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考个证挂靠一年赚几万?谨防“考证经济”批发山寨证书

2022-07-21 07:45:22

来源:半月谈

  “考消防设施操作员,一年挂靠赚几万”“家庭教育指导师线上工作、时间自由、收入稳定”……职业焦虑和证书福利催热了技术技能领域的“考证经济”。与此同时,这类证书的培训、评价、颁发等环节套路频出,真假难辨,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扰乱市场正常秩序。

  包过?躺赚?小心落入坑中

  在广州工作的刘先生最近遇到一件糟心事。眼看孩子快要上学了,他却还差七八十分才能落户。经朋友介绍,他先花6800元在一家代办落户的公司报了考证普通班。公司顾问建议他学习考取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一证就能补足所有落户积分”。

  刘先生没有与之相关的工作经历和知识储备,犹豫着要不要报考。顾问说可以再花3万多元升级到VIP班,不懂也能“包过”。考试前夕,升级到VIP班的刘先生,收到了顾问通过特殊通讯软件发来的“答案”,被叮嘱保密,“能记住最好”。

  刘先生信心满满,然而最终成绩是零分。顾问的解释是“外地有人作弊被抓,答案作废了”。经协商,公司退还了刘先生VIP班费用。他说:“折腾了一年,什么都没解决。”

  无独有偶,近期,考一个碳排放管理师“躺赚”20万元的网络广告,吸引了多人报名交费,随后广告发出方却集体失联。其实,该职业并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已发证书的印发机构“邮电通信人才交流中心”也未在人社部备案,消费者被引诱落入山寨证书圈套。

  不久前,有关部门查处关停了两个打着“职业资格”幌子牟取利益的山寨网站。这两个网站一个冒用“中国人事考试网”名称和单位标识,网址及内容与人事考试中心官网高度相似;一个假冒网站为“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网”,违规使用国徽,标注“工信部已备案”“官方认证”等欺骗性字样,抄袭人事考试中心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有关信息。

  一张技能证,造假花样多

  技术技能类证书不仅是劳动者职业能力的标志,也是落实政府部门政策待遇的有效证明。然而,一些单位和机构通过广告造假、证书造假、培训造假等套路,违规组织培训、评价、颁发证书,涉嫌欺骗欺诈。

  第一,虚假宣传,夸大其词、偷梁换柱。“无门槛”“评职称”“高补贴”“高收入”……这些广告字眼是一些机构虚假、夸大的营销话术,旨在虚抬证书含金量。有的甚至假借行政机关名义,或者利用机构改革磨合期和制度转轨完善期的空子,故意登记使用相近原政府机关名称,混淆视听。广东省职业技能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何秀文介绍,类似的手段还有使用 “原×××部”和“权威证书”“官方认证”“就业凭证”“录用依据”等迷惑群众。

  第二,无中生有,“李鬼”证书以假乱真。模仿“造价工程师”编造“造价师”,自创“导弹维修工程师”“部队政治工作师”“警察管理师”“禁毒师”等职业……在广东省通报的案例里,就有某职业技能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以“××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名义颁发上述“注册职业资格证书”,但这些都不属于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发证机构也不是经人社部门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

  这些机构以新职业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名义,造假证、滥发证,违规使用有关字样和标识,以及易产生歧义和误导的字样、图案、水印等。广东省人社厅介绍,我国对职业资格实行清单管理,2021年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新增72项职业资格,均明确了实施部门或单位,除此之外,任何机构或者单位不得再自行设置实施职业资格,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

  第三,画饼圈钱,培训“挂羊头卖狗肉”。有的机构没有任何职业培训资质,却大肆宣传,招生考取各种专业证书,串谋组织假培训、编造假申报材料,勾结实施假考试。有的机构还“画大饼”,宣称成功考证后,还提供证书挂靠、单位兼职等后续服务,一环扣一环,引诱购买升级服务。

  完善评价和监督体系

  近年来,出于落户、子女入学、就业、升职加薪等目的,人们对技能类证书的需求上升。同时,旧职业退出和新职业频出的交接时期,部分新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未形成。于是,不法机构钻空子,利用部分民众信息掌握不及时的机会,违规组织培训、评价、颁发相关证书。

  广东省人社厅介绍,目前,官方认可的技术技能类等级证书有4类,主要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各级人社部门公布了相关正规证书的样式、区别和查询途径,以及山寨证书问题线索投诉举报方法,如遇问题,可以及时反映。

  广东省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邹卫东说,网信部门正督导属地网站平台深入自查,集中清理违规使用相关的标识信息。持续加大山寨证书类外链信息、弹窗信息的拦截力度,严格管控相关推广信息。同时压实平台责任,强化认证机制和审核力度。

  近年来,我国陆续取消了400多项职业资格,并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职能下放给在人社部门备案的用人单位、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广东省人社厅副厅长杨红山说,下一步将建立培训评价机构“黑名单”制度,建设全省职业技能培训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培训、评价全流程监管,建立长效化监管机制。

  与此同时,面对多元化、新型化的职业市场需求,配套的相关政策制定、调整和优化也有待加快。专家认为,除了引导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服务供给,还可以发挥协会、联盟作用,强化行业自律,为劳动者营造健康的就业、培训环境,更好地提高自我竞争力。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13期

  半月谈记者:丁乐、邓瑞璇、黄浩苑

  • 相关阅读
  • 提案办理从“幕后”到“台前”

      北京市政协这档访谈节目如何接地气、聚人气—— 【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提案办理从“幕后”到“台前”  作者:李木元 周佳佳 薛婧  “直播节目接地气,提案不但直面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当场回复,这样的商...

    时间:07-21
  • 炮制谎言 漏洞百出——看清美“以疆制华”险恶用心

      炮制谎言 漏洞百出——看清美“以疆制华”险恶用心①  郭 言  近年来,美国频繁炒作涉疆议题,美政客、媒体等沆瀣一气,炮制出所谓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和“种族灭绝”的“世纪谎言”,为此不惜将极端主...

    时间:07-21
  • 弘扬劳动精神的意蕴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实践。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时间:07-21
  • 台气象专家:台湾近期将出现极端高温

      中新网7月21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气象专家吴德荣预估21日至26日天气晴朗酷热,将出现极端高温,可称类热浪。台湾气象部门说,21日、22日两天台湾受太平洋高压影响,各地大多为晴到多云且高温炎热,午...

    时间:07-21
  • 智慧社区,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吴晓林  【光明论坛】   城乡社区既是国家治理的支点,也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日常,是国家与民众发生关联的广阔接点。近年来,社区治理的领域不断拓宽,社区治理的任务不断增加,人们对社区工作也提出更多...

    时间:07-21
  • 涵养文化自信 博物馆大有可为

      作者:朱建军  【文化评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时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

    时间:07-21
  • 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

    时间:07-21
  • 生态文明理念将赢得越来越多支持

      生态文明理念将赢得越来越多支持(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埃里克·索尔海姆  人类迫切需要找回自身与地球母亲的和谐关系。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诸多成功实践,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宝...

    时间:07-21
  • 台湾新增24907例新冠肺炎本地病例 新增74例死亡病例

      中新网7月21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21日公布,岛内新增24907例新冠肺炎本地病例,新增74例死亡病例,另新增境外输入264例。...

    时间:07-21
  • 你的手机号关联了多少互联网账号?工信部“一证通查2.0”来了!

      你名下手机号关联了多少互联网账号?  是否被别人冒用注册了互联网账号?  如发现被冒用注册了账号,该怎么办?  ......  不用担心,“一证通查2.0”服务来了!  为了防范用户不知情注册互联网账号等带...

    时间:07-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