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反套路反刷题接地气 “双减”后首次中考指挥棒导向何方

2022-07-05 04:25:09

来源:光明日报

  反套路、反刷题、接地气——

  “双减”后首次中考,“指挥棒”导向何方

  “背了一堆素材,有羽生结弦、谷爱凌等,愣是一个没用上。准备的作文题材也没‘押中’。”

  中考后,不少考生大呼考题“出人意料”。

  尤其是考完武汉中考语文后,中考作文“A套餐”成为不少网友微博热议的话题。材料中谈到,有这样一个快餐店,提供不同类型套餐,如果你点了“A套餐”,就默认自己是需要得到帮助的人,餐馆会免费为你提供这份餐饮。试卷要求围绕此话题展开写作。

  “反套路、反对背素材,来源于生活、接地气”是网友们对这道作文题目的评价,也是今年不少地区中考题目的特点。

  “双减”政策提出:“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今年中考是“双减”政策实行后的第一年中考,各地在考试科目分值设置、命题、招录等环节是否体现了“双减”的要求?“指挥棒”导向有何趋势?记者进行了采访。

  试题紧扣实际,突出育人导向

  防疫需要购买消毒液,两种消毒液在满足一定数量关系的前提下,如何使总费用最少?两位同学决定在学校艺术节上表演节目,通过随机抓取带数字小球,根据抽得总数奇偶性决定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还是《彩云之南》,两首乐曲哪首更可能被选中?监考数日,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数学教师赵庆准尤为关注此次中考数学的命题导向。

  “总体来看,试题依据课程标准,整体比较稳定,注重考查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没有偏、怪、难题,层次分明,结构科学合理,稳中有新,难度适中。如数学考试22题,考查学生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题目通过我们熟悉的疫情防控来引入,与生活密切相关,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查找问题的关键信息,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赵庆准表示。

  重庆市中考考生们发现,今年道德与法治考卷,选取了“人脸识别第一案”这一富有新意和时代性的典型案例。命题专家表示,该题以完整的主题案件架构情境,让学生简要论证该案对维权者本人及社会的价值,并对国家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进行点评。“情境与任务的逻辑主线清晰,既考查学生的道德修养、法治思维、法治素养和逻辑分析论证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

  “试题紧扣社会生活热点,在考查中关注基础性,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如选择题第9题,通过防空洞、实施‘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务民生专项行动见证了重庆人民革命年代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从历史、文化、生活三个维度,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和重庆本地的发展与变迁,既有真实性,又有典型性,让考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问题;14题思考‘零碳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产生该影响的依据。先分析影响,再提出依据,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重庆第一实验中学校道德与法治备课组长文雯表示。

  以情境为载体,在情境中创设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样体现在成都中考化学卷中。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暾艳老师认为,今年试题在解决问题中实现对初三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维的全面考查。“例如以智能手表、水果和饮料的PH值、尿素的合成、垃圾分类回收、营养素的推荐日摄入量、草木灰提取钾肥等鲜活题材作为情境,体现对学科前沿、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关注,感受化学在新材料、能源、环境、粮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凸显化学‘源于生活,服务社会’的学科价值。”

  考点回归课本,注重综合思维过程

  谈到应试教育,不少学生、家长认为与长期以来中高考“指挥棒”导向有关。例如语文学习上以“刷题”代替了深入、广泛的阅读,以机械式背诵代替了对作品及其作者、时代背景的深入理解与剖析,以“套路”“模型”式写作、华丽和艰深辞藻堆砌代替了真情实感的表达;数学学习以反复“刷题”训练代替了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取代了探索、归纳、综合分析等思维过程,以机械式“背题型”、补习班“传授套路”、提前学高年级新课、钻“偏难怪”牛角代替了对具体问题情境的深入分析。而综观2022年各地中考命题,不约而同体现出一些纠偏的努力。

  赵庆准表示,此次中考试题突出数学思想,落实关键能力,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众所周知,函数是中考的一大热点,也是一大难点,中考试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函数的表达式、图像以及性质,还考查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学科核心素养,强调数学应用,考查了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如数学24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既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特别熟悉,又考查了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的探究过程,对高中数学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两道作文题都写记叙文,都可写实,可想象”,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分析,今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都是从关注学生自我发展角度设题,“我创造了新纪录”一题从个人生活层面入手,偏重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人生,引导青少年一方面认识到每次自我突破都会让自己比原来更优秀,另一方面提示学生把自我的发展、突破融入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梦想与追求中。“那个星期天”一题学生既可写“我”真实经历的生活,也可想象“我”未曾经历的生活。“两道作文题目均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而且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情境中展开想象,强调想象的合理性和创造性。这种设题方式增加了考查功能,提高了思维含量。”

  成都七中教师赖建勇表示,今年中考数学试题总体难度保持相对稳定,题目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鼓励学生“多思少算”;紧扣课标、重视教材的引领示范作用,多数试题植根教材,同时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切实回应“双减”,引导教学回归本源。“试题注重思维考查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如新定义‘完美筝形’、跨学科‘极差’、探索‘过定点’等都体现了重思考过程去繁杂运算,重探究创新去模式固化的理念,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今年试题考查范围涵盖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四个一级主题,知识点覆盖率达95%以上;用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科学分析、推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彰显。”重庆市相关命题专家分析,物理中考试题在科学思维方面,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模型的建构能力、图像分析能力和科学推理的能力,而实验探究题中对温度计的读数、天平的读数、电流表的读数、表格中数据的分析概括等也体现了对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和对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引导。

  分值比例调整,考查形式更丰富

  除考试命题外,记者注意到,一些地区进一步优化了考试科目分值设置。原来的“副科”在总成绩中的占比普遍有所增加。

  例如,浙江金华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满分由80分调整为100分,体育满分由30分调整为40分。天津中考将原有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市区两级初中学业考查科目全部纳入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数也由往年的590分增加为800分,其中新增的历史、道德与法治两个科目满分均为100分;体育考试成绩总分由30分增加至40分。湖南长沙中考的“提前科”——生物、地理、体育三门赋分由2021年的100分提高到了120分。

  美育科目进中考在更多地市推广。5月21日,河南新乡的8万余名考生参加了“人机对话”的中招美育智能化考试。据悉,音乐、美术科目将以满分各5分的分值计入总成绩。

  “本次考试最大亮点是采用智能化考试系统,考查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充分凸显艺术学科特性。题目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系统可支持音频、视频、图片等素材,配置了拼图、排序、演唱等各类特色题型。此外,考试打分采用计算机自动化评价模式,既为教师减负增效,也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保障测评结果公正。考试后还可以生成详尽的数据分析报告,为教育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些地区招生录取环节有了新变化。为了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部分地区将优质普通高中的部分招生指标分配到相应的初中学校,称为“指标生”。湖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刘积成表示,今年长沙市“指标生”比例将继续提高。“根据往年实践,因为有最低录取分数的限制,部分学校指标生计划很难落到实处,提高比例让这一举措更好落实,让校际的竞争缩小为同校学生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竞争压力。”

  “此外,湖南省目前是以市州为单位进行中考命题的,我们正在调研座谈,讨论明年能否开始省级统一命题。”刘积成说。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今年中考的变化适应了“双减”后学生课外补习减少等学情特征,“未来希望考试体制能更加完善,在评分标准上更加多元,建立更多方的评价体系,而这,需要扩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权和学校招生的自主权,打破‘唯分数论’,这才是更关键的改革”。

  (本报记者 周世祥 董城)

  • 相关阅读
  • 被控受贿6067万 内蒙古工信厅原二级巡视员刘玉瀛案开庭

      中新网兴安盟7月5日电 (记者 张林虎)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工业和信息化厅原二级巡视员刘玉瀛受贿、行贿一案在该院开庭。图为庭审现场。 兴安盟中院供图  内蒙古人民检察院兴...

    时间:07-05
  • 国家卫健委:全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

      中国国家卫健委:全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马帅莎)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司长毛群安5日在北京表示,目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

    时间:07-05
  • 西藏将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

      中新网拉萨7月5日电 (记者 赵朗)首届西藏文化艺术节新闻发布会5日在拉萨举行。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肖传江表示,经过57年的不断发展,西藏自治区已经拥有2800余项非遗项目,平均每年的文化惠民演出达到4...

    时间:07-05
  • 京津冀三地文物局签署联合协定 共同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 (徐婧)5日,京津冀长城协同保护利用联合协定签约仪式在线上举行。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局共同签署《全面加强京津冀长城协同保护利用的联合协定》。三...

    时间:07-05
  • 黑龙江三地发布雷雨大风、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哈尔滨市气象台7月5日12时20分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哈尔滨主城区及其他区、县(市)将有雷雨大风天气,阵风风力可达7~8级,局地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小时雨强10~20mm。  牡丹江市气象台7...

    时间:07-05
  • 台新型两栖船坞运输舰“玉山舰”近期海试 最快9月交舰

      中新网7月5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海军新型两栖船坞运输舰“玉山舰”(LPD-1401)目前正进行码头静态测试,近日将执行海上测试。台湾军方表示,若结果符合标准,最快9月就能够交舰给台湾海军。台湾自造“玉...

    时间:07-05
  • 台湾指数公司新编台湾晶圆制造指数 这十档股票入列

      中新网7月5日电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台湾指数公司新编台湾晶圆制造指数,自2022年7月4日起委请台湾证券交易所每5秒计算及传输发布一次盘中实时指数。  台湾晶圆制造指数以上市上柜普通股为指数成分股筛选...

    时间:07-05
  • (中国这十年·同心)果壳创始人嵇晓华:小领域也能做出大成绩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题:果壳创始人嵇晓华:小领域也能做出大成绩  作者 郑巧 刘玥晴  “过去这十年是鼓励创新的十年,不管在多么小众的领域,只要坚持精耕细作,都可以做出成绩。”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知名...

    时间:07-05
  • 哈工程科研团队研发“深海医生” 填补领域国产空白

      中新网哈尔滨7月5日电 (朱虹 记者 史轶夫)哈尔滨工程大学5日发布消息,该校研发中国国内首套海洋结构物水下无损检测机器人,并通过中国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实现中国国内水下无损检测的工程化示范应用。该水下检测...

    时间:07-05
  • 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央视快评】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将发展置于国际优先议程,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

    时间:07-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