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西藏自治区——雪域高原气象新

2022-07-04 16:08:09

来源:人民日报

西藏自治区——雪域高原气象新(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复兴号飞驰雪域高原,翻山越岭,穿隧过桥……2021年6月25日,拉林铁路正式开通,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

  桑珠是西藏山南市加查县人,如今经营着一家制作手工艺品的企业。“用火车运输,既节省了时间,也省了路途上开车的精力。”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让越来越多和桑珠一样的企业经营者获得了便利。据介绍,截至今年5月31日,拉林铁路共运输旅客103万余人次,运送货物3.69万吨。而这,只是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清洁能源发挥资源优势,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新时代新西藏呈现出的新活力,标注着这里正在上演的沧桑巨变。

  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除了铁路,在西藏,公路网络也在不断完善:2021年8月21日,全长295公里的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拉萨段全线通车,西藏的高等级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05公里;同时,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行政村连接线项目也在全力推进中;截至2021年底,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到94.55%和77.94%。

  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巨大的风力发电机组高高矗立。地处海拔4850米至5500米之间,机舱最高海拔达5157.8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电场之一。

  依托清洁能源资源禀赋,西藏清洁能源借助“西电东送”走出高原。2020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签订“2021—2023年61亿千瓦时西藏清洁能源消纳框架协议”,将减少中东部地区标煤消耗18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608万吨,预计将为西藏地区创造经济效益约16亿元。

  随着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西藏本地高品质特色产业也在逐步发展壮大。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打造本地品牌,研发藏红花、青稞综合制品等7个品类、34个单品,深耕特色产业链培育。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支持,截至2021年底,全区银行类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38.83亿元。浦发银行拉萨分行还设立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营销机构——绿色金融部,目前,相关业务已落地。

  巩固扩大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6月的雅尼湿地满眼葱绿,气候湿润。在雅尼湿地旁的嘎玛村,39岁的村民护林员次仁扎西在湿地周围巡逻,“现在湿地环境变美了,我们村庄也变美了,我们还发展樱桃种植等特色产业,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参观。”次仁扎西高兴地说。

  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林芝市巴宜区和米林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公园面积8738公顷,海拔2920米。2016年以来,当地累计投入资金3010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恢复植被面积1839亩,并开展了一系列环保专项行动。

  6月的雅鲁藏布江两岸,一片片杨树林、柳树林铺就的绿色江岸令人惊叹!雅鲁藏布江畔,63岁的山南市扎囊县扎其乡罗堆村村民边久说:“小时候,江边上一棵树都没有,全是沙子,风一刮,什么都看不清……”随着雅鲁藏布江防沙治沙造林工程建设项目的逐步实施,风沙少了,他自己也成了种树人。

  近年来,全区林草、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共完成各类防沙治沙工程21.41万公顷、投资11.74亿元,超额完成“十三五”沙化土地治理任务。

  41岁的占堆是日喀则市康马县涅如堆乡贡巴村村民,以前一年中外出打工两三个月,其余时间在家干农活,年收入1万元左右。现在村里有了合作社,占堆比以前更忙碌,也更开心了:“我在合作社主要是喂羊,一年下来有5万元左右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

  “以前放牧,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几只羊。有了合作社统一管理,大家不用担心牲畜吃草和出栏销售问题了。很多年轻人也选择学一门手艺或者外出打工,家里多了一份收入。”涅如堆乡乡长嘎玛旦达说。

  按照“政策引、项目推、技术促、典型带”的工作思路,西藏大力发展人工种草,走出一条高原地区“种草养地、种草养畜、林草间作、沙固水聚”的草业发展之路。

  近年来,西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扩大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截至2021年底,西藏全区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现有森林1491万公顷。西藏已记录的野生植物达9600多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2种。动物种类极为丰富,雪豹、黑颈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65种。

  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披碱草又长高了!”在山南市曲松县下江乡加娃村,海拔4400米的措姆草场生态修复基地里,白玛曲珍一边用尺子测量植被长势,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相关数据……

  2020年6月,白玛曲珍从天津农学院毕业,得益于湖北援藏工作队率先开启的组团式市场化就业援藏工作,11月,她和其他35名高校毕业生一起赴湖北黄石进行就业体验,之后顺利通过面试,于2021年1月入职湖北某生物公司。几个月后,经过培训的白玛曲珍再次被公司选中,接手了措姆草场生态修复工作,“我很开心能学以致用,为家乡出一份力。”白玛曲珍说。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先后出台了24个支持就业创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建立了完备的政策体系;另外,2016年以来,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累计达353.2万人。

  “产业从无到有,生活环境从差到好,适龄儿童入学从部分到全部,如今,大家粮食满仓、生活富足,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国家和西藏发展的红利。”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昌都市芒康县如美镇竹卡村村委会主任土登扎西说。

  土登扎西的感受也是西藏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2021年,西藏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19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1.12万套,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药品、医用耗材价格持续下降……今天的西藏,正呈现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迅速改善的新气象。党的十九大以来,西藏坚持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农林水、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重点领域。如今,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

  今年起,西藏还将深入实施促进就业增收、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兜牢民生底线等民生工程,落实好15年公费教育,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政策,实施5个海拔4000米以上县城的集中供暖工程,等等。“办好民生实事,要小步快走、稳步推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西藏自治区主席严金海说。

  • 相关阅读
  • 55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生态循环农业”

      将粟黍种植与家猪饲养结合以提高粮食产量   55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生态循环农业”  在距今5500年前,秦安大地湾遗址已经形成了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农业模式:人吃粟米,猪吃稃壳;圈养家猪,收集粪便;猪粪肥田,...

    时间:07-05
  • 变异多、传播快 奥密克戎“第二代变种”引关注

      【国际战“疫”行动】  ◎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胡定坤  近日,一种编号“BA.2.75”的奥密克戎毒株新型变种引发以色列等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该变种由奥密克戎毒株BA.2变种进化而来,被称作“第二代变种”,其拥...

    时间:07-05
  • 工信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8万亿元 年增速10%以上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8万亿元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05日 第 01 版)  本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王政)记者从工信部获悉,今年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一季度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

    时间:07-05
  • 咨询费动辄几千元至数万元 高考志愿填报成了桩热门生意

      咨询费动辄几千元至数万元 咨询师培训两三天就能持证上岗  高考志愿填报成了桩热门生意   ● 一些商家抓住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将志愿填报催生为一桩热门生意:销售“志愿填报卡”,或提供几千元至数万元的高...

    时间:07-05
  • 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联合新闻公报

      新华社缅甸蒲甘7月4日电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联合新闻公报(2022年7月4日,缅甸蒲甘)  一、2022年7月4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在缅甸联邦共和国蒲甘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时间:07-05
  • 体验喂马、做“吃播”、参观经学院 两岸媒体人打卡新疆特色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5日电 (朱贺)“我现在手中拿的是汗血宝马最喜欢吃的胡萝卜,我们现在就去喂它!”4日下午,台湾东森新媒体记者蔡仪洁在新疆的汗血马基地拍摄短视频时笑着介绍。  当天,“魅力新疆——海峡两...

    时间:07-05
  • 王毅谈澜湄合作未来六个重点方向

      新华社缅甸蒲甘7月4日电(记者张东强)当地时间2022年7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缅甸蒲甘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  王毅表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向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07-05
  • 王毅谈中方下阶段六大惠湄举措

      新华社缅甸蒲甘7月4日电(记者张东强)当地时间2022年7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缅甸蒲甘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时宣布,中方下阶段将推出六大惠湄举措,与湄公河国家分享合作红利、增添发展动力。...

    时间:07-05
  • 王毅谈去年澜湄合作成果

      新华社缅甸蒲甘7月4日电(记者张东强)当地时间2022年7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缅甸蒲甘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时表示,去年以来,六国认真落实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共识,积极开展抗疫合作,共同推进...

    时间:07-05
  • 关于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下深化灾害管理合作的联合声明(摘要)

      新华社缅甸蒲甘7月4日电 2022年7月4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在缅甸蒲甘举行,各国外长基于2020年8月24日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有关共识,支持深化灾害管理合作,欢迎澜湄六国灾害管理部门发表如下...

    时间:07-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