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喜迎二十大|辽宁: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2022-09-15 17:08:3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9月14日电 题:辽沈儿女以更大担当和作为书写新时代振兴篇章,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辽宁: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新华社记者曹智、王炳坤

  红色的机械臂动作精准、蛇形特种机器人伸缩自如……走进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万平方米的车间,俨然进入一个机器人的世界。

2022年2月16日,在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车身车间,机器臂在焊接车身。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鼓励员工“在各领域勇于创新、勇攀高峰”。

  这段时间,公司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各车间班组踊跃开展技术创新比武,越来越多的青年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到重点难点技术攻关项目中,争挑重担。

  为了将一批出口海外的移动机器人调试至最佳状态,34岁的工艺调试工程师陈赏和同事们放弃中秋假期,一直忙碌着。

2022年4月28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内调试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有了金刚钻,咱才敢揽瓷器活。”陈赏说,“我们青年科技人员牢记总书记嘱托,既要紧盯科技前沿,也要苦练本领,用开拓创新的实绩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实现新时代东北振兴,创新是关键。

2022年9月5日,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和辽宁黄海实验室组成的辽宁实验室揭牌。新华社发

  9月5日,由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和辽宁黄海实验室组成的辽宁实验室正式挂牌。

  新成立的辽宁实验室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洁净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力争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上突破“卡脖子”难题。

2021年7月9日,在沈阳市浑南区东软软件园,自动驾驶汽车在封闭道路上进行行驶测试。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我们期盼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重点部署。相信实现辽宁振兴发展必将获得新的动力。”辽宁省科技厅厅长王力威说。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辽宁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正下大力气做好结构调整的“三篇大文章”,以只争朝夕的气魄,向着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2022年9月5日,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员工在查看产品。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夜已深,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厂区仍灯火通明,多种具备国际领先品质的精细化工原料从这里产出。

  这家“织”出过新中国第一块“的确良”的老牌石化企业,正在通过延伸“油头”、做强“化尾”,实现技术创新突破。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国有企业就要在保障国家产业安全上打头阵、当先锋。”辽阳石化聚酯厂党委书记那雪说,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动脑筋闯市场,调整结构开发更多高端产品,就能让下游化工企业用上更多国产原料,把产业振兴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以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中秋节前,抚顺市民房华走进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9点20分提出申请,不到11点就办齐所有证照,他申办的沈阳市怡诚实业有限公司可以正式营业了。

  “党的二十大将要胜利召开,市场主体对发展前景更加看好,发展需求更加强烈。”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卓明说,辽宁将持续发力,打造更好的安商兴商发展环境,为市场主体减负激活力,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2022年8月17日,沈阳市牡丹社区居民李水(左二)一家合影。新华社记者 王乙杰 摄

  中秋假期,在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居民们纷纷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参观图片展,畅谈社区这十年的巨大变化。

  “现在小区的路灯更亮了,绿植更多了,居民的生活也更加便利了。”说起变化,77岁居民李水满面笑容。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辽宁省抚顺市西露天矿部分区域生态恢复前的场景(2019年3月6日摄,资料照片);下图为2022年6月2日拍摄的辽宁省抚顺市西露天矿部分区域生态恢复后的场景(新华社记者杨青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牡丹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去年,辽宁改造上千个城镇老旧小区,着力解决“屋里冷”“房顶漏”“下水堵”等群众关心的问题。经过改造,如今的牡丹社区焕然一新。

  近来,牡丹社区的工作人员比平时更加忙碌。他们不仅要像平时一样,为解决居民们的急事难事奔忙,还要为了推出更多便民服务,广泛征求居民们的意见。

  “今年以来,省里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持续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让更多群众享受宜居生活。”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晖说,“我们要把街坊四邻的事情一件件办好,让大家有稳稳的幸福感,更多的获得感。”

2022年8月18日,孩子们在沈阳市牡丹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学习固定翼模拟飞行课程。新华社记者 王乙杰 摄2021年8月18日,在本钢板材炼钢厂,炼钢作业区工人在进行转炉冶炼作业。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 相关阅读
  • 新疆前8月民生支出2849亿元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4%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16日电 (苟继鹏)15日晚,新疆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新疆财政厅副厅长朱洁介绍了财政支出保障民生的具体举措。  朱洁称,今年以来,新疆各级财政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09-16
  • 新华时评:以高质量科普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题:以高质量科普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记者张泉、温竞华  9月15日,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拉开帷幕。“从种子到秧苗”互动游戏、走“近”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热能开发助力实现...

    时间:09-16
  • 英雄回家|回家的路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我们要向老一辈革命家表示最深切的怀念。——习近平回家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十字路口左转第三条胡同进去...

    时间:09-16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中新社撒马尔罕9月15日电 (记者 郭金超)当地时间15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国宾馆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习近平指出,中蒙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中方把中...

    时间:09-16
  • 习近平接受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授予“最高友谊”勋章

      中新社撒马尔罕9月15日电 (记者 郭金超)当地时间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接受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授予“最高友谊”勋章。  米尔济约耶夫致授勋辞。他表示,今天是具有重要...

    时间:09-15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中新社撒马尔罕9月15日电 (记者 郭金超)当地时间15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国宾馆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双边会见,就中俄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保...

    时间:09-15
  •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联合声明:推动实施打造两国间高效交通运输走廊

      中新社撒马尔罕9月15日电 当地时间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

    时间:09-15
  • 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会谈

      两国元首举行正式会谈。  习近平指出,中哈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内涵不断丰富,水平持续提升,成果更加丰硕。两国率先解决边界问题,率先铺设跨境油气管道,率先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时间:09-15
  • 哈萨克斯坦各界高度评价习近平访问成果:伙伴关系面向未来,造福两国人民

      中新社努尔苏丹9月15日电 (记者 张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举行正式会谈,达成多项重要共识。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哈萨克斯坦各界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此访...

    时间:09-15
  •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联合声明: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的优先方向仍将是打击“三股势力”

      中新社撒马尔罕9月15日电 当地时间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

    时间:09-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