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答记者问

2022-08-23 10:37:35

来源:教育部网站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农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再出发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答记者问

  日前,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以下简称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研究生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简要介绍什么是“科技小院”?

  答:“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辐射带动全国涉农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引导研究生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助力脱贫攻坚,生动诠释了研究生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命题。

  2.请问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科技小院”发挥了哪些作用?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战线发挥自身优势,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主动作为。在三部门支持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积极推动,目前全国已有30余所涉农高校陆续建立了300多个科技小院,覆盖广西、四川、云南、内蒙古等29个省(区、市),涵盖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作物、牧草作物、养殖业、林业、食品加工、种养一体化等9类产业的135个农产品类型。2009—2020年间,科技小院累计服务贫困村近600个,贫困户4.85万户,贫困人口17余万人。一大批科技小院发展势头良好,探索了有益经验。10多年来,先后有800余名校内外导师和1500多名研究生参与到科技小院的建设和运行中,制定技术规程113套,创新单项技术284项,制作农民培训材料276套,宣传展板600余幅,田间观摩辐射8万余人,累计线下培训农民20余万人。

  3.请问“科技小院”模式推广有哪些基础?

  答:一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国家战略,产业兴旺是首要要求,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对农业人才需求仍然十分迫切。二是如前所述,科技小院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以及技术和物资支撑的效果明显,让农业科技“从田间来,到田间去”,受到农业生产一线的欢迎。三是越来越多的涉农高校强化实践导向、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在广袤的田野上落地生根,有着借鉴推广科技小院模式的积极性。四是三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对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高度重视,积极支持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实现高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完美结合。因此,目前积极稳妥地推广科技小院模式有多方面的较好基础。

  4.三部门如何进一步支持“科技小院”建设?

  答:三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小院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科技小院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一是扩大支持范围。按照服务需求、改革示范、质量为先、公平公正原则,将支持范围由原先的300多个扩展到780个,实现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对地处国家重点帮扶县、聚焦县域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小院特别予以倾斜支持,涉及34个全国重点帮扶县。二是强化协同培养。巩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协同合作的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组织协调和条件建设,推动涉农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农业农村发展紧密结合,引导广大涉农研究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三是加强条件保障。通过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优先满足科技小院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招生计划需求,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将科技小院纳入当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支持科技小院面向“三农”做好科技服务和科普培训宣传。

  5.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预期会取得哪些方面成效?

  答:科技小院模式在全国的进一步推广,将为涉农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乡村振兴探索更加宽广的路径;为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农民可用技术提供强劲推动力。我们相信,随着全国科技小院网络、队伍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必将在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引领作用。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导师和研究生加入到科技小院工作中,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生产技术研究推广和科普服务工作,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成长成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相关阅读
  •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姜建接受审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姜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北京市纪委监委)...

    时间:08-23
  •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李关宾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山东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山东省委批准,山东省纪委监委对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李关宾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李关宾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

    时间:08-23
  • 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8月28日至29日在天津举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月23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介绍,经中央批准,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今年8月28日至29日在天津市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央网信办、中...

    时间:08-23
  • 网评:中国与世界共享“智能红利”

      海外网评:中国与世界共享“智能红利”  8月22日,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国内外500多家参展单位将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集中展示大数据智能化科技新成果,推动智能科技和产业加快发展。通过智...

    时间:08-23
  • 声动中国丨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扎实推进创新发展的十年这十年一个个新突破见证着努力前行的中国中国基建实现新跨越高速铁路、5G网络等建设世界领先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竞...

    时间:08-23
  • 【理响中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作者: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道路探索的重...

    时间:08-23
  • 探寻“大思政课”的全新打开方式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探寻“大思政课”的全新打开方式  核心观点:“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新时代的传道者也不应局限于思政教师这个单一主体,还要拓展延伸至所有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敬业者、精业...

    时间:08-23
  • 四部门:毫不放松抓好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

      中新网8月23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7月下旬以来,南方地区出现高温少雨天气,旱情快速发展,叠加高温热害,给秋粮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农业抗旱减灾形势异常严峻。8月22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

    时间:08-23
  • 嘉义县梅山秋季限定奇景 “万鹭朝凤”将再现

      中新网8月23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每年秋天成千上万只黄头鹭,在嘉义县梅山乡太兴村上演成群由北往南迁徙秀,为嘉义县山区秋天限定的特色生态景观,游客见此大景,无不叹为观止,阿里山风景管理处将于9月1...

    时间:08-23
  • 这盏灯指向光明,照亮前行的路

      好评中国·锦言锦句⑦丨这盏灯指向光明,照亮前行的路  编者按:自4月28日,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在长沙启动以来,网民积极参与其中,全网上下“好评”如潮。我们从参赛作品中摘选一批“网言网语”,从...

    时间:08-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