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十四年间,“兵支书”张景宪为四十位无名烈士找到亲人

2022-09-03 05:44:49

来源:解放军报

  山东省菏泽市张和庄烈士陵园里,136座墓碑掩映在苍松翠柏间。很多墓碑上只写着4个字——“无名烈士”。

  “陵园整修前没有墓碑,只是一个个坟堆。大家知道这里安葬着烈士,但烈士来自哪个部队、叫什么名字,没有人说得出来。”张和庄社区(原张和庄村)党支部书记、58岁的退役军人张景宪说。

  1982年,张景宪参军入伍。当兵第3年,他随队参加边境作战。因为战斗中表现突出,张景宪荣立三等功。

  1987年,张景宪退役还乡。当过兵、上过战场的经历,让他对长眠在张和庄烈士陵园的无名烈士,多了一分牵挂。

  2008年清明节前夕,刚刚当选张和庄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张景宪,组织社区党员、群众到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现场,一位老党员对他说:“景宪,你也打过仗,能不能想想办法,帮这些烈士找找家?”

  老党员的这句话,让张景宪深受触动。边境作战的一幕幕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他心中升腾。

  “这些烈士属于哪支部队?为什么牺牲在我们村?”带着疑问,张景宪遍访村中老人,还先后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等单位寻找线索。菏泽市牡丹区原党史办公室主任祝厚江提供的一则信息,为寻亲工作打开突破口。

  祝厚江介绍,1947年,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23师为策应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在菏泽一带与敌人展开激战,负伤官兵被送往位于张和庄村的战地医院救治。有些官兵因伤重不治牺牲,村民们从家里找来白布,小心包裹烈士遗体,安葬在村西头一片田野中。

  带着这条线索,张景宪多次前往山东省荣军总医院及省内一些干休所,寻找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健在老兵。在老兵们的帮助下,张景宪辗转联系到原第26集团军某旅。该旅的前身部队是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23师。

  令张景宪激动的是,他从该旅珍藏的烈士花名册上,发现陵园里安葬的136位烈士,有94位留下了姓名,其中86位还留下了家乡地址。

  山东、河南、江苏、湖南、贵州、广西、福建……按照烈士花名册上的地址,张景宪的一封封“寻亲信”发往全国各地。每封信的信封上,他都特意标明:“该烈士于1947年12月牺牲于菏泽,望邮递员同志辛苦一下,帮烈士找到家。”

  年复一年,张景宪共寄出1000余封“寻亲信”。从最初的“石沉大海”或原件退回,到“慢慢有了反馈”,张景宪先后为40位烈士找到亲人。

  “徐彦墩烈士的家人是2016年找到的。”张景宪从烈士家人口中得知,徐彦墩的母亲因思念儿子哭瞎了双眼,临终前拉着大儿子的手千叮万嘱,一定要找到小儿子。徐彦墩的哥哥找了半辈子没有结果,去世前嘱咐家人在自己的墓旁为弟弟修一座墓。

  2019年,湖北籍烈士姚远道的侄子姚亮喜收到张景宪的信件,第一时间赶到张和庄烈士陵园。将脸颊紧紧贴在陵园纪念墙倒数第7行“姚远道”3个字上,他失声痛哭。回到湖北老家后,姚亮喜把从张和庄烈士陵园带回的一抔泥土撒在祖坟前,“好让叔叔叶落归根”。

  一个个“团圆”的动人情景,成为张景宪为烈士寻亲的不竭动力。他将这些年结识的热心人组织起来,成立菏泽市烈士寻亲志愿者协会。随着寻亲力量的壮大,该协会不仅为张和庄烈士陵园的烈士找到亲属,还为更多的烈士寻亲。

  2021年,张景宪拿出积蓄,在张和庄社区建起一座红色基因传承馆,并担任义务讲解员,向当地群众讲述当年的战斗经历和这些年为烈士寻亲的故事。如今,张和庄烈士陵园、张和庄战地医院旧址、红色基因传承馆成为当地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前来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

  “我会帮你们都找到家。”张和庄烈士陵园里,张景宪蹲下身子,细细擦拭着一块块“无名烈士”墓碑。为烈士寻亲,张景宪的脚步不停歇。

  张安然

  • 相关阅读
  • 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

    今天,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所有中国人应当铭记的日子1945年9月2日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在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记者朱启平目睹了这一幕签字完毕...

    时间:09-03
  • 联播+丨服务合作促发展 习近平向世界传递中国高水平开放雄心

      8月31日至9月5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  8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多年来,习近平主席高度关注中国服务...

    时间:09-03
  • 中外儒法学者会通思想献策治国理政

      中新网济南9月3日电 (李明芮)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台湾东海大学、韩国安东大学、印度新那烂陀佛教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9月3日以线上的方式,会通儒、法两...

    时间:09-03
  • 新特战队员们,请入列!

      中新网南平9月3日电(张丽君 张陈宇 叶鑫)“我是中国武警最精锐部队的一员,胸前的徽章标志着我的忠诚、勇敢、专业、团结……特战队员的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火热训练场上,振聋发聩的誓言声直击云霄,武警南平...

    时间:09-03
  • 内蒙古招才动真格:只要你有创意“金点子”,就能开出“向阳花”

      中新网鄂尔多斯9月3日电 (记者 李爱平)“只要你有创意‘金点子’,就能在这里开出‘向阳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伟东3日在此间表示,现在的内蒙古,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杨伟东当天是在此...

    时间:09-03
  • 中共一大纪念馆建馆70周年纪念展开幕 180件实物原件再现风雨历程

      中新网上海9月3日电 (记者 许婧)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建馆70周年之际,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档案局(馆)、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联合举办的“初心照耀——中共一大纪念馆建馆70周年纪念展”3日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幕...

    时间:09-03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座谈会3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出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

    时间:09-03
  • 南京吹响“胜利号角”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

      中新社南京9月3日电 (记者 申冉)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当天,“胜利号角”的乐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吹响。抗战老战士后代代表、青少年代表、纪念馆馆员代表等各界人士共同向...

    时间:09-03
  • 今天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77年了,永不敢忘!

    今天2022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为了这场胜利中国人民用了14年为了这场胜利中华民族付出惨痛代价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不下2000多次化学武器伤害800余万劳工被强掳……...

    时间:09-03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不一样的西溪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在城市喧嚣中寻一处宁静,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无疑是个好去处,这里曲水弯环、植物丰茂、鸟鸣声声、野趣盎然。  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

    时间:09-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