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多措并举推动校园足球普及、提高

2022-07-04 16:52: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多措并举推动校园足球普及、提高——专访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

  新华社记者肖世尧 公兵

  2015年,国务院公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足改方案”),明确提出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七年来,校园足球是如何改革发展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方向又是什么?对此,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全国校足办主任王登峰进行了解答。

  校园足球主要任务:推广普及和构建竞赛体系

  王登峰认为,足改方案为中国足球提出了四个层次的改革与发展任务,分别是推广普及、构建完整竞赛体系、完善青训体系以及强化职业联赛和国家队建设。

  “首先要‘从娃娃抓起’推广普及,让更多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这是足改方案赋予校园足球的第一项任务。其次,足球人口增加后,要搭建起完整的竞赛体系,进一步激发基层学校、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积极性,再通过竞赛遴选出优秀足球后备人才,这是校园足球的第二项重要任务。”王登峰说。

  “第三,通过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与其他途径培养的人才,共同构成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人员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完整的足球竞技人才培养体系,是提高中国足球竞技水平的关键。最终,通过青训体系为职业联赛、国家队输送高水平运动员。”

  “四个层次循序渐进,任何一个层次出现问题,都无法实现中国足球竞技水平的提高。而且,四个层次任务都需要体教融合共同推进。校园足球的主要任务是普及推广和竞赛体系建设,并为青训体系建设提供支持。”王登峰说。

  王登峰表示,在探索过程中,校园足球逐渐形成教会、勤练、常赛“三位一体”和面向全体普及推广、面向精英培养专长的“一体两面”的推进格局。“校园足球在普及推广的基础上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青训体系,实际上铺就了一条通过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优秀体育竞技人才的通道。”

  “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王登峰坦言,“校园足球管理体制建立是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部分,对传统体育管理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是各方都需要适应的过程;同时这也是学校体育的重大变革,以前上体育课就是跑跑步,现在要‘教会专项运动技能’。”

  四项举措推动校园足球普及、提高

  王登峰介绍,七年时间中,教育部主要通过设立足球特色校、构建竞赛体系、打造“满天星”训练营和新型足球学校、构建荣誉激励机制四项创新性举措来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校园足球特色校要求每个班级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足球课,组织学生开展课余足球训练,并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足球竞赛活动。到目前,全国设立32780所校园足球特色校,共计有5500多万青少年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通过这个抓手,扩大足球人口奠定了基础。”

  竞赛体系方面,王登峰表示,校园足球在面向人人的基础上,建立了从校内联赛到县(区)级比赛、市级比赛、省级比赛直至全国比赛的完整五级竞赛体系。

  “为提高实力较弱球队的参赛积极性,教育部打造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这一选拔性竞赛体系。实力较弱球队如果有表现特别优秀的队员,也能被选到县(区)、省级夏令营最佳阵容,进而参加全国夏令营最佳阵容的选拔。夏令营竞赛体系与五级联赛竞赛体系相辅相成,联赛扩大覆盖面,夏令营竞赛扩大选拔面,这样就把校园足球特色校所有精英队员都遴选出来。”王登峰介绍。

  建设“满天星”训练营和新型足球学校,则是为了保障高水平训练和竞赛的开展。“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把县(区)内的精英运动员就近集中在一个营地学校,由教育部选派高水平教练员进行专业的训练和比赛指导,打造不脱离学校,不脱离家庭,不影响学业的专业化足球人才培养平台。”

  荣誉激励机制方面,王登峰介绍,校园足球荣誉体系包括县市省到全国的各级最佳阵容。最佳阵容遴选与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相联系,以畅通校园足球运动员升学通道。优秀特色校、优秀试点县(区)、优秀足球教师、优秀特色校校长等荣誉的评定,能够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未来发展方向:巩固提高和深化体教融合

  王登峰认为,七年来校园足球推动了足球普及,激励带动了一大批校园足球特色校参与竞赛活动的积极性。未来要推动校园足球继续创新发展,还需要在关键问题上下功夫。

  “我们要对四项发展举措进一步巩固提高,既要提高校园足球特色校的教学、训练和竞赛水平,也要完善‘满天星’训练营和新型足校建设标准、实施路径,形成普及性推广与提升性训练、竞赛的完整体系。”

  “同时要巩固和发展竞赛体系和荣誉体系的牵引、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这里的关键是联赛和夏令营,‘夏令营竞赛’的新机制,让每一位有潜质的学生都有机会脱颖而出获得运动员技术等级,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王登峰说。

  “随着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搭建,下一步工作要根据校园足球选拔出的人才,结合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等赛事选拔的人才,配合体育部门和中国足协一起打造完整的足球青训体系。通过深化体教融合,合力推动事业发展。”王登峰表示。

  • 相关阅读
  • 55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生态循环农业”

      将粟黍种植与家猪饲养结合以提高粮食产量   55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生态循环农业”  在距今5500年前,秦安大地湾遗址已经形成了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农业模式:人吃粟米,猪吃稃壳;圈养家猪,收集粪便;猪粪肥田,...

    时间:07-05
  • 变异多、传播快 奥密克戎“第二代变种”引关注

      【国际战“疫”行动】  ◎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胡定坤  近日,一种编号“BA.2.75”的奥密克戎毒株新型变种引发以色列等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该变种由奥密克戎毒株BA.2变种进化而来,被称作“第二代变种”,其拥...

    时间:07-05
  • 工信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8万亿元 年增速10%以上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8万亿元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05日 第 01 版)  本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王政)记者从工信部获悉,今年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一季度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

    时间:07-05
  • 咨询费动辄几千元至数万元 高考志愿填报成了桩热门生意

      咨询费动辄几千元至数万元 咨询师培训两三天就能持证上岗  高考志愿填报成了桩热门生意   ● 一些商家抓住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将志愿填报催生为一桩热门生意:销售“志愿填报卡”,或提供几千元至数万元的高...

    时间:07-05
  • 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联合新闻公报

      新华社缅甸蒲甘7月4日电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联合新闻公报(2022年7月4日,缅甸蒲甘)  一、2022年7月4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在缅甸联邦共和国蒲甘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时间:07-05
  • 体验喂马、做“吃播”、参观经学院 两岸媒体人打卡新疆特色

      中新社乌鲁木齐7月5日电 (朱贺)“我现在手中拿的是汗血宝马最喜欢吃的胡萝卜,我们现在就去喂它!”4日下午,台湾东森新媒体记者蔡仪洁在新疆的汗血马基地拍摄短视频时笑着介绍。  当天,“魅力新疆——海峡两...

    时间:07-05
  • 王毅谈澜湄合作未来六个重点方向

      新华社缅甸蒲甘7月4日电(记者张东强)当地时间2022年7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缅甸蒲甘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  王毅表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向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07-05
  • 王毅谈中方下阶段六大惠湄举措

      新华社缅甸蒲甘7月4日电(记者张东强)当地时间2022年7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缅甸蒲甘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时宣布,中方下阶段将推出六大惠湄举措,与湄公河国家分享合作红利、增添发展动力。...

    时间:07-05
  • 王毅谈去年澜湄合作成果

      新华社缅甸蒲甘7月4日电(记者张东强)当地时间2022年7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缅甸蒲甘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时表示,去年以来,六国认真落实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共识,积极开展抗疫合作,共同推进...

    时间:07-05
  • 关于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下深化灾害管理合作的联合声明(摘要)

      新华社缅甸蒲甘7月4日电 2022年7月4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在缅甸蒲甘举行,各国外长基于2020年8月24日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有关共识,支持深化灾害管理合作,欢迎澜湄六国灾害管理部门发表如下...

    时间:07-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