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31省份城镇人口数据:广东最多 河南等潜力大

2022-09-01 07:28:27

来源:第一财经

  至2021年我国城镇人口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四川、浙江、河北、湖南、湖北和安徽。这其中,广东城镇人口达到9466万人,在全国遥遥领先,这其中,珠三角地区就有城镇人口7860.6万人,城镇化率高达87.5%。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城镇人口超过河南,位居第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去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4.7%。

  那么分省份看,哪些省份城镇人口多呢?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至2021年我国城镇人口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四川、浙江、河北、湖南、湖北和安徽。

  需要说明的是,202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已经公布,但未披露上海市城镇化率。不过,到2020年,上海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89.3%,且近年来一直维持在稳定的状态。第一财经记者据此推算出上海2021年的城镇人口数据。

  广东城镇人口全国最多,珠三角城镇化率达87.5%

  数据显示,至2021年,共有4个省份城镇人口超过5000万人,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和河南。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比第二名山东多出2963.4万人,在全国遥遥领先。

  2021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621元,同比增长9.3%,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浙江,位居全国第四。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相比农村,城镇人均收入更高,消费也会多很多。广东有这么庞大的城镇人口,以及这么高的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因此整个广东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消费市场。

  分区域来看,珠三角9市拥有城镇人口达6878.73万人,占广东城镇人口总量的72.67%,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高达87.5%,与北京持平,略低于上海。粤东西北地区的城镇人口合计2587.4万人,城镇化率仅为5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1个百分点。

  珠三角城镇人口多,也形成了多个大城市。国家统计局去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拥有深圳和广州两个超大城市(即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而经济总量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的江苏、山东和浙江都没有超大城市。此外,广东还有东莞和佛山两个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

  广东这四个城市均为GDP万亿城市,城镇化率都超过了85%,其中深圳和广州这两个一线城市的城镇人口均超过了1600万,东莞和佛山的城镇人口均超过了900万。四个城市的城镇人口之和达到了5281.65万人,超过了全国第五的四川。

  彭澎说,广东有两个超大城市、两个特大城市,一方面中心城市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整个城市群也更加紧密,广深莞佛之间基本是无缝对接,如果轨道交通再密集一点,紧密度会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珠三角城镇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来流入人口,未来加快外来人口的市民化十分重要。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都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当前这些地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都已经很高,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即加快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

  彭澎分析,要让外来人口享受到相关的待遇,可以根据居住年限、积分分层次,在住房保障、小孩入学等公共服务方面尽可能地覆盖,这样更加有利于实现人的市民化。有了充分保障,消费潜力也会显现出来。

  山东的城镇人口达到6502.69万人,位居第二。8月2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底,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94%,城镇人口规模居全国第2位,全省形成2个特大城市、10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73个小城市(县城)、1072个建制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山东之后,第二经济大省江苏虽然全省常住人口比河南少了1378万,不过城镇人口却超过了河南,达到了6289万人,位居第三。这主要是由于江苏的城镇化率较高。2021年,江苏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73.94%,比河南高出17.49个百分点。

  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13个设区市中,城镇化率最高的是南京市(86.9%);最低的是连云港市(62.38%)。城镇化率超过80%的,分别是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在70%至80%之间的,分别是镇江市、常州市、扬州市、南通市。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城镇化率分别为82.57%、70.54%、64.79%,与2020年末相比,分别提高0.24、0.58、0.69个百分点,区域城镇化水平在稳步提升的同时,差距逐渐缩小。

  河南等地城镇化潜力大

  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2021年末城镇常住人口达到5579.0万人,位居第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45%,比2020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国。

  河南统计局分析指出,河南全省城镇化率增幅自2019年达到1.77个百分点后,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增速放缓。影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三个主要因素为:城镇地域扩张、城乡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人口自然增长。2021年河南这三方面的增长因素都在减缓。

  该局分析,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乡村人口的减少,乡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城增量逐渐下降。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持续壮大也吸引了当地乡村人口就近就业创业,另外,2021年河南新冠疫情多轮、多地暴发也影响了经济发展,尤其是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用工减少,这些都造成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速度放缓。

  四川、浙江、河北城镇人口在4500万到5000万之间,分列5到7位。湖南、湖北和安徽这三个中部省份城镇人口均全部位于3500万到4000万之间。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城镇化进程面临增速换挡。那么未来在人口流动上会有何特点?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表示,一方面,未来东南沿海的一些省份人口总量和占全国人口比重还会增加,而中部、西北、东北等地的人口仍在向东南沿海集聚;另一方面,在各省域内部,中小城市、农村人口会继续向中心城市流动。

  从乡村人口来看,2021年我国乡村人口为49835万人。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历年数据发现,这也是我国乡村人口70年来首次跌破5亿大关。分省份来看,有11个省份乡村人口超过了2000万,分别是河南、山东、四川、广东、河北、湖南、安徽、云南、广西、江苏和湖北。其中,河南、山东、四川、广东的乡村人口超过了3000万,河南的乡村人口达到4304.05万人,是唯一一个乡村人口超过4000万的省份。

  河南、山东和四川乡村人口多,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提升空间和潜力仍比较大。类似情况的,还有河北、湖南、安徽、云南和广西等地。整体上,我国城镇化率潜力比较大的区域主要包括黄淮海平原以及西南、长江中游地区。

  以河南为例,部分地市人口大量外流。河南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分地市来看,17个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中有7个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郑州市城镇化率最高,为79.1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省辖市有11个,周口市最低,为43.62%。省辖市城镇化率最高的郑州市和最低的周口市相差35.48个百分点。

  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黄淮海地区是平原比例比较大、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方,人口密度比较大。未来这一区域城镇化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口向东南沿海集聚,另一部分则是就近、就地城镇化,一些城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劳动力等优势,发展一些对劳动力需求比较大的产业,加快就近城镇化进程。

  • 相关阅读
  • 【二十大·二十问】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

      共同富裕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多元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推进共同富裕,要充分认识和研究我国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  价值性与政治性。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价值和...

    时间:09-01
  • 民进党人士点出年轻人对民进党支持度暴跌原因:论文门

      中新网9月1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今年年底,台湾地区将举行地方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前民进党“立委”林浊水31日在社交媒体上点出了“年轻人对民进党的支持度”暴跌的原因,就是因为“论文门”,同...

    时间:09-01
  • 河北启动白洋淀流域水生态状况监测

      中新社石家庄9月1日电 (记者 李晓伟)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1日透露,该省日前启动覆盖白洋淀流域38个县(市、区)河流、淀区和水库等水生态监测工作,全面摸清白洋淀流域水生态状况,积极推动水体评价由单一水质要素向...

    时间:09-01
  • 华航巨资买美国客机 前“立委”揭猫腻:有人做了“假动作”

      中新网9月1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台湾华航8月30日召开临时董事会,通过客机采购案,斥资46亿美元(约1400亿新台币)买16架波音787-9客机,引起市场震撼,由于先前美国参议员4月窜台时,曾当面向蔡英文喊...

    时间:09-01
  • 2022年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暨山东省海外工程师创新合作大会举行

      中新网威海9月1日电 (记者 王娇妮)8月31日,2022年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暨山东省海外工程师创新合作大会在山东省威海市举行。  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活动由山东省自2019年起设立,围绕科技创新发展,从全球邀请...

    时间:09-01
  • 湖北发布农作物干旱风险预警:伏秋连旱可能性大

      中新网武汉9月1日电 (记者 马芙蓉)湖北省气象局、湖北省农业农村厅8月31日晚联合发布湖北省农作物干旱风险预警,预计9月份,该省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4成,气温偏高1~2℃。全省大部发生伏秋连旱的可能性大。...

    时间:09-01
  • 实现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实现共同富裕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

    时间:09-01
  • 在回答时代之问中开创新局面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协同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接续过程。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两个大...

    时间:09-01
  • 为复兴伟业筑牢法治根基

      为复兴伟业筑牢法治根基(潮头观澜)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领航伟大征程。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

    时间:09-01
  • 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提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

    时间:09-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