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022-08-18 13:40:45

来源:人民日报

  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效)

  本报记者 李红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坚持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力促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还绿于民,对污染地块实施生态修复

  北京通州大运河畔,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满目葱茏,水清草绿,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生机盎然、风景如画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几年前,还是一片污染严重的化工集聚区。其中有占地约1.76平方公里的东方化工厂。

  东方化工厂曾是北京产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符号。2012年,东方化工厂停产,并于2017年拆除设备设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化工厂周边逐步退化成“散、乱、污”业态聚集区,给消防、治安带来了巨大隐患。

  2017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污染企业调整退出力度不够。北京市以整改为契机,在推进污染企业退出的基础上,将疏解腾退的土地还绿于民、造福于民。

  化工污染地块如何修复?北京市实施生态修复,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园林造景有效融合,将原东方化工厂主要污染区纳入“生态保育核”,通过保留自然植被、新增植被等方式,构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进行自然修复。北京市对“生态保育核”实施全封闭管理,对原厂区内的土壤和地下水采取阻隔措施。经过多次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区域污染风险实现可控,生态恢复效果显著。

  系统治理,有效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

  长江安徽安庆段生态环境不断修复改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频现身。

  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指出,安庆市江豚自然保护区不断“瘦身”,保护区内违法违规码头泊位影响江豚生境。安徽省高度重视,安庆市针对江豚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制定修复方案,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精准施治。实施“一泊一策”“一口一策”,全方位整治泊位、入江排污口。关闭退出泊位68个、整治提升泊位53个,退出并复绿岸线37公里。关闭退出7个入江排污口,其余11个整治达标。全市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提标改造。

  系统治理。完成31条重要河道、7处湖泊的治理。2021年,安庆市主要入江河流水质全面达到Ⅱ类,长江安庆段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17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长江岸线新增人工造林万余亩;形成主城区9公里的沿江生态景观带和沿江160公里的绿色长廊。

  长江安庆段江豚数量从2015年的130—150头增加到2020年的180—200头。

  综合施策,湿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在广东湛江,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沿海岸线生长,守护着雷州半岛,珍稀物种频频现身。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区比较分散,监管难度较大,部分区域一度被侵占破坏,红树林面积减少。2016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三合保护小区非法围填海、保护区局部破坏红树林等问题。

  怎么整改?湛江提出,以自然恢复为主,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为辅,积极稳妥推进红树林扩面提升。2017—2021年,湛江先后共投入超2.4亿元用于红树林保护和营造修复,保护区内新增红树林人工造林4811亩,保护区外新造红树林近10500亩。目前,修复区域红树林长势良好,造林复绿成效显著。

  强化管护,打击违法。湛江出台保护区管理办法,开展“利剑行动”等专项行动。2017年以来,巡护总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立案办理破坏红树林资源案25宗。

  红树林生态功能逐步提升。近年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迁徙栖息的水鸟种类达到300多种,还出现了珍稀水禽勺嘴鹬、黑脸琵鹭、黑嘴鸥等。2021年6月,“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成功转让,红树林生态价值凸显。

  • 相关阅读
  • 西藏移民管理警察:为民逆行 战“疫”到底

      中新网拉萨8月18日电 (刘明阳 高琦磊 张力 张拴根)“阿妈,您先打开微信,在微信的小程序中寻找藏易通,打开页面就可以看到了。”在林芝市区的核酸检测点上,林芝边境管理支队机关民警曹婷正在耐心地为藏族老阿妈...

    时间:08-18
  • 防疫不误农时 西藏有序推进秋收

      (抗击新冠肺炎)防疫不误农时 西藏有序推进秋收  中新网拉萨8月18日电 (记者 江飞波)西藏自治区官方18日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截至8月18日14时,全区累计确诊病例216例,无症...

    时间:08-18
  • 科技部解读为何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科技部等九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18日对外公布,引发广泛关注。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就该方案制定的目的、意义以及定位与编制原...

    时间:08-18
  • 探访青海大通山洪灾害安置点:八人一间房,面已出锅

      中新网西宁8月18日电 (记者 胡贵龙 张添福)18日17时,中新网记者探访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山洪灾害集中安置点。图为安置点。 张添福 摄  安置点设置在大通一中。受灾民众被转移到安置点后,需开展核酸检测,之后...

    时间:08-18
  • 中国-巴西创新周及2022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在两国四地举行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18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作为中国2022海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重点活动和巴西创新外交计划的重要项目,第三届中国-巴西创新周开幕式暨2022中国-巴...

    时间:08-18
  • 部市合作构建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

      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8日披露,部市协议签署一年来,生态环境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作、构建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体...

    时间:08-18
  • 最高检: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法治信心

      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法治信心  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依法履职、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检察机关责无旁贷。护航民营经济,检察机关近年...

    时间:08-18
  • 再提“扳道岔” 程永华谈如何构建更成熟稳健且具韧性的中日关系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扳道岔”,这是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前驻日大使程永华在谈到中日关系时使用的一个词。他曾说:“我跟日本人常讲的一个说法就是‘扳道岔’——已经出现危险的这个列车,...

    时间:08-18
  • 两部门紧急预拨5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青海大通县山洪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中新网8月18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为支持青海省做好大通县山洪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中央财政紧急预拨5000万元,由青海省统筹用于应急抢险和受灾群众救助,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

    时间:08-18
  • 三年实干 深圳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彰显

      中新网深圳8月18日电 (朱族英)深圳18日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三年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部署的56项重点任务中,深圳探索...

    时间:08-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