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做野战医生,没有比救命更重要的事

2022-08-01 01:44:56

来源:新京报

7月24日,江苏苏州,于芝林向新京报记者回忆曾经的战斗经历。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于芝林

  1926年出生,1941年1月入伍,1943年5月入党,曾任宣传队员、卫生员、79师医院院长,98师医院副院长等职。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在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二等功1次;获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

  炮弹在于芝林身旁炸开,带走了他的亲密战友,也给他留下了终身的伤痛。

  那是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时,盘旋在朝鲜上空的敌军飞机向地面投弹,25岁的于芝林也倒在了血泊中,身负重伤。

  作为一名野战外科医生,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在济南战役中连做7天7夜手术;后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惨烈的长津湖战役中,他与战友们一起,24小时救治2800多名冻伤伤员。然而这次负伤,让他被迫离开了战场。回国后,拄着双拐的他,继续奋战在医疗一线,直至退休。

  如今,这位96岁的老兵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到2027年,亲眼见证他最熟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100岁生日。

  15岁,用“假刀”缴获第一支枪

  于芝林10岁时,失去了父亲。那一年,为保护在武装起义中牺牲的朋友的遗孀和孩子,父亲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住拷打,最终因肾脏损伤不幸去世。

  中共地下党找到了于芝林的母亲。“我有仇,我要报。”母亲成了地下交通站的负责人。

  1939年,13岁的于芝林也成了母亲的重要帮手,他熟悉周围的地形,常常穿梭在山间小路,为党组织送信。两年后,母亲将他交给组织,“你长大了,可以像大人一样做事了。”

  1941年1月,于芝林被送到离家100里路的部队,正式入伍,成为班里年纪最小的战士。

  当兵的头半年,于芝林几乎每天都在战火中度过,有时正睡着觉,就被喊起来即刻转移。他在村外站岗,武器是一把镀铁的假刀,做成强袭刀的形状,砍不动人,只能靠亮光提提气势。

  那年夏天,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在一场战斗中守山,甩出第一枚手榴弹后,他迫不及待跳出战壕,身后战友甩出的第二批手榴弹从他头顶呼呼飞过。

  那是一次勇敢得近乎鲁莽的冲锋。15岁的少年缴获并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支枪。

  再往后,于芝林就带着这支枪,参加了一场又一场战斗,也渐渐跟着班长学会了躲避和冲锋。他从不害怕,心中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战场没有不危险的,我随时准备牺牲。”

  日本宣布投降当天,“吃得最香的一顿饭”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实行“精兵简政”,16岁的于芝林转到部队医疗队,从看护做起,学换药、学打针,又到胶东军区卫校系统学习,很快成长为一名业务熟练的医疗兵。

  白天,于芝林和战友们冒着危险抢救伤员,夜里,他们还要挖地洞隐藏伤员——在洞口盖上木头,再覆上泥土和草来伪装,只留几个小小的通风口,哪怕日军拉网式扫荡,也从未发现过一次伤员。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那天,于芝林从战场的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兴奋极了。那天,部队为他们每人发了一斤面粉一块肉,外加一把豇豆,人人动手包饺子,那是他“一生中吃得最香的一顿饭”。

  抗日战争结束后,于芝林被调到79师医院,成为一名野战外科医生。在那个炮火横飞的岁月里,他记不清自己究竟救过多少人,但印象中最多的一次,是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后的一次战斗。

  这场战役持续了8天,于芝林在手术台上站了7天7夜。伤员不断被送过来,他和一位搭档轮流主刀,其间没合过一次眼,饿了就对付吃一口护士递来的鲢鱼罐头,心里只想着,多救一个是一个。那一次,他立了二等功。

  24小时,救治2800多名伤员

  1950年12月,于芝林作为志愿军第9兵团27军79师医院院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东线作战。

  朝鲜的冬天很冷,气温可以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不少战士只穿着薄棉衣,手脚冻得麻木。“很多伤员手指、耳朵、脚指头都冻掉了,这些战士大都是20多岁,小的只有十六七岁,但是没有一个哭的。”

  长津湖战役时,他所在的27军,出现了一个“冰雕连”。“战士们全部牺牲了,但依然保持着瞄准的姿势。”直到现在,提起这场惨烈的战斗,于芝林都难掩悲痛,但彼时的他,只能专注于眼前——一天一夜里,他们总计救治了2800多名冻伤的战士。

  在于芝林这里,没有比救命更重要的事。然而没多久,于芝林的右腿被美军投掷的炸弹炸伤。在转院途中,他和一名通讯员被迫在地洞里等了两个多月,才找到最近的军部医院。又待了半个月左右,于芝林才拖着伤腿回国。

  耽误了治疗,于芝林的伤情反反复复,始终没好利索,但他还是要求留在医疗一线,拄着双拐,继续治病救人。“回想起这几十年的经历,我从不后悔入伍、参战、负伤。”

  96岁的“幸存者”

  于芝林一直把自己称为“幸存者”,特别是近些年,同期的幸存战友都先后离去,只剩下他一个人。

  耳朵背了,假肢总是磨得伤口发疼,96岁的他,只能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挪动,一双眼睛也只能看到个模糊的影子。可对于往事,他却记得很清。

  每晚,他都要吃两片安定入睡,但总是在凌晨就醒来,接着突然想到一件事或一个人。比如他负伤那次,在轰炸中牺牲的通讯员,当时也才16岁,人人都喊他“小旮旯”。那时,于芝林总是尽可能地护着他,但硝烟散去后,他们只能找到“小旮旯”的一只脚。

  “我常常会突然想到某次战斗,想牺牲的战友都被埋在了哪里,后辈还记不记得他们。一想就睡不着了,睁着眼睛做梦。”儿子儿媳常劝他不要想,但于芝林“到了那个时间就非想不行”。他总是拒绝别人称他为“英雄”,“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都牺牲了。”

  他说,小时候家里穷,总是吃不饱饭,他们只好每天去挖野菜;自己只有一条破裤子,夏天时把棉花掏出来,到了冬天再塞回去。当年入伍时,他怀揣着最朴素的理想——希望有一天,人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后辈不用再受苦。“现在,我当初的愿望都实现了。”

  我们以前的愿望很朴素,就是让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高楼大厦,电灯电话”,要后辈们不再受苦,现在这些都实现了。  ——于芝林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左琳

  • 相关阅读
  • 玉渊谭天丨中美元首通话:美国必须摆正世界观

      时隔4个多月,中美元首再沟通。  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28日晚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这也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元首的第5次交流。  对于这次交流,美方显得格外积极迫切,在通话前,就多次释放即将通...

    时间:08-01
  • 强军征途|徐如林疾如风

    我们为何可以不断向前因为我们在逆境中勇于反抗因为我们肩上有担当心中有信仰我们是和平时的守护是硝烟里的盾墙从小米加步枪到海陆空全副武装从机械化力量到信息化战场一次次的蜕变让我们变得更强如今的中国军队其疾...

    时间:08-01
  • 台南市毒品通缉犯遇警方盘检逃逸 遭围捕制伏

      中新网8月1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高雄市一毒品通缉犯郑某,8月1日清晨4点多驾车行经台南市金华路,转弯时未打方向灯,巡逻警员发现要上前盘查,见郑某停车后下车从暗巷逃走。骑摩托车追约600公尺,并呼叫警...

    时间:08-01
  • 台湾拟在刮刮乐上印中奖率 新规预计明年首季上路

      中新网8月1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当局财政主管部门已研议,刮刮乐上将披露当期总发行张数、各奖项数或整体中奖率等详细信息,该规定预计在2023年第1季上路。  台湾审计部门总决算审核报告表示,近来...

    时间:08-01
  • 新疆兵团革命历史纪念馆里的西部志愿者:“一生最难忘的经历”

      中新网新疆铁门关市8月1日电 (史玉江)“在渤海军区教导旅的八千多名山东籍士兵中,有70多名女兵也走进战场的硝烟,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这里展示的是当年72位走进烽火硝烟的女兵。这些女兵个个是勇敢的战士,人人有...

    时间:08-01
  • 解辛平:英雄的军队 胜利的征程

      英雄的军队 胜利的征程  ——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  ■解辛平  今天,人民军队迎来95岁生日。  95载,弹指一挥间。人民军队诞生那一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石英钟,人类战争在计时工具进化的...

    时间:08-01
  • 破除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误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

    时间:08-01
  • 星火成炬 | 看到这些我就放心了

      央视网消息:服装用上“黑科技”、饮食吃出战斗力、住宿“服务”超贴心,各种“硬核”装备在“衣食住”三方面全方位做好战士们的后勤保障,网友:看到这些我就放心了!...

    时间:08-01
  • 我是军人的孩子,今天我想说说我家的故事……

      我  是军人的孩子  小时候  爸妈总是很忙很忙  陪我的时间很少很少  有时候  我偷偷穿上他们的衣服  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模样  梦想着  长大后  继承他们的军装  ……    “爸爸,我考上...

    时间:08-01
  •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丨做一名党的好战士,永远跟党走

      1948年,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立下赫赫战功。  1955年,他退役转业,尘封功绩,扎根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60多年深藏功名,张富清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永远跟党走。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耿志民...

    时间:08-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