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上海:初心之地谱新篇

2022-07-19 04:21:09

来源:光明日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跨越】

  无论昼夜寒暑,东海大桥的东南一侧,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总是一派繁忙景象。这座全球单体最大及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2014年开工、2017年开港,不断刷新纪录,成就上海港从“东方大港”到“世界强港”的蝶变。

  拼搏不息、创新不止的洋山深水港码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上海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1.以国家战略为牵引

  十年间,上海爬坡过坎,实现一个个跨越。

  在2011年首次达到2万亿元之后,上海生产总值在“十三五”期间连续跨过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2021年达到4.32万亿元,人均GDP达2.69万美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

  把上海的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思考和谋划——这“四个放在”,是上海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点。

  2013年11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揭牌,中国第一个自贸区由此诞生。在“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精神引领下,证照分离、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先进区后报关等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从这里走向全国。

  2019年8月,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如今这里已成为深耕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一批前沿产业集群蓬勃发展,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600亿元。

  “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是一个不断见证奇迹的地方。”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时说。

  2021年7月15日,浦东这张“王牌”迎来了新使命——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这是新时代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历史使命,是上海在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后的又一次攻坚突破。

  以国家战略为牵引,创新发展不停步。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加速孕育,上交所科创板和注册制示范效应不断放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全面启动,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共同构成了上海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支撑。

  2.以人民城市为基点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1年秋天,苏州河上和风送爽,水波荡漾。来自全国各地、俱乐部和高校的赛艇好手齐聚这里,参加首届上海赛艇公开赛。两岸风景如画,挤满了观赛的市民。这一刻,城与人、人与自然无比亲近。

  时钟回拨到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时,面对在江边休闲娱乐的市民群众,提出了“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

  几年间,黄浦江45公里公共空间岸线贯通开放,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实现基本贯通,昔日“工业锈带”变成宜人的“生活秀带”。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根本原则。

  聚焦“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上海启动实施早餐工程、老旧住房加装电梯、幼儿托育等16项民心工程持续推进。2019年,上海完成老旧住房加装电梯立项的居民楼达624幢,超过过去7年之和。2021年,加装电梯跑出“加速度”,全年完成加装电梯签约6073台,让无数“悬空老人”落地,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聚焦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五年间,上海累计实施改造308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5.4万户,这一困扰城市多年的民生难题将在今年迎来历史性解决。

  从首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到桥下运动场、城市高线公园;从数字化转型的“建筑可阅读”,到层出不穷的美丽街区,上海正按照“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要求,努力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3.以红色文化为底色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叮嘱一定要把会址保护好、利用好。

  上海牢记总书记嘱托,建党百年之际,2021年6月3日,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在新天地太平湖边落成,展厅面积扩至3700平方米,展品数量从原先的278件增至1168件,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生动讲述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与此同时,上海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至2020年共梳理出612处重点旧址、遗址、纪念设施类红色资源。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神韵魅力所在,也是“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发力点。

  2022年1月23日,上海歌舞团的两部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朱鹮》在美琪大戏院迎来驻场演出的第100场。这一天,也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第400场演出,创造了中国舞剧的奇迹。

  除了打造杂技剧《战上海》等一批爆款剧目,上海还全力打响“演艺大世界”品牌。在环人民广场1.5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建成专业剧场和演艺新空间31个,成为国内密度最高的剧场群。三年来,145部剧目在这里首发首演,2021年完成营业性演出21037场。

  下一步,上海将高质量打造一批城市文化地标: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定位为世界顶级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作为国际歌剧艺术重要舞台的上海大歌剧院将陆续竣工。

  这座独具魅力的人文之城,正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打造人民城市典范,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景。

  【2012】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98.50万人。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305.5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6万元。

  ●发明专利授权量1.14万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588.52亿元。

  ●森林覆盖率12.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0平方米。

  ●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468公里。

  【202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489.43万人。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3214.8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36万元。

  ●发明专利授权量3.29万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761.25亿元。

  ●森林覆盖率19.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8平方米。

  ●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831公里。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本报记者 任鹏 颜维琦)

  • 相关阅读
  • 时政Vlog丨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吐鲁番新城西门村,考察农产品加工企业。  吐鲁番新城西门村现有耕地2700亩,以种植葡萄为主,当地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科技兴农,鼓励村民就地就近就业,一颗颗小葡萄承载着村...

    时间:07-19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魅力上海 人民之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

    时间:07-19
  • 时政现场评丨跟随总书记的脚步 在大美新疆看新疆之治新疆之兴

    2022年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吐鲁番市考察调研在葡萄沟总书记察看吐鲁番特色水果展示了解当地发展葡萄特色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吐鲁番市葡萄沟“火洲”新疆吐鲁番市气候极热 极干夏季平均最高温度能达到40摄...

    时间:07-19
  • 激励担当作为 福建东山对村干部实行级别动态管理

      中新网漳州7月19日电 (廖珍妹 文海波)记者19日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委组织部获悉,该县出台《关于对村(社区)干部实行级别动态管理,优化薪酬待遇激励担当作为的通知》(下称《通知》),探索设置村干部职务级别、...

    时间:07-19
  • 18名台籍大学生在重庆开启一个月的实践活动

      中新网重庆7月19日电 (记者 刘相琳)第八届台湾大学生重庆实践活动18日在重庆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启动。18名台湾籍大学生将进入重庆16家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重庆好年代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

    时间:07-19
  •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本报记者 刘士安 李泓冰 谢卫群 曹玲娟 巨云鹏  奋楫者先,勇为者成。  上海这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  历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经受住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考验,在加快建设具有...

    时间:07-19
  • 攻坚克难坚定信心 巩固经济回升势头

      作者:谢希瑶 王悦阳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物价保持平稳、夏粮再获丰收增产、服务业逐步恢复……一系列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尤其是二季度经济顶住压力实现...

    时间:07-19
  • 台湾一男子违停路边并注射毒品 警方当场逮人

      中新网7月19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日前,台湾高雄一名男司机因违规停车遭民众检举,没想到他竟是在车上施打不明药物,全被警方直击,被要求下车接受盘查时,他精神恍惚,还问自己会不会被送办,最后果...

    时间:07-19
  • 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新论)  龙国贻  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

    时间:07-19
  • 以好家风涵养团结奋斗精神

      以好家风涵养团结奋斗精神(思想纵横)  朱翠明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发扬团结奋斗精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

    时间:07-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