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丨夯实大国粮仓根基

2022-08-21 11:19:0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端稳端牢了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放眼广袤田野,今天的粮食主产区,综合产能稳步提升。

  耕地质量不断提高。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9亿多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平均每亩粮食产能增加10%到20%。

  良种保障持续增强。今年,国家级制种基地县增加到216个,保障了70%以上的用种需要,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农业机械化加快升级。今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72%,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发展到近20万个。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他深刻指出,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从陕北黄土高原,到东北黑土地,从黄淮麦区,到天府粮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田间,察看玉米、小麦、水稻长势,了解农业科技研发利用、黑土地保护情况。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

  为了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把黑土地用好养好,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行党政同责……一项项着眼于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举措接连出台,前所未有地夯实了大国粮仓的根基。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刘莉华: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念兹在兹,反复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我们锚定目标、凝心聚力保障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十年,我国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4%,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升0.35个等级,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这十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7个百分点,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15个百分点。

  这十年,粮食供给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加快迈进。今年,优质专用小麦占比达到38.5%,多个主产省单种、单收呈规模发展趋势,优质水稻增至80.5%。

  这十年,粮食产能从1.2万亿斤跃升到1.3万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今年,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层层压实粮食面积。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石羊塘镇党委书记 尹朝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狠抓撂荒地复垦复耕质量,一亩一亩把面积落下去。今年我们镇粮食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8%。

  今天的中国,农时不误,农作不歇。夏粮已经丰收到手,增产28.7亿斤;早稻再获丰收,产量保持稳定;秋粮大部分地区长势良好,丰收有基础,大国粮仓根基进一步夯实。

  (总台记者 张勤 丽娟 凯博 李卉 一茗 熊伟 永庆 裴奔 茂盛 赵飞 建春 旭成 湖南台 安徽台 山东台 六安台 吉林台 烟台台 龙口台)

  • 相关阅读
  • 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重绘过程广泛征集了社会各界意见

      中新网8月22日电 据教育部官方微信消息,人民教育出版社8月22日就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重绘工作答记者问时指出,新绘制的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在整体风格上力求呈现“中国风”“时代感”“精气神”和“数学味”。小学数学...

    时间:08-22
  • 以科技创新助力“双碳”进程

      以科技创新助力“双碳”进程(人民时评)  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不仅要注重绿色低碳技术的攻关和研发,还要做好从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综合示范的全链条布局  近日,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

    时间:08-22
  • 消费升级传递中国信心

      消费升级传递中国信心(评论员观察)  面对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和国民消费的深厚潜力,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顺应消费提质升级趋势、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

    时间:08-22
  • 空军航空兵运-20部队——“大国鲲鹏”奋飞万里苍穹

      人民空军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牢记初心使命,发扬光荣传统,勇于创新超越,努力把人民空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空军,不断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习...

    时间:08-22
  • 2022智博会今日开幕 聚焦“智慧城市”年度主题

      8月22日,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下称“智博会”)在重庆开幕。本届智博会延续“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主题,聚焦“智慧城市”年度主题,以线上方式举行。  在今日举行的智博会开幕式及高峰会上...

    时间:08-22
  • 习言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围绕如何促进发展,习近平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指明了发展方向。...

    时间:08-22
  • 破除不合理负担 青年科研人员迎来减负3.0时代

      零距离  为打造科技领军人物提供“厚积薄发”的土壤  青年科研人员迎来减负3.0时代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五部门联合推出“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以下...

    时间:08-22
  • 长江流域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 督促保供水保秋粮保民生

      本报记者 沈东方  长江流域持续面临高温少雨考验。据水利部新闻发布会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5成。受异常高温天气影响,鄱阳湖“缩水”、嘉陵江中有大片滩涂露出水面……当前...

    时间:08-22
  • 疫情应对模式效果研究显示:有效控制疫情 经济损失最小

      疫情应对模式效果研究显示——  有效控制疫情 经济损失最小  本报记者 管筱璞 柴雅欣  世界卫生组织8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已超5.9亿,其中,6440163例死亡。目前全球疫情仍处高位...

    时间:08-22
  • 自主批准两项劳动公约 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人权治理

      本报见习记者 王卫 本报记者 吴琼  当地时间8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大使向国际劳工组织(以下简称ILO)总干事盖·莱德递交了中国批准《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第29号)和《...

    时间:08-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