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台湾青年学子在福州开展走访式社会实践

2022-08-01 21:22:5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福州8月1日电(记者邓倩倩)台湾青年学子们走进位于福州的台湾会馆,了解两岸深厚的历史渊源;探访唯美客文创聚落,熟悉两岸文创互动交流情况。近日,2022年“好年华聚福州 共逐梦促融合”引才活动启动,近30名台湾青年学子来到福州开展走访式社会实践。

  为吸引台胞来福州就业创业,积极探索榕台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活动于7月31日设置了“创享好年华”两岸青年专场,邀请三位在福州创业的台湾导师李正能、张纬、林杨杰,与两岸青年学子交流创业心得。活动还邀请闽江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新大陆科技集团、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事业单位进行现场推介,开展人才供需对接。现场提供了442个就业岗位,五成学子初步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台湾中兴大学博士秦伟腾携妻女来到福州,在实地参访、与在榕台湾青年交流之后,发现福州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气息的城市,也是一个重视人才、有包容性的城市,对台胞在榕就业创业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

  “对我个人来说,福州是未来安家置业会考虑的选项。榕台一家亲,期待更多台湾青年来福州一同逐梦!”秦伟腾说。

  四川大学台湾学子郭佑玮表示,“福州鸡鸣,基隆可听”,闽台一水相连。“这两天的走访实践让我一步一脚印地体会到了榕城历史的源远流长,并且有机会与在榕创业的台湾导师、用人单位、大陆学子面对面交流,在我心中埋下一颗美好的种子。”

  东北师范大学台湾学子林忠德第一次来到福州,对此行印象深刻。他说:“感谢此次活动,为我们提供实践机会、铺设求职平台。主办方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体会到福州对台湾青年的友善与求才若渴,希望有机会再次遇见福州。”

  活动期间,台湾青年学子们深入认识福州,在上下杭、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读懂“半部中国近代史”,在烟台山遇上老福州的百年芳华,在青年广场解锁福州新地标“闽江之心”的潮流时尚,在闽江之上欣赏榕城美丽夜景。

  此次活动由共青团福州市委举办,为台湾青年学子定制了专属调研路线,设置人才供需对接会,旨在为他们提供实践、就业、游览的便利平台。

  • 相关阅读
  • 一代军人的“样子”和一支部队的“里子”

      李捷 周辉 本报特约记者 张少波  信仰与旗帜  我们守护的不是一面普通的旗帜,而是升腾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信仰之旗  清晨,一支雄姿英发的队伍从天安门金水桥昂扬走来,他们肩上的钢枪在晨曦中熠熠生辉。...

    时间:08-02
  • 黑土地保护法8月1日施行 我国黑土地保护迈入新纪元

      黑土地的珍贵使其被比作“耕地中的大熊猫”,但更重要的原因则与黑土地的“亚健康状态”有关。“黑土地退化的特点是变‘薄’、变‘瘦’、变‘硬’了,面积也变‘少’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

    时间:08-02
  • 跨省游热度升高

      “几年前就被恩施的大好风光‘种草’了,现在终于有机会,我们就赶紧来了。”来自广东旅行团的梁菁女士近日刚刚游览完湖北恩施大峡谷。  今年6月21日,湖北省全面恢复跨省团队旅游,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迎来首...

    时间:08-02
  • 戮力强军打赢,向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

      戮力强军打赢,向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中引发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责任,精心筹划、周密安排,组...

    时间:08-02
  •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时间:08-02
  • 找个车位咋就这么难 你住的小区停车方便吗?

      50万人口以上城市将按“1户1车位”配建商品房停车位——  你住的小区停车方便吗?  本报记者 廖睿灵  家里没车位,车子停在哪儿?停车费用高,上哪儿停车划算?不少车主深受“停车难”困扰。  如何满足不...

    时间:08-02
  • 破解看病贵与难

      分级诊疗 带量采购  破解看病贵与难(人民健康这十年⑦)  本报记者 王美华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承载着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时间:08-02
  • 只有回归“九二共识”,才能真正维护两岸和平发展

      台湾各界高度关注“九二共识”30周年——  只有回归“九二共识”,才能真正维护两岸和平发展  本报记者 汪灵犀  今年是两岸达成“九二共识”30周年。“九二共识”30周年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台...

    时间:08-02
  • 南水北调创造“中国式奇迹”

      南水北调创造“中国式奇迹”(望海楼)  ■ 潘旭涛  “古有京杭运河,今有南水北调”。作为一项世纪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建设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到北方,是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供水规模最大、调...

    时间:08-02
  • 不补课了,能否让孩子做暑假的主人

      不补课了,能否让孩子做暑假的主人  作者:本报记者 杨飒 本报通讯员 韩若莱  “双减”后第二个暑假如期而至。自去年7月“双减”政策落实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

    时间:08-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