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医疗+养老,加法这样做(推进医养结合 优化养老服务②)

2022-09-14 06:48:57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近年来,湖北武汉硚口区在资源、服务、技术三个方面发力,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执业范围,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等多样化的服务,研发各种居家安全监测智能设备……一系列举措,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需求。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地面。午睡醒来后,家住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六角亭街道荣东社区的70岁老人余延鑫半卧在床上,对着面前支架上的手机看新闻。康复技师何鑫举起他的右手手臂,向前进行牵拉,不一会儿,又为他按摩脚踝。

  “最近恢复得越来越好了。”六角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罗云在旁观察,嘱咐余延鑫的妻子柳冬梅:“要经常按摩,才能增强关节和肌肉力量。”

  近年来,为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需求,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在资源、服务和技术上加强融合、统筹布局、资源共享,运用信息化技术,分级分类开展“医疗+养老”相关服务。

  资源做加法——

  促进医养更好融合

  去年5月,余延鑫突发脑出血,被紧急送往武汉市第一医院抢救。性命保住了,却留下后遗症:右侧偏瘫,右下肢无力,徒手肌力测试0级。

  “脑卒中治疗周期很长,要做好康复训练的准备。”出院前,医生的话让柳冬梅揪心不已。夫妻俩居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儿女不在身边。老伴连下床都困难,怎么去做复健?

  罗云从网格员那里得知消息,主动联系柳阿姨。“我们与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科合作成立了专家工作室,工作室医生长期驻点指导,可以在社区进行康复治疗。”罗云说,“从您家出发,步行不到10分钟。”

  柳阿姨既心动又忐忑:那里的条件,能满足失能老人的康养和复健需求吗?

  六角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罗浩介绍,长期以来,国家大力倡导医养融合,现实中,做好这件事却没那么容易——“医”由卫生机构负责,“养”的职能则在民政部门,“养老机构缺少专业的医生,而医疗机构又不具备养老资质。”罗浩说。

  怎样打破部门壁垒,让医和养真正结合在一起?罗浩提出一个设想: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执业范围扩大。很快,这个想法得到硚口区人民政府的支持。2021年4月,六角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业务范围一栏增加了“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及康复服务”内容。

  走进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的适老化病房,入口处安装着无障碍防滑垫、紧急呼叫系统;卫生间配备了坐浴盆、扶手。不远处的复健室里,磁振热治疗仪、空气波压力按摩器等医疗设备摆放在病床旁……

  “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由硚口区民政局、卫健委与街道联合打造。”罗浩说,执业范围加注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到了区民政局的拨款。在武汉市,他们成了拥有“医养融合”牌照的政府公益性医疗机构。

  柳冬梅放心地让余延鑫住了下来。

  服务做加法——

  满足多样康养需求

  第二天,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科医师熊键为余延鑫进行会诊,每周查房一次。“刚入住时,老伴只能用鼻饲管饮食,熊医生经常提醒我注意补液、观察肺部情况,防止喝水呛咳。”柳冬梅说。

  在熊键的指导下,康复服务中心技师为余延鑫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康复方案。“上午是肌肉按摩,下午是针灸和运动训练。”柳冬梅说,经过医生和技师的精心照护,余延鑫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从康复服务中心出院后,柳冬梅与中心签订了“家庭床位”养老协议。罗云和何鑫每周两次上门随访,为余延鑫测量血压,按摩锻炼四肢,指导用药。

  “柳阿姨,余大爷现在已经可以坐起来了。我给他买了个手机支架,休息时可以看些视频节目,放松心情。”一次随访时,罗云发现,余延鑫虽然身体状况日渐改善,脾气却变得暴躁,常因生活琐事同妻子争吵。

  “研究表明,高龄老人是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罗浩说,以往对老人在医疗上的照护,更多着眼于身体层面。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社会交往活动减少、自理能力下降,加上慢性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精神和心理健康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提升老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水平,六角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请了6名专业心理咨询师,推出老年人心理咨询签约服务试点工作。

  从瘫痪到坐起,从易怒到开朗,余延鑫的治疗过程,让罗浩更加坚定社区医养融合的前景。

  目前,六角亭街道已与武汉市第一医院建立“社院合一”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重症大病老人,社区开辟急诊绿色通道,由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老人病情稳定后,六角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针对性治疗,中心提供20张床位,方便老人长期康养;康复出院的老人,再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家庭床位+家庭医生”居家养老服务。

  “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卫,康复回社区。医疗、康复与养老无缝对接。”六角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黎说。

  技术做加法——

  破解养老痛点难点

  告别柳阿姨,罗云和何鑫来到荣东社区李保庭老人家中。李保庭全身瘫痪已十多年,1小时前,老人的妻子在微信小程序上预约了一份“家床查房”订单。

  把智能血压计佩戴到老人手腕,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几十秒后,结果出来了。“看,数值一直很稳定。”罗云指着屏幕上两条平滑的曲线说。

  在电脑系统里,老人们按照“行动自由度”被打上不同标签。经过家庭医生团队评估,李保庭属于完全或半失能失智老人,需要三级照料。“达到三级照料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他们免费安装安全感应器,同时派发智能手环等个人穿戴监测终端,照料力度比一、二级更大。”罗云说。

  这套系统由湖北新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技术负责人喻晓琳介绍,为了方便老年人使用,“删繁就简、适老速效”成为系统优化的方向。

  “社区医生告诉我们,老人如果突然发病,几乎来不及反应,难以发出求援信号。”喻晓琳说,单纯等待老人下达指令,无法解决养老痛点。

  一项数据引起了喻晓琳的关注:如果独居老人的家门长达15分钟还未关闭,很可能是因为出现了突发状况。为此,他们研发出门磁报警系统。

  找出痛点,用技术破题,系统里关于老人生活细节的暖心之举越来越多。烟感、燃气探测,水渍报警,红外人体感应等居家安全监测智能设备与系统实现数据交互,研发人员通过技术手段模拟各种使用场景,提高后台判断准确率。一经触发,社区人员立即收到信号,上门干预。

  罗浩认为,这些变被动为主动的养老服务,让传统医疗模式随之发生转变。

  “过去,家庭医生上门给老人量血压,频率与持续性较难保障。”罗浩说,居家远程监测系统中设计了慢性病管理服务,依托各种可穿戴设备,老人的体征数据实时上传,自动生成周期性监测曲线,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精准、动态的个性化管理依据。

  截至目前,六角亭街道已提供约80张家庭床位。“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有效的医疗、护理、康复和养老一体化服务。”硚口区卫健局局长张晋说。

  • 相关阅读
  • 长江中下游多地无有效降雨超50天 夏秋连旱形势严峻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14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长江流域旱情仍在持续发展,部分地区无有效降雨日数已超过50天,展望9月中下旬和10月,流域降水量仍偏少,夏秋连旱形势严峻。资料图:在江西省九江市...

    时间:09-14
  • 中国首次实现液体火箭动力的重复使用

    图为液体火箭发动机进行试验。 航天科技六院供图  中新社西安9月14日电 (记者 张一辰)记者1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自主研制的某型液氧煤油发动机实现重复飞行试验验证,此举首次...

    时间:09-14
  • 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食用农产品犯罪 公布典型案例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官方微信消息,为切实解决食用农产品领域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屠宰环节非法使用禁限...

    时间:09-14
  • “西电东送”大动脉 特高压白浙线在渝顺利跨越长江

    ↑9月13日,工人在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重庆段)江津长江大跨越施工现场作业。 ↑9月13日,工人在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重庆段)江津长江大跨越施工现场作业。  当日...

    时间:09-14
  • 广西兴安县——综合治理促绿水长流

      广西兴安县——  综合治理促绿水长流(走进县城看发展)  本报记者 张云河 郑 壹  清晨,灵渠水街,老街坊们坐在碧涵亭中畅叙……  “这水多清,看着就觉得心里舒坦!”在附近生活了20多年,覃月明亲眼见证...

    时间:09-14
  • 辟水源稳供电推技术 部分粮食产区抗旱保丰收

      新华全媒+丨辟水源稳供电推技术 部分粮食产区抗旱保丰收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辟水源稳供电推技术 部分粮食产区抗旱保丰收  新华社记者姚子云、周楠、侯文坤  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

    时间:09-14
  • 武维华与巴哈马众议院副议长佩蒂举行视频会晤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14日在京与巴哈马众议院副议长佩蒂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加强立法机构交往、促进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时间:09-14
  • 国台办:将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促进两岸民众交流合作

      日前众多台湾艺人亮相大陆中秋晚会,也有许多台湾民众边看晚会边通过社交媒体互动,表示“两岸共婵娟”。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今天(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受到疫情影响,线上交流已经成为两岸同...

    时间:09-14
  • 综述: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哈合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华社努尔苏丹9月13日电 综述: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哈合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华社记者张继业 孟菁 蔡国栋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是友好邻邦。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不断迈上新台阶、...

    时间:09-14
  •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以武谋“独” 将把台湾民众推向更危险境地

      近期,台当局通过“2023年度总预算案”,其中“防务预算”较上年增加12.9%。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今天(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进党当局不自量力,企图以武谋“独”,不仅严重损害岛内民众福祉,还会加...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