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 精心保障高校毕业生求职路

2022-09-05 06:05:03

来源:人民日报

  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

  精心保障高校毕业生求职路

  本报记者 丁雅诵

  核心阅读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更多就业信息;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开拓更多就业岗位;优化服务保障,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重点领域建功立业……用心用情、精心暖心、落实落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精心保障毕业生求职之路,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教育系统会同有关部门开展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重点领域建功立业,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开拓岗位,提供更多就业信息

  经过认真准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崔超樊通过笔试与面试考核,成功签约陕西凌云电器集团。“公司在电子产品研发方面的业务内容,与我的专业匹配度较高,也是我的兴趣所在。能找到心仪的工作,我很感谢学校和学院的帮助。”崔超樊说。

  崔超樊的签约单位,是学校“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中的一家合作单位。此前,学校领导带队前往该企业调研,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企业用人需求,搭建起校企合作桥梁。

  为开拓就业市场,今年以来,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启动实施,截至目前,已有2400余所高校走访用人单位约15万家,拓展岗位290多万个、实习岗位130多万个。

  促就业、稳就业,开拓岗位是关键。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积极行动、全力以赴,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信息。

  打造数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升级完善,发挥出市场化岗位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截至8月21日,平台已汇集各类岗位资源1325万个,2022届毕业生注册547万人,用人单位注册55万家。

  广泛凝聚各方合力。教育部联合人社部、国资委等共同举办“国聘行动”第三季,汇集岗位资源68万个;教育部与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活动,开拓岗位15万个;工信部、教育部共同举办“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活动,提供招聘岗位11万个。

  完善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促进机制。教育部发动民营企业广泛参与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022年,291家用人单位和1271所高校申报的6381个项目完成首批立项。

  发挥政策性岗位压舱石作用。相关部门出台更大力度政策措施推动加快招聘进度,国有企业稳定扩大招聘规模,扩大应征入伍规模,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等。

  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服务

  就业心态调整、信息搜集、简历撰写、面试与表达……经过为期5天的“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河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肖连鑫收获很大。

  “培训让我的应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也让我对个人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肖连鑫已收到牧原集团的录用通知,他坦言:“很幸运也很感激。”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社会资源匮乏、就业能力不足等多种原因,就业困难毕业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为此,今年春季学期,教育部部署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面向重点群体开展就业能力培训,帮助参训学生增强求职信心、提升就业能力。截至目前,已线下培训毕业生8.93万人、线上培训67.6万人。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累计向2022届高校困难毕业生群体推送岗位信息165万条。

  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用心用情提供就业服务、做好就业指导,成为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的共识。

  教育部以“多措并举,蓄力就业新征程”“如何应对求职面试”等为主题,开展“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111场,收看人次超3.1亿;

  四川省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创业导师团,深入高校开展讲座与咨询70余场,服务应届毕业生3万余人次;

  浙江大学举办就业形势分析、基层就业主题宣讲、求职技能培训、求职心理调适等就业指导活动,参与学生2.3万余人次,还聘请校内外专家百余人,为学生提供自我认知、时间管理等方面的一对一辅导;

  同济大学建立“未就业毕业生”“重点就业学生群体” 数据库,及时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求职意向、就业推荐、心理辅导等信息,个性化记录学生参加校园招聘宣讲、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有关内容……

  用心用情、精心暖心。一系列落实落细的就业指导服务,精心保障高校毕业生求职之路。

  脚踏实地,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的舞台,也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广阔空间。

  这个毕业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毕业生万文祥选择回到家乡山东基层工作。“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对家乡很有感情。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希望在基层一线磨炼本领、服务人民。”万文祥说。

  像万文祥一样,选择在基层和重点领域就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各地各部门各高校不断加大政策力度、深化就业育人、强化培养使用、优化服务保障。

  今年以来,教育部会同各部门共同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的招录工作。其中“特岗计划”计划招募6.7万人,“三支一扶”计划招募3.4万人,“西部计划”新招募志愿者3.67万人。

  为发挥高校毕业生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民政部、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招录一批、发展城乡社区服务业吸纳一批等举措,多渠道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

  安徽省开发2000个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岗位,服务村、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经济实体,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兼任所在乡镇、村(社区)团干部,参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为乡村振兴储备科技人才。

  东北大学开展“逐梦报国志·行走天地间”活动,近年来,前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保持在50%以上。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选择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学生的理想追求。

  • 相关阅读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 横琴加速度 前海新动能

      建设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内外大势、统筹“两个大局”的深远谋划,体现了总书记对粤港澳一以贯之的关心和支持,蕴含着总书记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

    时间:09-05
  • 平语近人 |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平语近人,常读常新。新华社第一工作室推出“平语近人”创意海报,与您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感悟总书记的思想风范和博大情怀。监 制:孙承斌 刘 健策 划:钱 彤 周红军统 筹:朱永磊 王子...

    时间:09-05
  • 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人民银行、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十部门共同举办的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今天(9月5日)在安徽合肥开幕。  本届网络安全宣传周以&l...

    时间:09-05
  • 美国国安局网络攻击中国上万次,窃取超140GB数据

      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NSA网络攻击事件调查报告(之一)  2022年6月22日,西北工业大学发布《公开声明》称,该校遭受境外网络攻击。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随即发布《警情通报》,证实在西北工业大学的信息网络...

    时间:09-05
  • 着眼整个文物犯罪网络开展打击 多部门发文强调“深挖幕后金主”

      中新社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张素)为有效防范打击文物犯罪,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等多个部门5日联合发布司法意见,其中明确,要着眼出资、勘探、盗掘、盗窃、倒卖、收赃、走私等整个文物犯罪网络开展打击,深挖幕后金主...

    时间:09-05
  • 台湾新冠死亡人数破万 国民党团要求蔡英文、陈时中道歉

      中新网9月5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国民党“立院”党团5日上午举行“政府防疫失能 染疫死亡超过万人!陈时中不用负责?”记者会,要求民进党台北市长参选人、前防疫指挥官陈时中为过去的所作所为负责,出面向民众...

    时间:09-05
  • 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创作?科技部回应

      中新网9月5日电 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技术普及司司长吴远彬5日表示,要特别强调加强科普创作,要推出一批感染力强、影响力大的科普作品,特别是要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科普作品的原创能力。  国新办...

    时间:09-05
  • 科技部:把网络科普队伍作为重要新生力量来支持和培育

      中新网9月5日电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5日指出,发挥好网络科普力量作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把网络科普队伍作为重要的新生力量来支持和培育,引导及传播正能量,增强科学性,更加便捷地服务广大...

    时间:09-05
  • 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NSA网络攻击事件调查

      总台独家报道丨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NSA网络攻击事件调查  今天(5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分别发布了关于西北工业大学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网络攻击源头系美国国家安全局(NSA)...

    时间:09-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