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飞天归来首次亮相!听神十三航天员乘组分享“太空感悟”

2022-06-29 08:21:4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传好接力棒 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

  昨天(6月28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返回74天后,在北京航天城与媒体记者见面。这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中国空间站由四个航天员乘组接力完成建造,神舟十三号乘组返回前,与即将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乘组进行了沟通交流。在昨天的记者见面会上,他们也给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乘组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翟志刚:我们乘组在返回之前,跟十四乘组进行了天地双向视频,把空间站上的工作、生活以及做各领域实验所有设备的位置、使用的技巧,进行了仔细沟通和交流。同时,我们把天上不易操作的东西,还有一些我们使用过的工具放在了什么地方,很清晰地跟他们完成了一次比较完美的交流。落地返回以后,我们又跟十四乘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中国空间站拉开建造序幕以来,从神舟十二号任务至今已经经历了三个乘组、两次交接棒的接续飞行,未来神舟十四号乘组和神舟十五号乘组还将在空间站中进行在轨交接。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叶光富:中国空间站也将成为造福全人类的一个太空实验平台,这确实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一人行速,众人行远。空间站的阶段,每一个乘组的飞行都不是独立的,每一组都会竭尽全力去完成好各自的飞行任务,也争取为下一组传递好任务接力棒。神十四和神十五乘组将在轨亲历中国空间站三舱建成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相信你们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我们也期待着在那一刻和你们共同挥舞国旗庆祝成功!

  后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完成恢复期各项工作、进行恢复健康评估总结后,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王亚平:作为航天员,在地面的时候,祖国是家、太空是梦,在太空的时候,天宫是家、祖国是梦。现在已经两次飞天的我,再次回到地面的家,但是能够再次飞上太空,仍然是我最大的梦想。其实在我们返回地面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全部清零,开始积极恢复,尽早投入到训练当中。请党和人民放心,我们一定会不负韶华、不负重任、不负时代,向着星辰大海的方向,继续前进!

  神舟十三号乘组回顾收获满满的太空之旅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圆满完成以2次出舱活动、2次太空授课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科学试验和空间应用任务,在轨驻留6个月,于2022年4月16日安全返回。

  在昨天(6月28日)的记者见面会上,三名航天员与大家分享了收获满满的太空之旅。

  翟志刚作为指令长,2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3次出舱活动,成为目前出舱活动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见面会上,他饶有兴致地分享了返回舱回到地球怀抱时的难忘瞬间。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翟志刚:实际上在整个返回的过程中,看似从我们的画面里头没有任何的动作,但是我们在返回舱里面,感受到的这种一次一次的冲击,而且是连续不断的这种冲击,尤其是到最后,每一次动作,我们的心也跟着动,随着每一次心动,我们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大,这些动作、这些冲击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少了一个动作、少了一个冲击,后边就危险了。因此整个过程,用语言还是很难准确表达那种刺激的。

  王亚平两度飞天圆梦、再上“太空讲台”,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她为大家分享了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的新奇感受。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王亚平:这次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我们两次天宫课堂,我在给孩子们讲课的同时,还能实时看到地面课堂孩子们的画面,孩子们的眼中有光,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我期待着和孩子们有更多的互动交流,能够永远做他们心目当中的太空老师,也期待他们有一天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我们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当中来,把我们的空间站开发和应用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精彩。

  叶光富怀揣11年航天梦,扎实训练、艰苦磨砺,光荣入选神舟十三号乘组,圆满完成担负任务。他为大家分享了在轨六个月保持良好状态的秘诀。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叶光富:作为个人的首次飞行,在这次长达6个月的在轨驻留任务之后,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身心状态,我个人也感到非常高兴。当然,为了能够确保我们整个乘组在长达半年时间里,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整个地面团队也是做足了工作。包括提供了强大的地面保障支持,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飞行任务计划,完善了在轨医学和健康保障措施,并优化了失重防护和在轨锻炼方案,我们因此才能够在整个任务期间始终感觉良好。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湖北行丨追光逐梦 “智”胜未来——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

      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考察。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主要业务为激光设备及等离子切割设备制造,承担激光行业内重点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现在,公司构建...

    时间:06-29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窑洞之问”的“第二个答案”

      “窑洞之问”的“第二个答案”  ——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  (一)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嘉兴南湖上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本色依旧,团结带...

    时间:06-29
  • 第十四届海峡论坛大会预计7月中旬在厦门举办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电 (李晗雪 朱贺)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9日在北京表示,第十四届海峡论坛大会预计7月中旬在厦门举办,将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主题。  马晓光在当天举行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

    时间:06-29
  • 吴钊燮称“中国从未统治过台湾” 国台办批驳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电 (李晗雪 朱贺)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9日在北京就吴钊燮“中国从未统治过台湾”等言论指出,这番谬论除再次暴露其贩卖“两国论”、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的分裂本质外,在法理和事实上站...

    时间:06-29
  • 2022年黄渤海 “净海行动”启动 严厉打击内河船非法行为

      今天(29日),山东、河北、天津、辽宁等4省市海事部门与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联合开展2022年黄渤海“净海行动”,严厉打击内河船非法参与海上运输和水上违法使用无线电行为,协同开展商船渔船安全共治。  为期两天的...

    时间:06-29
  • 藏传佛教圣地青海塔尔寺恢复开放

      中新网西宁6月29日电 (李隽)“塔尔寺今天开放了,我们一大早就来感受下藏传佛教圣地的魅力,当地信众也早早地来了。”29日,江苏游客李方披着藏式披肩在青海省塔尔寺入口告诉记者。  地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

    时间:06-29
  • 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持续发展壮大 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党员9671.2万名 基层党组织493.6万个 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持续发展壮大 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

    时间:06-29
  • 中韩专家开展儒学对话 认同儒学为两国人文领域交流桥梁

      中新网济南6月29日电 (唐小雅)中韩儒学对话与人文交流研讨会6月29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中韩专家对儒学与中韩人文精神的构建、中韩人文交流现状和展望进行交流探讨,旨在以儒学为桥梁进一步推动双方协会之间的合作和...

    时间:06-29
  •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9671.2万名

      权威快报丨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9671.2万名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671.2万名比上年净增343.4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93.6万个比上年净增11.7万个编辑:聂焱、彭红设计:杨轶...

    时间:06-29
  •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最新报告:2020年高校院所合同数逾46万项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封面。 主办方 供图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29日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2020年,3500多家高校...

    时间:06-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