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青绿满山坡 山水共缠绵——这里是绿色陕西

2022-08-17 19:08:56

来源:中国经济网

  “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满眼眼还是那黄土山……”上世纪80年代,一首信天游唱出了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劣和荒凉。近年来,陕西省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筑牢生态安全防线,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实现了黄土地上的绿色变迁,成了名副其实的“好江南”。

  退耕还林“染绿”黄土地

  说起绿色陕西的变化,不得不提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陕西在全国率先打响“第一枪”,工程投资及建设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的一面旗帜。通过多年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如今的吴起县不仅让大地披上绿装,还持续推进生态脱贫成果,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增收富民的“金山银山”。

  “现在,生活在南沟村的村民基本都吃上了‘生态饭’。我们打造了南沟生态度假村,主要目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南沟村党支部书记白涛介绍,南沟村促使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以水果采摘、农家乐、休闲娱乐、民俗客栈为主,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业态多元、结构优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吴起县通过生态保护、修复与提升的多项举措,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44.79万亩。

  退耕还林不仅绿了大地,还富了人民。近年来,吴起县大力推进“十百千”林业富民惠民产业,兴办林产品加工企业,支持脱贫户发展林下养鸡,改造提升千亩山杏经济林园,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

  乡村端上“生态饭碗”

  走进秦岭脚下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白墙黛瓦的房屋坐落在葱茏的翠色之中,正是秦川风景怡人、葡萄收获的丰硕时节。近几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蔡家坡已经从秦岭脚下的小山村,变成群众兴业安居、市民游客向往的“世外桃源”,这样的“美丽蜕变”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密不可分。

  乡村生态“面子”美,文旅产业“里子”实。近年来,蔡家坡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目前,蔡家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迅速,仅村域内金龙峡风景区年游客量已经超过60万人次,带动全村综合发展。

  位于石井街道栗峪口村则以建设“诗画鄠邑 文艺石井”为目标,坚持“生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走出一条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游客提供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天然氧吧。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9.4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6800元。

  据了解,作为西安最年轻的区,近年来鄠邑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力构建高品质生态文明体系,描绘一张绿色发展画卷。

  绿水青山带“笑颜”

  夏日的傍晚,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的天桥湖国际生态区湖面波光粼粼、湖岸绿树成荫,与远处的秦岭山脉形成独特的视觉景观,其中极具水乡特色的天桥湖液压坝廊桥,被称作秦岭脚下的“蓝宝石”地。  

  近年来,鄠邑区扎实推进全域治水,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区河湖水环境显著提升。天桥湖自2020年4月蓄水以来,以独特的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如今的天桥已是湖中有岛,岸边有廊,波光山影,飞鸟成群,廊桥斗拱,绿树成荫。游客点赞道:“不是西湖却是西湖一样的风光;不是仙境却堪称人间天堂。”

  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6.23%,城区绿地率达40.1%,人均公共绿地11.28平方米,镇村绿化覆盖率达36%以上……近年来,作为陕西的“东大门”,潼关着力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还要把潼关黄河湿地做成百姓的“不动产”,让老百姓一起享受生态绿色成果。”潼关县湿地保护中心主任刘鹏说。在潼关黄 河湿地,夏日傍晚时分游人可以享受习习凉风扑面而来,放眼望去芦苇丛生、浮光耀金,呈现出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

  绿色版图变“大”、野生动植物变“多”、秦岭保护变“实”、百姓因林变“富”、生态防线变“牢”、治理格局变“新”……如今,一抹抹绿色,一条条清流,一朵朵白云,正在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三秦大地。未来,陕西将以山清水秀为总目标,在生态空间治理上走好关键“三步”:到2025年实现“浅绿”向“深绿”迈进,建成“深绿陕西”;到2035年初步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到2050年建成高质量的山清水秀的陕西。(中国经济网 记者杨秀峰 秦佳鸣)

  • 相关阅读
  • 中纪委:上半年全国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5万余个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 上半年全国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5万余个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陆丽环  记者日前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5万余个,批...

    时间:08-18
  • 究竟是谁在升级台海紧张局势(钟声)

      究竟是谁在升级台海紧张局势(钟声)  ——美方近期种种谬论充满强盗逻辑③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8日 第 03 版)  美方的错误做法是对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是对台海和平和地区稳定的严重威胁。如果...

    时间:08-18
  • 70年来之最!减少近3000平方公里!鄱阳湖水体面积“缩水”

      70年来之最!减少近3000平方公里!鄱阳湖水体面积“缩水”...  受持续高温影响,我国最大淡水湖,江西鄱阳湖的水位持续走低。截止到17日8点,长江湖口站水位和鄱阳湖星子站水位均比往年偏低6米多。  据了解,...

    时间:08-18
  • 南方多地高温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中新网8月1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8月18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8月18日白天,陕西南部、河南、山东西部、安徽、江苏西部和南部、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福建、四川中东部、重庆...

    时间:08-18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北方多地有大暴雨

      中新网8月1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8月18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8月18日8时至19日8时,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南部和东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山东北部等地部...

    时间:08-18
  • 高温持续 旱情加重 全国多地积极采取多举措抗旱保水

      8月17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连续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也是中央气象台连续第28天发布高温预警。持续高温干旱,还给农业生产带来考验。那么,如何做到抗旱保供水呢?  水利部联合...

    时间:08-18
  • 高温干旱持续,秋收如何保证?

      新闻1+1丨高温干旱持续,秋收如何保证?  8月17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持续高温之下,长江流域六省市旱情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川渝等6省市耕地受旱面积1232万亩。  如何应对眼下的干旱给...

    时间:08-18
  • 后疫情时代 中巴科技合作领域再拓展

      公共卫生、清洁能源、数字经济……  巴西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重要科研合作伙伴。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科技交流日益密切,推动科技合作逐渐实现跨越式...

    时间:08-18
  • 我国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名册项目总数世界第一

      科技日报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张盖伦)17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非遗博览会)相关情况。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在会上透露,我国已有42项非...

    时间:08-18
  • 广东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 第一批5个项目集中开工

      科技日报讯 (记者龙跃梅 通讯员黄俊)近日,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第一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韶关高新区浈江产业园举行。  今年2月,国家四部委批复同意广东省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

    时间:08-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