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奏响多瑙河畔的“钢铁交响曲”

2022-07-19 15:33:38

来源:人民日报

  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中方管理团队——

  奏响多瑙河畔的“钢铁交响曲”(奋斗者正青春)

  本报记者 庄雪雅

  在多瑙河畔的古城斯梅代雷沃,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河钢塞钢”)热轧车间里,机器轰鸣、钢花飞溅,工人们在一丝不苟地工作。河钢塞钢的货运码头上,货船装卸原料,一派繁忙景象。

  河钢塞钢的前身是拥有百年历史的斯梅代雷沃钢厂,后因经营不善而连年亏损。2016年4月,中国河钢集团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并在短短半年内实现扭亏为盈,5000余名员工重返工作岗位。带领钢厂成功转型的是一个仅有9人的中方管理团队,他们坚持不懈、辛勤付出,赢得了当地同事的信任。

  河钢塞钢执行董事宋嗣海仍然清晰地记得6年前初次走进钢厂时的场景:“钢厂虽然经营不善,但当地工人仍能用上世纪70年代老旧的轧机生产出A4纸厚度的钢板,这样的工艺难度证明了这些员工都是企业的财富,我们一个也不能放弃。”团队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钢厂的所有工人留住、用好。

  接手钢厂之初,无论是经营模式、生产技术,还是市场对接、财务结算,都是团队面临的新课题。其中亟待解决的是早日恢复生产,和塞方伙伴建立信任关系。此前,钢厂仅有一台高炉在运转,生产能力不及原有设计能力的1/3。基于对市场的研判,团队决定重启停产多年的2号高炉,充分释放产能。副总经理王连玺表示,2号高炉点火开炉1个月后,粗钢产量就翻了一番,这点燃了钢厂员工的工作热情。

  恢复生产的同时,团队对钢厂设备逐一进行诊断分析和改造升级。首席技术官赵凯星带领技术人员守在生产一线,严把每道关口,“以粗轧机为例,经过大修后不但能够保持生产的连续性,还把热轧产品的不合格率从0.14%降到0.03%。”

  中方管理团队从河钢集团引入20多项技术和管理制度,在挖潜增效方面下足功夫。一直以来,钢厂都用精料制钢,成本居高不下。生产运营及采购总监魏东明引入全成本核算理念,实施废渣配比再利用,用“经济料”产出更高标准的钢材,一年就能节省3000万美元以上。市场部部长高峰广泛调研钢铁市场,将月产千吨的钢板“边角料”成功出售……

  “中国伙伴带来了更长远的计划、更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和更成熟的发展理念。”河钢塞钢首席运营官瓦拉丹·米哈伊洛维奇说。

  一炉又一炉耀眼的钢火,见证了斯梅代雷沃钢厂的转变。自2016年底以来,河钢塞钢钢铁年产量从50余万吨提高到最高177万吨;2018年,河钢塞钢首次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优质钢材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方管理团队将“利益本地化、用人本地化、文化本地化”的理念融入河钢塞钢的日常经营管理,钢厂创造的经济效益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生产设施再完善、员工待遇再提高。据统计,斯梅代雷沃10万人口中,有2万多人的工作与河钢塞钢有关联,钢厂的重生为当地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一个团队盘活一家钢厂,一家钢厂振兴一座城市。公司成立两周年时,团队收到了一名当地员工亲手制作的礼物。年届八旬的退休职工扬科维奇握着高峰的手,还向他展示家中珍藏的两国国旗。老人说,自己曾遭受挫折,生活贫困,如今家里四代人都在钢厂工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许多员工的孩子都开始学习中文,希望长大后前往中国留学……

  对于中方管理团队的每个人来说,一方面是与塞尔维亚朋友们朝夕相处结下深厚友谊,另一方面是对远隔万里的亲人们充满思念和愧疚之情。每逢佳节,他们在忙碌一天后一起吃顿饺子,算好时差给家人拨个视频电话。一年又一年,他们坚守在河钢塞钢这个“远方的家”,把对故土和亲人的眷恋化为工作的动力。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践行者,河钢塞钢中方管理团队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钢厂技术经营指标持续提升。如今,一座更加绿色、资源配置更加高效的现代化钢厂正在加速崛起。

  宋嗣海说,团队将继续努力开拓,不断奏响中塞合作“钢铁交响曲”的强音。

  • 相关阅读
  • 合肥GDP十年连跨七个千亿元台阶

      中新网合肥7月19日电 (记者 吴兰)“从总量看,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167.9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4万亿、增长2.7倍,连跨七个千亿元台阶。”合肥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钱文19日介绍说,十年来,合肥聚力提高...

    时间:07-19
  • 刘鹤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共同主持第九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温馨)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以视频会议形式共同主持第九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双方围绕宏观经济、产业链供应链、贸易与投...

    时间:07-19
  • 青海:中藏药材“天然博物馆”里的守正创新

      中新网西宁7月19日电 题:青海:中藏药材“天然博物馆”里的守正创新  作者 马文莉 何君 张添福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是该省藏医药重要的发源地和传播地之一,富集耐寒、抗缺氧等特点的中藏药材资源,是名副...

    时间:07-19
  • 公安部组建10个督察组对全国省级公安机关“百日行动”开展全覆盖专项督察

      中新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郭超凯)全国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专项督察动员部署会19日召开,公安部党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公安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孙新阳出席并讲话。公安部党委决定,组建10个...

    时间:07-19
  • 中医药领域唯一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落户江西赣江新区

      中新社南昌7月19日电 (记者 刘占昆)记者19日从江西赣江新区官方获悉,国家中药先进制造与现代中药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药产业创新中心)日前成功获批,并将落户江西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据介绍,这是中国...

    时间:07-19
  • 全国政协召开“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专题协商会 汪洋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全国政协19日在京召开“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

    时间:07-19
  • 甘肃省本轮感染者逾千例 北京全市酒店不承办婚宴生日宴团体宴

      (抗击新冠肺炎)甘肃省本轮感染者逾千例 北京全市酒店不承办婚宴生日宴团体宴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19日通报,18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237例,其中境外输入38例,本土199例。新增无...

    时间:07-19
  • 甘肃上调基本养老金 倾斜照顾高龄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群体

      中新网兰州7月19日电 (记者 杨娜)记者19日从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甘肃为168万余名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总体增幅为4%左右。上调养老金的过程中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

    时间:07-19
  • 闽宁携手开启“新时代乡村阅读季”

      中新网银川7月19日电 (杨迪 杨昊 瞿爱韫)7月19日,闽宁·2022“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启动。  本次活动由宁夏、福建两省区党委宣传部、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联合主办,旨在引导广大...

    时间:07-19
  • 安徽省对台交流基地落户滁州学院

      中新网合肥7月19日电 (记者 赵强)“安徽省对台交流基地”揭牌仪式19日在滁州学院第九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上举行。  据介绍,滁州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

    时间:07-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