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时政新闻眼丨从四个关键词,看习近平总书记新疆之行

2022-07-17 08:30:0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

  4天、3座城市、9个考察点、1场汇报会、7场会见……透过这些数字,可以感受到行程之密集、互动之热烈、期待之殷切。

  这是时隔八年总书记再赴新疆,也是党的二十大之前一次重要国内考察。

  总书记在新疆之行中的重大关切和重要部署,可以重点归结为四个关键词。《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新疆之行考察点一览

  01

  关键词之一:团结

  在新疆,团结有多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说,“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从“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到“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团结”都很靠前,重要性不言而喻。

  去年8月、12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先后召开,总书记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等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总书记这次到新疆,在大学、社区、博物馆、农村等多个考察点,都重点谈民族团结。

  他说,“要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

  在7月15日的汇报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乌鲁木齐固原巷社区。(总台央视记者马立飞拍摄)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提出要加紧研究一些重要课题。

  比如,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比如,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

  在去年8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这次在新疆,总书记作了新的阐述。他说,要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

△新疆大学校史馆,由“解放楼”改建而成。(总台央视记者张洛嘉拍摄)

  关于宗教和谐,总书记重申了去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培养三支队伍”的要求,同时还指出,要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把信教群众牢牢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考察中,总书记强调了一句话:“要坚持团结一致向前看。”

△新疆各族同胞。(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02

  关键词之二:认同

  团结,离不开认同。

  去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交河故城塔基。(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认同,还有更深的内涵和更远的指向。

  在7月15日的汇报会上,总书记强调,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曾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八龙纹金带扣,新疆汉代出土文物。(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没有真切的认同,就不会有心灵的润通。

  一个多月前,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说,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

△军垦博物馆内写生的小朋友。(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

  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多次强调同根、同源、同宗的文化认同。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他在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交谈时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在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时,总书记指出,交河故城“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

△新疆出土的写本《唐律疏议·名例律》残卷。(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在7月15日的汇报会上,总书记针对增强文化认同,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比如,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比如,要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

  让文明“说话”“发声”,让文化“有形”“可见”,认同才更有力量。

△岩画上的乐舞艺术。(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03

  关键词之三:发展

  发展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总钥匙。新疆保持长期稳定最重要的在于人心。

  在这次新疆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惠及民生、凝聚人心”,这是发展对于新疆的核心要义。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铁路口岸综合服务楼。(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要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一四三团,总书记走进棉花种植基地和蟠桃种植园,要求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壮大优势产业。

  在吐鲁番葡萄沟,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富民产业。

△吐鲁番葡萄。(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在考察中,总书记叮嘱,要增强吸纳就业能力,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健全乡村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7月15日,就在结束考察的当天上午,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数据显示,包括新疆在内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增势较好,明显快于东部地区。

  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富民兴疆”就会有更强的动力、更足的底气,新疆各族同胞的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一四三团九连蟠桃园进入收获季节。(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04

  关键词之四:谋划

  两年前召开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八个坚持”中,摆在第一的是“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

  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

  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鲜明提出,要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

  要保持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就要把依法治疆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新疆。

  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强调,要推动维稳工作法治化常态化。

△吐鲁番新城西门村景。(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要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就要坚持长期建疆,多管齐下,久久为功,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抓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兵团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党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共同把新疆的工作做好。

  会场之上,总书记掷地有声:“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大局,是全党全国的大事。”

△石河子。(总台记者郭培宇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新疆之行,有两个考察点,恰似跨越时空的对话。

  交河故城,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有过“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的恢弘,有过毁于兵燹、废弃无闻的落寞。如今,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丝路之上的文明景象。

  乌鲁木齐陆港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物流枢纽。各方货物在这里集拼集运,“钢铁驼队”经此川流不息,推动新疆从“边远之地”变为“核心之区”,续写丝路新传奇。

  这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照见美好新疆、美好中国、美好世界的未来。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刘瑞琳

  策划丨彭娜

  记者丨杨新禹 李晓周 彭汉明 王哈男 马立飞 石伟明 李辉 张洛嘉

  责编丨郁振一 侯艳 蔡靖骉 刘会民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 相关阅读
  • 蹲点一线疏通基建堵点

      紧盯责任落实、干部作风问题  蹲点一线疏通基建堵点  本报讯(记者 慕振东)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监督,压紧压...

    时间:07-18
  • 黑龙江:跳起摸高 加速奔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跨越】   盛夏的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绿意盎然,大小兴安岭林海苍茫,三江奔流蜿蜒千里,湿地湖泊星罗棋布。大美龙江,尽显勃勃生机。  7月2日,全国工商联主席高...

    时间:07-18
  • 把社区党建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我们的新时代】   2006年,我来到北安门社区工作。这里以老旧小区为主,住着一万多名居民,老龄人口比例超22%。起初我内心有点儿打退堂鼓,但又觉得作为党员就该挑重担。  社区党委书记的工作应当怎么干?...

    时间:07-18
  • 稳定繁荣的新疆活力奔涌

      盛夏时节,天山南北,风光旖旎,气象万千。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各族儿女凝心聚力、团结进取,聚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锚定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蓝天丽日下,稳...

    时间:07-18
  • 深化医改守护民生福祉

      “2017年,我们血液科有28张病床,每年大概能收治淋巴瘤病人60人次。到了2021年,达到620人次,是2017年的10倍。”有着30年从医经历的贺建霞是山西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5年前进入山西省人民医院工作,为医院血...

    时间:07-18
  • 强化基础研究 创新发展模式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在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上,专家指出——  强化基础研究 创新发展模式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本报记者 付丽丽   “2021年批准了12个中药新药(含9个创新药)上市,批准34个中药临床试验,是近5年获批中药新药...

    时间:07-18
  • 湖南:超级稻双季高产攻关早稻产量再创新高

      科技日报长沙7月17日电 (记者俞慧友)17日,记者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生前定下的南方稻区超级稻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高产攻关项目,近期正值早稻测产期。日前,由湖南省农学会组织的测...

    时间:07-18
  • 我国第三代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推广应用

      首例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出院——  我国第三代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推广应用   ◎本报记者 代小佩  近日,电视剧《关于唐医生的一切》首播收官,贯穿全剧的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研发工作圆满完成,在...

    时间:07-18
  • 56项成果同台 让创新与资本更快对接

      56项成果同台 让创新与资本更快对接  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行动生物领域专场开启  ◎本报记者 刘 垠   穿戴式心脏健康监测干预技术的研究成果有望打通心梗救治预防“起跑一公里”,通过智能分析方法研究可...

    时间:07-18
  • “这是我们央企的责任” 国药中生研发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纪事

      “这是我们央企的责任”  ——国药中生研发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纪事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张佳星   编者按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