯用户隐私。对此有法律专家指出,IP属地与IP地址并非同一概念,IP属地只能显示出用户所在城市、国家/地区,暴露用户住址等隐私的风险极低。相反,当前网上虚假信息泛滥,平台有维护公共利益的需求和责任,有必要显示用户IP属地信息,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真正用心经营社交媒体账号的人而言,开放IP属地显示功能是众望所归。”陈凯峰说,网络参与者的信息越透明,人们就能更好地识别那些蹭热点的人和信息,让更多真实、有用的信息及时传播出去,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IP修改仍需严防

  针对各大平台开放IP属地功能的规定,有人动起了歪心思。近日,有媒体报道,随着各大平台IP归属地功能的上线,付费“IP代理”的生意红火了起来。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微博开始在部分领域显示IP属地时,就已经有账号修改了IP属地信息。

  所谓“IP代理”服务,就是一种通过国内代理服务器等技术手段,帮助用户修改IP属地信息的灰色产业。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多数电商平台都禁止了“IP代理”等关键词,但仍能在网络上搜索到不少提供修改IP属地服务的商家。有商家还在广告中称“可任意修改IP属地信息,涵盖100多个地区”,其价格在每月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并提供视频使用教程和“售后服务”。

  有网友担心,如果用户可以随意修改IP属地信息,那么相关规定措施的效果不但会打折扣,甚至还会有人故意利用IP属地的地域特点精准画像,故意制造虚假信息,欺骗网民。

  针对目前暴露出来的私自修改IP属地信息等问题,业内人士指出,相关平台须予以重视、落实责任,及时健全技术手段,加强系统侦测,坚决“打假”,封堵漏洞。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及时行动起来,对这种网络“灰产交易”进行严厉打击和彻底清理,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为广大网民的权益保驾护航。

金 晨

  • 相关阅读
  • 中疾控周报:中国报告首例境外输入奥密克戎BA.5感染者

      (抗击新冠肺炎)中疾控周报:中国报告首例境外输入奥密克戎BA.5感染者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电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发布的英文周报介绍,中国已发现首例由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感染者。...

    时间:05-30
  • 临退休“逃逸式”离职 深挖政商“旋转门”背后腐败

      “临近退休‘逃逸式’离职”“退休后违规在企业任职”……一些干部在政商之间暗通款曲捞取好处  深挖政商“旋转门”背后腐败  “临近退休‘逃逸式’离职,妄图逃避监督监管,继续恣意敛财”的中国证监会投资...

    时间:05-30
  • 百川归流向大海——中国青年政治信仰的百年变迁

      百川归流向大海  ——中国青年政治信仰的百年变迁  登高望远,风物长宜放眼量。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这是我们得以回顾过往、展望将来的一个时间制高点。壮阔百年,中国青年政治信仰作为一种人类认识...

    时间:05-30
  • 上海靶向发力重振经济

      上海靶向发力重振经济  新华社上海5月29日电 题:上海靶向发力重振经济  6月1日起将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对非居民用户给予3个月应缴水费、电费、天然气费10%的财政补贴……2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

    时间:05-30
  • 上海:启动重大外资项目线上服务系统 提振外资企业信心

      上海:启动重大外资项目线上服务系统 提振外资企业信心  新华社上海5月29日电(记者周蕊)在29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介绍,上海正在加大总部企业走访沟通力度,...

    时间:05-30
  • 上海:把高校毕业生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海:把高校毕业生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华社上海5月29日电(记者周蕊)在29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费予清介绍,将加大援企力度,帮助市场主体...

    时间:05-30
  • 6月起一揽子新规开始施行:噪声污染防治有法可依

      6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固体饮料不得暗示保健治疗功能、这些“白酒”不能再叫白酒、噪声污染防治将有法可依……2022年6月起,一批关系到社会民生的重要新规开始施行。  噪声污染防治法来了  可处...

    时间:05-30
  • 居家办公中的法律问题,如何才能实现“两全其美”?

      居家办公,如何实现“两全其美”?  新一轮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尽快遏制疫情传播风险,不少地区倡导居家办公。5月23日,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就进一步规范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管理作出规定,要求人力...

    时间:05-30
  • 我国加强对政策性粮食收购督查

      我国加强对政策性粮食收购督查  本报北京5月29日电(记者杨召奎)记者今天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该局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粮油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从事粮油收购活动的各类主体(含确定政策性...

    时间:05-30
  • “动态清零”保障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5月11日与12日,美国与欧洲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分别突破100万与200万人,美国总统拜登与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悲剧性的”与“毁灭性的”里程碑。在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之时,中国必须继续坚持“动态清零”的总...

    时间:05-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