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理响中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2022-08-31 17:16:15

来源:人民论坛网

  8月28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天津开幕。大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网络强国建设,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此后又相继提出了“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等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更好发展、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互联网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传播,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发展所注入的新活力、带来的新动能以及新机遇等,这些新机遇、新动能需要并且应当由国际社会共享;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这些新挑战、新问题既是共通的,也具有地域性,需要国际社会运用联合国框架等共同应对——既需要创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共建共享机制,也需要反对各种形式的网络霸权。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其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的新挑战而提出的。在互联网全面改变信息传播方式、重塑人们行为方式、重构社会关系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新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是全球亿万网民共同面临的常新、常变的任务。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逐步转入民用。由互联网快速发展引发的问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人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有形或无形的变化。同时,人类社会总体上又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作为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物理层、代码层的共享和全球互联网基础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普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发展机遇问题;消除信息鸿沟和促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公共事务尤其国际事务中的参与问题;等等。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动因,也是在已有体制、机制框架内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的客观需要。

  这种客观需要是促进世界各国开展不同形式合作的原动力,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基础。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世界各国要想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共同享受发展带来的利益和机会,就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网络空间是与全球物理空间相对应的虚拟空间,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互联网技术已经并且继续将二者紧密地整合在一起。当今世界日益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唯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才能为不同国家的人民共同建设好、利用好网络空间开辟更多的可能性,才能为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探索出更好的全球、地区和国家层面的良方。

  其次,互联网引发了信息传播革命,带来了新信息传播格局基础上的权力格局的重构。在这一过程中,变化成为常态,已经并且继续引发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既有秩序与不断形成的新秩序、传统行为方式与不断变化的新行为方式之间的冲突、博弈与平衡。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在互联网推动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情况下保持健康发展、平衡发展的现实需求,是主权国家始终保持发展主动权、发展协同性以及发展平衡性的内在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反复证明:只有社会成员追求发展变革的观念、行为方式与现有体制机制保持平衡、理性和建设性互动,才能保证社会发展的基本秩序与安全可持续。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比以往的任何大众传播媒介都更能推动社会快速前进,也更容易让人们产生快速改变社会现状的想法。

  建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有着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具体的目标指向,既是对全球互联网发展历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度问题、实践问题的深入思考,也是对已经存在于国际社会、存在于网络空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的中国方案;既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在解决一系列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积累,也是对中国政府和人民丰富的互联网治理经验的升华。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抵御个别国家利用互联网谋求全球霸权、过分攫取全球互联网权益的需要,是打破个别国家利用先发优势加固不平衡的网络空间治理格局、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需要,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而引发的一系列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的需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就是希望同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挥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总而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和价值,是中国向全球提供的治理互联网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王四新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别让“芝麻大权力也要变现”成为民生之痛

      据8月29日新华社报道,近日,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三督查组在黑龙江省督查发现,哈尔滨市二手车交易存在多重问题,多个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公安机关交管部门车辆管理所要求,外地车辆迁入必须掏钱检测尾气;一些服...

    时间:09-01
  • 人工智能军事化竞争不断提速 适应技术发展大趋势

      人工智能是大数据、自动化决策、机器学习、图像识别与空间态势感知等前沿技术群的统称,可解放人类智能体能的“认知负担”,使技术使用者获得先知、先占、先发制人的决策行动优势。作为“力量倍增器”和“未来战...

    时间:09-01
  • “漆黑-2022”演习为亚太地区安全蒙上阴影

      由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举办的“漆黑-2022”联合军演,于8月19日至9月8日在澳大利亚皇家空军达尔文、廷达尔和安伯利基地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17国的约100架飞机、近2500名军事人员参...

    时间:09-01
  • 第六届“和平号角”上合组织国际军乐节举行

      本报讯 周矛、刘京松报道:近日,第六届“和平号角”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军乐节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与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军乐团一起,用...

    时间:09-01
  • 俄外交部发言人:美海军舰艇过航台湾海峡是挑衅

      中新社莫斯科8月31日电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31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海军舰艇过航台湾海峡是挑衅行为,让地区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  据俄外交部网站消息,扎哈罗娃表示,俄方认为,美国两艘海...

    时间:09-01
  • 韩正出席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3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峰会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峰会并...

    时间:09-01
  • 台湾疫情升温 单日确诊数再破3万

      新华社台北8月31日电(记者齐湘辉 岳夕彤)连续两日,台湾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超过3万例。这是自7月12日以来,单日确诊数再度破3万。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认为,岛内可能进入下一波流行高峰。  指挥中心估算...

    时间:08-31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 十八洞村致富路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位于武陵山腹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曾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

    时间:08-31
  • 牢记嘱托建新功|每一次出场都会全力以赴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每一次出场都会全力以赴  新华社记者刘阳、苏斌、赵建通  今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来到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在训练基地专项...

    时间:08-31
  • 海南西藏新疆疫情形势持续向好 成都本轮感染者超600例

      (抗击新冠肺炎)海南西藏新疆疫情形势持续向好 成都本轮感染者超600例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8月31日通报,30日中国内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92例,其中境外输入43例,本土349例。新...

    时间:08-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