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澜湄合作:区域发展“金色样板”

2022-07-07 11:28: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澜湄合作:区域发展“金色样板”(望海楼)

  共饮一江水,同念澜湄情。近日,在缅甸蒲甘举行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澜湄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发表了多份共同文件,既展示了澜湄合作的丰硕成果,又擘画了澜湄合作的下一个“金色五年”。

  澜沧江—湄公河一脉相通,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澜沧江,从西双版纳出境后被称为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滋养着流域内数亿人民。澜湄合作是首个流域六国共同参与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自2016年启动以来,澜湄合作机制建设日益完善,合作领域持续拓展,不断为地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打造了区域合作的“金色样板”。在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澜湄合作保持高水平发展,彰显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携手抗击疫情,共建“免疫护盾”。2020年8月,在全球疫情形势严峻之时,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召开,就加强公共卫生合作、确保公平获得疫苗和药物等达成共识,中国还宣布,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框架下设立公共卫生专项资金。2021年6月,澜湄合作第六次外长会就深化传统医药合作发布联合声明,一致支持传统医药参与区域疫情防控,促进各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向湄公河国家提供超过2亿剂疫苗,为湄公河国家培训中医师及中医学生1300余人次。澜湄合作为湄公河国家合作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强互联互通,共造“发展引擎”。近年来,澜湄合作聚焦水资源、减贫、农业、跨境经济、产能等关键领域,接地气、务实效,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树立起南南合作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如今,澜湄流域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各国共同参与、普遍受益的澜湄大市场欣欣向荣。2021年,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贸易额达3980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中老铁路正式通车半年多,发送跨境货物80多万吨,货物品类100多种;7月1日,中老泰铁路实现互联互通,三国陆海联运国际物流通道更加便捷通畅;中国企业承建的柬埔寨11号国家公路扩改建项目、泰国素万那普机场新候机楼、越南河内轻轨二号线等项目实现竣工;澜湄合作专项基金已支持开展太阳能光伏、油茶良种选育、咖啡增产等600多个惠民项目……澜湄合作为澜湄六国复苏经济、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巩固人文相亲,共筑“友谊桥梁”。澜湄六国山水相连,文化相亲,人文交流互鉴源远流长。近年来,澜湄合作框架下的人文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推动六国联结成“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命运共同体。目前,中国已同湄公河五国建立近150对友好省市。澜湄国家妇女组织领导人视频对话会、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世界文化遗产论坛等系列活动的举办,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电视媒体合作联盟等合作平台的搭建,为澜湄合作增添了更多新亮点,也让合作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澜湄合作为澜湄六国民心相通作出了重要贡献。

  携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澜湄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是地区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一直以来,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始终做湄公河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好兄弟。此次外长会上,澜湄六国达成重要共识,推动澜湄合作提质升级,共同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全球安全倡议合作区;中方宣布,下阶段将推出六大惠湄举措,涉及农业、水利、数字经济、太空合作、人才培养、公共卫生等六个领域,为澜湄合作提质升级强筋健骨。可以预期,下一个“金色五年”,澜湄合作必将活力不减、精彩不断。

  东南亚有句谚语:“微风聚在一起,就有台风的力量。”展望未来,澜湄六国携手同心,构建更加强韧的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更为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必将为六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地区繁荣稳定提供更强动力。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 相关阅读
  • 民政部对周培源基金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中新网7月7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近日,民政部对周培源基金会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经查,周培源基金会2020年度公益事业支出比例为2.57%,违反了《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基金会管...

    时间:07-07
  • 新华时评:抗战精神烛照复兴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题:抗战精神烛照复兴之路  新华社记者涂铭、田晨旭  85年前的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在此民族危难之际,中国人民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

    时间:07-07
  • 常看看宛平城墙上的弹痕

      八一锐评丨常看看宛平城墙上的弹痕  85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连日来,全国军民采取不同形式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对于广大官兵来说,铭记抗战历史,最重要的是聚力...

    时间:07-07
  • 河南卫生健康发展短板、弱项如何破解?官方给出答案

      中新网郑州7月7日电 (记者 刘鹏)中部省份河南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存在着哪些短板、弱项?未来又将如何破解?7日,河南官方在对外解读该省“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和全民健康规划时给出答案。  “突如其来的新冠...

    时间:07-07
  • 教育部升级上线“24365就业平台” 提供“一站式”不断线就业服务

      为主动应对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部全新升级上线了“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以下简称“24365就业平台”)。  “24365就业平台”集就业服务、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

    时间:07-07
  • 2022年“日月潭”“东江湖”海峡两岸风光风情摄影大展启动

      中新网郴州7月7日电 (张雪盈 吴抒蓉)“一潭一湖升日月,海峡两岸共潮声。”2022年“日月潭”“东江湖”海峡两岸风光风情摄影大展6日启动。此次活动奖金最高达5000元,海内外摄影爱好者均可参加。  大展由湖南东...

    时间:07-07
  • 中国检方去年批捕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数同比增长116.1%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7日发布一组数据:2021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7886件19998人,同比分别增长116.1%和94.5%;提起公诉10586件30878人,同比分别增长222.2...

    时间:07-07
  • 生态环境部介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展成效

      速览丨生态环境部介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展成效  7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展成效。  翟青:坚持把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整改情况都进行公开  生态环...

    时间:07-07
  • 新华时评:做好督察整改,守好绿水青山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题:做好督察整改,守好绿水青山  新华社记者黄垚、高敬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利剑。几年来,督察坚持严的基调,直面问题,顶住压力,动真碰硬。督察在敏锐发现问题后,...

    时间:07-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