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交河故城,摆渡古今的一叶扁舟

2022-07-17 08:10:4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新疆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处,耸立着一处高台,两头窄,中间宽,形如柳叶,又似扁舟,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交河故城。

  7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吐鲁番市,考察了交河故城,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情况。

  大地上雕刻出来的城市

  “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正如《汉书》所载,今天的交河故城位于雅尔乃孜沟两河床之间,百米宽的河道从台地北面分流而下,又在南面合二为一,成为城市的天然屏障。台地高出周围河床约30米,刀劈斧削,临高据险,凛然不可侵犯。

  交河故城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生土建筑城市,是一座在大地上直接雕刻出来的城市。与大多数城市不同,整个交河的建筑依自然地势,自上而下掏挖窑洞,开掘街巷,减地为墙。房子是挖出来的,大街深嵌地下六七米,临街厚厚的生土层充当高墙。这样独特的建筑方式,既能抵挡风沙日晒,也便于抵御外界侵袭。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先民的勤劳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风沙磨砺,岁月淘洗,现今的交河故城仍保留着当年的格局。故城长约1650米,中间最宽处约300米,中有笔直宽阔的中心大街,将城市分为东西两部分。行走在城中,城垛、街巷、庙宇、市井、官署、作坊、民居……阡陌交通,屋舍俨然,虽是断壁残垣,仍依稀可辨,传递出时光的沧桑和历史的智慧。

  记载丝路历史的“活化石”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透过无声的文物遗迹,往昔的繁华若隐若现。

  交河是丝绸之路东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的重要中心城镇,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最早的主人是战国后期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人。汉代以来,交河扼丝路要道,成为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代初期,这里是管辖西域的最高机构安西都护府所在地。繁盛时期,交河人口有1万余人,成为东西方物资交换的中转站,多元文化的汇集处。

  “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酒泉、敦煌、吐鲁番、喀什、撒马尔罕、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等古城,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科伦坡、吉达、亚历山大等地的古港,“就是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

  社会经济、建筑艺术、宗教信仰及多民族文化在此交流互鉴,留下丰富的印记。保留下来的城市形制布局,与唐代长安城相仿;城中随处可见的佛寺佛塔遗址,表现出佛教的盛行;出土的骆驼金饰,勾勒出丝路上往来交通、商旅云集的繁忙图景。

  破碎的黄土,折射出悠久的城市历史,繁荣的城市风貌,融合的风土人情。正因为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楼兰古城等遗迹的存在,丝绸之路不再是口耳相传的古老传说。这些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闪亮坐标,串联起文明交流互鉴的脉络轨迹。

  破格二次“申遗”的宝贵财富

  这座历经千年风霜的故城,曾一度陷入保护与发展的困境。

  1961年,交河故城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3年,100多位中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曾联合开展历时8年的保护修缮研究项目。尽管如此,由于年久失修、自然环境恶劣、文物保护人员资金紧缺、周边现代生产生活发展等原因,上世纪90年代,交河故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挡了回来。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一处历史遗址只有一次申报机会。考虑到交河故城的特殊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破格给予交河故城“留评”资格,待改善后再重新审查。

  首次“申遗”失败后,交河故城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文物保存状况大幅改善。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6月,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位列其中。作为案例,交河故城还写进了《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

  交河故城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从交河故城到万寿岩、莫高窟、西安城墙,从《玛纳斯》到《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史诗,无不反映出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吹过汉唐的风沙,流淌千年的坎儿井,赋予交河故城古老的印记;吐鲁番交河机场的升级、兰新高铁的开通,又让故城焕发新的生机。柳叶形的交河故城,如同摆渡古今的一叶扁舟,传递着沧海桑田的故事,提醒我们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统筹:崔士鑫

  撰文:许晴

  策划:杜尚泽

  编辑:钱一彬

  图片来源:新华社(摄影:谢环驰,视觉:赖向东 毕晓洋)、资料图片

  • 相关阅读
  • 蹲点一线疏通基建堵点

      紧盯责任落实、干部作风问题  蹲点一线疏通基建堵点  本报讯(记者 慕振东)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监督,压紧压...

    时间:07-18
  • 黑龙江:跳起摸高 加速奔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跨越】   盛夏的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绿意盎然,大小兴安岭林海苍茫,三江奔流蜿蜒千里,湿地湖泊星罗棋布。大美龙江,尽显勃勃生机。  7月2日,全国工商联主席高...

    时间:07-18
  • 把社区党建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我们的新时代】   2006年,我来到北安门社区工作。这里以老旧小区为主,住着一万多名居民,老龄人口比例超22%。起初我内心有点儿打退堂鼓,但又觉得作为党员就该挑重担。  社区党委书记的工作应当怎么干?...

    时间:07-18
  • 稳定繁荣的新疆活力奔涌

      盛夏时节,天山南北,风光旖旎,气象万千。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各族儿女凝心聚力、团结进取,聚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锚定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蓝天丽日下,稳...

    时间:07-18
  • 深化医改守护民生福祉

      “2017年,我们血液科有28张病床,每年大概能收治淋巴瘤病人60人次。到了2021年,达到620人次,是2017年的10倍。”有着30年从医经历的贺建霞是山西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5年前进入山西省人民医院工作,为医院血...

    时间:07-18
  • 强化基础研究 创新发展模式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在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上,专家指出——  强化基础研究 创新发展模式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本报记者 付丽丽   “2021年批准了12个中药新药(含9个创新药)上市,批准34个中药临床试验,是近5年获批中药新药...

    时间:07-18
  • 湖南:超级稻双季高产攻关早稻产量再创新高

      科技日报长沙7月17日电 (记者俞慧友)17日,记者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生前定下的南方稻区超级稻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高产攻关项目,近期正值早稻测产期。日前,由湖南省农学会组织的测...

    时间:07-18
  • 我国第三代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推广应用

      首例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出院——  我国第三代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推广应用   ◎本报记者 代小佩  近日,电视剧《关于唐医生的一切》首播收官,贯穿全剧的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研发工作圆满完成,在...

    时间:07-18
  • 56项成果同台 让创新与资本更快对接

      56项成果同台 让创新与资本更快对接  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行动生物领域专场开启  ◎本报记者 刘 垠   穿戴式心脏健康监测干预技术的研究成果有望打通心梗救治预防“起跑一公里”,通过智能分析方法研究可...

    时间:07-18
  • “这是我们央企的责任” 国药中生研发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纪事

      “这是我们央企的责任”  ——国药中生研发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纪事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张佳星   编者按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