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拉黑”不是预防恶意求职的好办法

2022-09-06 07:03:21

来源:工人日报

  新闻——据《中国青年报》8月30日报道,日前,一份由上海40多家中小微企业一起核对、草拟的“求职者黑名单”在上海的资产管理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中小微企业老板之间流传。被列入“黑名单”的人,有的利用企业不交社保和居家办公的漏洞,同时在多家企业任职领取多份工资;有的利用企业背景调查不完善,伪造学历、工作经历等。

  为了预防恶意求职,一些用人单位通过共享“黑名单”的方式,将一些被他们认定为具有不良行为的人“拉黑”,以求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尽管出发点可以理解,但却不是一个好办法。

  通常而言,用人单位聘用劳动者都会进行学历、工作经验、劳动关系状况等方面的审查,有些用人单位甚至要求求职者签署各种各样的承诺,防止一些求职者编造虚假信息损害用人单位权益,预防纠纷发生。客观而言,只要用人单位通过事前审查应聘者的资料或者签署符合法律规定的承诺书,签订劳动合同后,是可以达到阻止恶意求职行为的。

  之所以出现一些用人单位虽然在劳动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却对一些劳动者的行为“束手无策”,不得不借助“黑名单”方式阻止恶意求职的发生,企业有其自身的原因。比如,这些用人单位大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了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也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等等。这样的行为本身或是违法,或是弱化了用人管理制度——因为涉嫌违法,企业无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因为管理不严格,给一些劳动者提供了“多头供职”的空间。于是,在公力救济行不通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企业通过建立“求职者黑名单”进行私力救济的情形。

  预防恶意求职,依靠“拉黑”进行私力救济,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方面,“拉黑”应聘者对已经聘用过这些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而言没有任何意义,而对于没有招聘过这些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而言,通过“黑名单”剔除一些求职者,有可能涉嫌就业歧视,带来法律风险;另一方面,“黑名单”往往需由公权力部门认定,一些用人单位自行建立“求职者黑名单”已经超越了法律的界限。

  预防恶意求职,最根本的依靠是法律,最可行的途径是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了社保,在社保缴存环节就可以阻止“多头就业”;如果劳动者无法达到录用要求,在试用期可以解除其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提供虚假信息、违背承诺,甚至是恶意欺诈,不仅可能被解除劳动合同甚至被要求承担赔偿责任。以此而论,如果求职者确实存在恶意求职行为,最终也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郭振纲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谈如何认识和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作者:学而时习工作室  2022年第1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0月29日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这篇重要讲话中,...

    时间:09-06
  • 【网络强国】习言道|“网络安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9月5日至11日,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多次论述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时间:09-06
  • 中国共产党的治理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治理经验具有借鉴意义(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当今世界正发生深刻变革,但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追求仍是国际社会主流。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加强同各国政党的交流合作,有利于维护世...

    时间:09-06
  • “消除绝对贫困是对人权最好的保障”

      本报记者 龚 鸣  “中国动员全社会力量,层层部署和落实扶贫政策,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表明贫困可以消除,人权要通过行动来实现。”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罗伯特·沃克日前接受本...

    时间:09-06
  • 网络强国丨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网民规模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74.4%——这是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最新统计数据。  庞大的网民构成了我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用户基础,同时也对网络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

    时间:09-06
  • 山东“万亿国企”原掌门人被查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周群峰  发于2022.9.5总第1059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近日,山东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山东省政协原常委、提案委员会原副主任孙亮涉嫌严重违法和职务犯罪,接受调查。  孙亮现年64岁,相...

    时间:09-06
  • 夯实文化自信之基 提振民族复兴精气神——新时代文化建设述评

    题:夯实文化自信之基 提振民族复兴精气神——新时代文化建设述评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新华社记者周玮、史竞男、王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时间:09-06
  • 台股震荡收红 涨16.1点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北股市6日开高震荡收红,收盘涨16.1点,为14677.2点,涨幅0.11%,成交金额新台币1820.64亿元。  加权指数开盘为14705.16点,盘中最高14789.31点,最低14623.22点;不含...

    时间:09-06
  • 台湾新增36393例新冠肺炎本地病例 新增21例死亡病例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6日说明,岛内新增36393例新冠肺炎本地病例,新增21例死亡病例;另新增境外输入314例。...

    时间:09-06
  • 鳄雀鳝易养易弃危害生态 广东开展外来物种普查

      为捕两条鳄雀鳝,抽干一池湖水。近日,这条轰动性的新闻再次引发人们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关注。截至9月初,全国有多个省、市发现过鳄雀鳝,有专家呼吁加强外来物种监管。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仍有电商平台可买到鳄雀鳝...

    时间:09-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