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走进县城看发展丨湖北兴山:从因山得名到因山而兴

2022-07-11 16:26:5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武汉7月11日电 题:湖北兴山:从因山得名到因山而兴

  新华社记者李思远

  地处三峡库区的湖北省兴山县,环邑皆山、因山得名,也曾长期受困于大山,贫困发生率一度高居湖北省第二。

  近年来,兴山县立足山区县情,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做好“山”文章,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融合共进,闯出了一条山区县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新路。

  荒山变景点 生态效益逐渐显现

  盛夏时节,兴山县峡口镇岩岭村游人如织,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依托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昔日穷困的岩岭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在村里,不仅可以住民宿、看日出、观云海、摘果采茶,还可以体验高空飞索、丛林探险,尽享山野自然之乐。

  很难想象,数年前这里还只有一片荒凉的山头和废弃的茶场。

  2017年,在外打拼的村民乔云明回村创业,陆续流转山地、种植水果、引进拓展游乐项目……经过5年的发展,旅游综合体已经初见规模,成了周边游客的“打卡”胜地,当地农户纷纷办起农家乐和民宿。“周末和节假日岩岭村常常一房难求。”乔云明说。

  岩岭村的变化只是兴山破题发展的一个缩影。

  “兴山地处三峡库区,保护生态是第一要务。几经调研,兴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全域旅游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发力点,推动文体农旅业态融合发展。”兴山县县长吴浩说。

  如今,从山下的河谷地带观光,到山上高海拔地区休闲度假,兴山已经形成以A级景区为引领、乡村旅游多点开花的旅游业发展格局。

  一拨拨游客慕名而来,或在“最美水上公路”拍照,或流连于田园风光……数据显示,2021年,全县旅游收入达31亿元,三分之一的人吃上了“旅游饭”。

  矿山改造 绿色转型持续发力

  提起兴山,不得不提磷化工产业。这里是磷矿富集区,磷化工产业一直是兴山的第一大产业。

  但磷矿开采和磷化工也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近年来,兴山筹划绿色转型发展,实施化工环节外迁和域内磷矿开采整治。

  在兴发集团树崆坪磷矿,青山环绕之下,一座座楼房整齐排列,处处干净整洁,传统矿山灰头土脸、污水横流的景象不见踪影。

  树崆坪磷矿矿长杨美洪说,矿区曾有大大小小20多家磷矿企业,管理混乱,环境污染问题严重。2007年,县里开始对不达标的小型磷矿进行取缔整合,并逐步实施矿山绿色化改造。如今,矿区基本实现了全链条自动化和远程控制,还将选矿环节前置,废渣就地充填,污水全流程处理,废石不出井、矿石不落地,竭尽全力减少采矿对环境的破坏。

  在树崆坪磷矿数公里之外,记者看到,一座投资超10亿元的现代化度假综合体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在矿区边上投资度假区,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杨美洪说。

  兴山还着力在域内发展“不冒烟”的绿色工业。在邻近高速公路的平邑口工业园,20余家企业“隔墙配套”串起产值超过1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链。偌大的厂房内,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运转,却没有刺鼻的异味。

  “工业园里大都是只发生物理反应的新材料企业,并不产生化学污染。”兴山县委书记曹宏伟介绍,“目前,兴山已经形成域外‘飞地经济’和域内绿色工业两翼齐飞的工业格局,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高山迎远客 美好生活正在缔造

  蓝天白云,绿色原野,清爽宜人,连日来,海拔1300米的榛子乡持续迎来人流高峰。

  榛子乡是兴山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核心区,也是兴山县着重打造的康养产业集聚地。山下气温持续走高,来榛子乡避暑度假的游客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兴山交通环境改善,前来榛子乡买房置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和平村“80后”村民张立的农家乐也迎来避暑客流的高峰。他2012年开起农家乐,主打特色农家菜,10年间,张立不仅买了小轿车,还在市里买了房。“高峰期,一天可以接待20多桌客人,流水万把元。一年下来,刨去成本也有50多万元的进项。”张立说,“这么好的日子,过去我想都不敢想。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实实在在受益。”

  越来越多的兴山人像张立一样,真切地尝到了甜头。

  今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兴山开启了“高铁时代”。“交通难题彻底成为历史。”曹宏伟介绍,目前,新的高铁支线也在建设中,宜兴联络线2024年底建成后,兴山到宜昌、荆州、荆门、襄阳等城市仅需1小时,到武汉、重庆、郑州、西安仅需2小时。

  迎来机遇,发展也进入“快车道”。目前,兴山正谋划实施“小县大城”战略,把县域内香溪河谷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3个乡镇作为“大县城”统一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集中资源调“优”布局、调“轻”结构、调“绿”底色。

  香溪河畔,青山如黛,一列列高铁列车呼啸而过,曾经“藏在深闺”的山区小城敞开了怀抱。

  • 相关阅读
  • 时习之 “五点主张”凝聚共识 习近平谈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一直心系网络空间治理,创造性提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和“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

    时间:07-12
  • 这十年|习近平这样介绍自己

      编者按: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没有也永远不会辜负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望。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专栏推出系列创意互动特稿《这十年》,重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

    时间:07-12
  • 国采第七批:61个药品品种今日南京开标

      国采第七批|61个药品品种今日南京开标,花落谁家即将揭晓  澎湃新闻记者 李季 张成杰 实习生 刘梦惠  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今日(7月12日)将在南京开标。  继第五批国采注射剂广覆盖、第六批国采...

    时间:07-12
  • 第二个国家植物园成立 国家植物园“家族”如何布局

      第二个国家植物园成立 国家植物园“家族”未来如何布局  国家植物园大家庭11日又迎来新成员——华南国家植物园。一南一北两家植物园有何不同?未来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又将如何发展壮大?  南北互补 分属我国典...

    时间:07-12
  • “一南一北”新格局形成 第二个国家植物园来了

      ◎本报记者 叶 青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这是我国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与今年4月揭牌、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共同形成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一南一北”新格局。  中国是...

    时间:07-12
  • 十月将发射 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开始征名

      科技日报南京7月11日电 (记者金凤 陆成宽)“盘古之眼”“夸父逐日”“羲和浴日”……这些关于太阳的古老传说,承载着我们对这颗耀眼恒星的无限好奇。今年下半年,浩瀚宇宙中的中国科学卫星系列“大家族”将再添新...

    时间:07-12
  • 联合国发布报告 全球人口11月将突破80亿

      新华社联合国7月11日电(记者 王建刚)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联合国当天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显示,世界人口预计将于今年11月15日突破80亿。  据联合国的最新预测,世界人口将在2030年和2050年分别增长...

    时间:07-12
  • “数”说海南十年: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中新社海口7月11日电 (记者 尹海明)“回顾海南这十年,最大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最大的亮点是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11日在中共海南省委“中国这十年·海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海南高举改...

    时间:07-12
  • 王毅:台海稳定的定海神针就是一个中国原则

      中新社雅加达7月11日电 (记者 林永传)当地时间7月11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东盟秘书处就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发表政策演讲并答问。  针对记者问及当前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以及如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王毅强...

    时间:07-12
  • 印尼总统佐科会见王毅

      中新社雅加达7月11日电 (记者 林永传)当地时间7月11日,印尼总统佐科在雅加达会见正在印尼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佐科请王毅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诚挚问候,感谢中方对印尼担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的大力...

    时间:07-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