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太空也需要“清道夫”

2022-07-29 07:36:25

来源:人民日报

  太空也需要“清道夫”(科技大观)

  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以来,人类送入地球轨道的卫星已经超过1.3万颗。人类太空活动蓬勃发展的同时,留在轨道的空间碎片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被空间碎片监测网络定期跟踪和编目的碎片超过3.1万个,而毫米级以上空间碎片总数更是多达上亿个。相较于2006年的数据,以空间碎片为主的小尺寸空间物体密度已增加了约5倍。

  如果把低地球轨道比作一条高速公路,越来越多的空间碎片就好比留在路上的破损汽车,也叫太空垃圾。它们主要来源于废弃的卫星、飞行器及火箭的上面级,这些物体在解体、爆炸和碰撞中会产生更小的碎片。大部分空间碎片虽小,却有着20倍于子弹的运行速度,给轨道上的交通带来诸多风险。根据公开报道,由于碎片撞击而失效或异常的卫星超过16颗,每年全球卫星机动规避空间碎片的操作超过100次,国际空间站为躲避空间碎片撞击共进行了29次机动规避。

  在遭遇垃圾挡道时,卫星运行能否也像在高速公路上那样呼叫“拖车服务”呢?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世界航天大国都在积极开展空间碎片清除技术研究,提出了各自的清除方案。总的来看有两大类:一类是接触式,如机械臂抓捕、安装离轨装置等。第二类是非接触式,如用激光或离子束等进行推移。两类清除方式殊途同归,都是要让碎片离开当前轨道,进入大气层烧毁。

  当前,各类在轨试验在基本解决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对经济可行性的需求愈发迫切。想象一下,“拖车服务”的成本若是比卫星遭撞击风险带来的损失还高,必然不会有吸引力。2017年,日本宇航局在所发布的太空碎片清除委托公告中,除了征集清除系统及关键技术方案,还明确提出要征集商业化可行性方案。

  随着更多航天技术公司加入这一赛道,空间碎片清除的商业图景正逐渐显现。日本天空完美公司表示,将开发一颗用激光清除太空碎片的卫星,计划在2026年投入运行。欧洲航天局已出资8600万欧元购买瑞士初创公司“清洁太空”的服务,计划于2025年发射专门航天器,演示验证大型报废卫星移除技术。

  空间碎片清除不仅是一种太空经济新业态,还能带动空间目标捕获、高性能推进与组合体控制等高新技术发展,为未来大规模利用太空奠定基础。当前,中国也在大力发展相关技术,并在《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将空间碎片清除列入太空经济新业态,不断培育和提升航天产业规模效益。未来,空间碎片清除市场价值将日益凸显,太空垃圾清扫公司也将成为航天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为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

  周炳红

  • 相关阅读
  • 台湾垦丁景点垃圾桶满到爆 垦管处采逐步减量因应

      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疫情趋缓适逢暑假旅游旺季,加上旅行补助上路,台湾度假胜地屏东垦丁涌现人潮,垦管处发现,各游憩景点的分类垃圾桶,很快就被游客和居民塞满,多未做分类还溢出桶外,影...

    时间:07-29
  •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期间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王毅说,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俄作为两个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时加强战略沟通...

    时间:07-29
  • 联播+|迎接党的二十大 总书记这样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联播+ 7月26日至2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谱写全面...

    时间:07-29
  • 我给军旗敬个礼|他们从战场走来,这一幕让人动容……

      今年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解放军报微信微博发起  “我给军旗敬个礼”网络征集活动  “八一”,我给军旗敬个礼!  连日来,我们收到了  各位“战友”的热情响应  今日起,我们将陆续为您...

    时间:07-29
  • 中国这十年 |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

      央视网消息:中共中央宣传部今天(7月28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反垄断局等相关负责人出席此次发布...

    时间:07-29
  • 粤海关打击走私 今年上半年立案案值逾417亿元

      中新社广州7月29日电 (蔡敏婕 岳海观)记者29日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内海关组织开展“国门利剑2022”行动,重点打击治理粤港澳海上跨境走私、“水客”走私、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以及...

    时间:07-29
  • 广东:珠江潮涌 再启新程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跨越】  连续33年执中国省域经济之“牛耳”;坐拥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的粤港澳大湾区;老城市迸发新活力的广州正锚定“四个出新出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

    时间:07-29
  • 广东绘就区域协调发展新图景

      本报记者 庞彩霞 郑 杨  繁忙的珠三角核心区,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如4条巨龙横卧在浩荡的珠江口上,10年前过江通道稀缺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广阔的沿海经济带上,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百亿...

    时间:07-29
  • 践行新发展理念 坚持高质量发展

      自主创新 激活发展动能  本报记者 贺林平 姜晓丹  因一颗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器件,国产智能手机品牌OPPO成为全球首个在手机中内置氮化镓充电保护的厂商。而为其供应这种器件的,是来自珠海的半导体企业英诺赛...

    时间:07-29
  • 桃园市长参选人林智坚涉论文抄袭 台大学生真实反应……

      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民进党桃园市长参选人林智坚的台大硕士论文涉抄袭,林智坚竞选办公室发言人28日召开记者会称论文符合写作逻辑,“绝对是原创没有抄袭的可能性”。对此,有台媒到台大...

    时间:07-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