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大国“粮”策】慎终如始打好夏粮丰收战

2022-06-19 13:51:03

来源:南方网

  农业农村部最新小麦机收进度显示,截至6月17日,全国已收获小麦2.75亿亩,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进度过九成,全国夏粮生产丰收在望。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俄乌冲突造成国际粮食紧张,国际粮价高位震荡;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极端天气频仍,粮食生产收割承压。面对多重风险挑战,抓牢粮食安全是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要从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认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夏粮丰收,全年主动。要坚定不移扛责任、强科技、稳信心、提干劲,全力以赴打好夏粮丰产丰收主动仗,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

  藏粮于技、提质增效,始终把握中国饭碗主动。夏粮由“丰收在望”到“丰收到手”,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助力。据新闻联播报道,小麦机收损失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挽回粮食25亿斤以上。要加快科技赋能农业机械,大力推广机收减损技术,推进联合收割机更新换代,加强农机手操作培训,确保粮食收割在“适收期”,多挽回一斤是一斤,做到颗粒归仓。同时,要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力,注重科技与生产深度融合,引导科研人员瞄准农业关键环节,将科学技术、措施、成果落地到产业上,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为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精准服务、稳定信心,维护种粮主体切身利益。稳定种粮信心,维护农民的种粮收益最为重要。近日,中央财政下达100亿元农资补贴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继今年3月中央财政下达200亿元一次性补贴资金后,再一次为广大种粮主体送来真金白银。要用好种粮主体“政策红包”,还需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主动入位、靠前服务,将主要力量压实到田间地头,提升补贴政策的精准性,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实际种粮的生产者手中,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让广大种粮主体放心种粮、安心收粮,提高种粮主体的获得感。

  乘势而上、再鼓干劲,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要久久为功、抓在手里。夏粮是全年粮食丰收的“第一仗”,当前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关键期,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做好田间管理,重点抓好防病虫害、防干旱、防干热风、防倒伏等工作,确保夏粮安全成熟、颗粒归仓;另一方面,要打好抗旱促夏种夏管硬仗,科学调配水源,抢时造墒播种,做好保墒提温、肥水管理、农机调配等工作,实现夏粮种足种满,确保夏收有势、夏种有序、夏管有力。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唯有时时抓紧、年年抓紧粮食安全,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让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

  徐桂勇

  • 相关阅读
  •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美幸创新思政教学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美幸创新思政教学   课堂越鲜活,学生越解渴(解码·思政课怎么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

    时间:06-20
  • 南方多地持续强降水 北方出现较大范围高温天气

      南方多地持续强降水,北方出现较大范围高温天气   全力以赴 防汛抗旱  19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19日夜间到21日,长江中下游沿江附近、江南、华南及贵州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

    时间:06-20
  • 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

      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   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谱写新篇章)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时间:06-20
  • 从严管党治吏走向纵深的重大举措

      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对加强领导...

    时间:06-20
  • 民进党为“莱猪”进校园强行开道

      民进党为“莱猪”进校园强行开道(日月谈)  “解禁就解禁吧,自己小心别吃到就行了”,这曾经是许多台湾民众对开放“莱猪(含瘦肉精美国猪肉)”的侥幸心态。但这种侥幸近日破灭:民进党当局行政部门宣布台中市禁...

    时间:06-20
  • 亚洲最大铁路枢纽设计建设有哪些创新?

      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6月20日,随着京广高铁武广段以时速350公里运营,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也是首都重要铁路门户枢纽——北京丰台站即将正式开通运营。  北京丰台站站房设计以丰台地区古为金朝拜郊台为灵感...

    时间:06-20
  • 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基层就业:极具挑战又大有可为   □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 本报记者     陈 磊  吴林(化名)今年即将从江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目前正...

    时间:06-20
  • 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独步全球 特高压输电工程发展迅猛

      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独步全球 特高压输电工程发展迅猛   驰骋电力高速路  本报记者 王珍   检查消缺、竣工验收、系统调试……6月16日,位于江苏常熟的虞城换流站内,工作人员正紧张地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

    时间:06-20
  • 国产盾构机产销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 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

      国产盾构机产销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   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  本报记者 王雅婧   最近,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以下简称中铁装备)研制的“东湖号”超大直径盾构机吊装下井安装就绪,即将在世界最大“城市湖底隧...

    时间:06-20
  • 紧盯项目资金强化监督检查 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本期看点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监督检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陕西延安、河北正定、海南琼海等地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积极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