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大闸蟹“断手断脚”后只能自生自灭?

2022-09-19 15:01:40

来源:新民晚报

  大闸蟹“断手断脚”后自生自灭?

  上海科学家领衔研究给出“再生”答案

  提起断肢后再生,你首先想到的是不是壁虎?那么螃蟹“断手断脚”后就只能自生自灭了吗?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近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王成辉教授团队,联合学院李晨虹教授、德国波茨坦大学迈克尔·霍夫迈斯特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吕国庆教授等研究人员,在中华绒螯蟹基因组与断肢再生研究上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

  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中华绒螯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闸蟹,是我国高经济价值的水产甲壳动物——在我国28个省市区养殖,产业规模庞大。但由于其染色体数目多(2n=146),基因组重复序列高,长期以来一直面临基因组组装困难的问题。

  研究团队利用第三代测序技术结合BioNano光学图谱和Hi-C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开展了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获得了染色体水平的精细基因组图谱。组装的中华绒螯蟹基因组大小为1.67Gb,覆盖其基因组大小的94.4%,共鉴定出20286个蛋白编码基因。

  Innexin2基因唤醒生机

  “再生”,听起来科幻,但实际上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再生”,如伤口修复、肝脏再生、长出新的头发和指甲……相较于哺乳动物,中华绒螯蟹的“再生”能力更为神奇。当河蟹受到外界刺激时,附着在基节与底节间的肌肉会强烈收缩,折断面随即断开,“断手断脚”之后亦可再生。

  能力虽强,但是这种断肢现象在生产养殖中较为普遍,断肢的扣蟹不用于养殖生产而浪费,断肢的成蟹大多走入普通市场,售价低廉,对整个产业应用性和经济价值的提升造成很大影响。

  针对中华绒螯蟹独特的断肢再生现象进行探索,兼具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价值。王成辉表示:“我们在获得中华绒螯蟹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的基础上,展开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以鉴别节肢动物特有的基因和基因家族。”

  研究团队分析发现,Innexin基因家族在中华绒螯蟹断肢再生的早期发挥着重要的分子信号传导作用。研究首次发现,Innexin2基因在断肢后1天内特异的表达上调,且通过调控mTORC1信号通路和免疫应答反应,介导中华绒螯蟹的断肢再生过程。

  让“压缩包”解开封印

  研究还发现中华绒螯蟹断肢再生早期受表观遗传学的调控,其中SMYDA基因家族只存在于节肢动物中,在中华绒螯蟹断肢早期下调表达而在肢芽生长时期表达回复至未断肢时的水平。

  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基因家族还在中华绒螯蟹从大眼幼体到仔蟹的变态过程中整体差异表达,表明节肢动物特异的SMYDA基因家族在中华绒螯蟹涉及明显形态发生如变态、再生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表观修饰作用。

  王成辉解释,SMYDA基因家族就好比一个掌握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压缩包”管理员,“压缩包”里藏着细胞分化、增殖的重要文件,这个基因家族的调控可以让“压缩包”解开封印,露出基因位点,引起后续相关基因的表达。

  团队还以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为研究对象作断肢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Innexin、SMYDA基因家族的相关基因在断肢后具有与中华绒螯蟹基本一致的表达模式,推测甲壳动物具有共性的与脊椎动物不同的断肢再生早期分子应答机制。(本报记者 郜阳)

  • 相关阅读
  • 京台共话节能减碳 冀两岸企业携手合作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电 (朱贺 刘玥晴)第25届京台科技论坛专题论坛之两岸产业减碳合作研讨会19日以视频连线形式在北京和台北同步举行。与会嘉宾表示,节能减碳是两岸共同努力的方向,双方存广阔合作空间。  两岸...

    时间:09-19
  • “中菲合作成果图片展”走进菲律宾旅游城市碧瑶

      中新社马尼拉9月19日电 “中菲合作成果图片展”19日在菲律宾碧瑶SM商场揭幕。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公使衔参赞王玉磊、中国驻拉瓦格领事馆代馆长孙卫东、碧瑶市市长马加龙、碧瑶市议员代表、菲华商会碧瑶分会理事...

    时间:09-19
  • 第25届京台科技论坛举行 聚焦两岸创新与合作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电 (刘玥晴)第25届京台科技论坛于19日在北京和台北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举行。与会两岸嘉宾围绕“探索新路径、融入新发展、共享新成果”这一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中共中央台办、...

    时间:09-19
  • 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19日电 (苟继鹏)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1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主题为“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向未来”,由商务部、外交部、中国贸促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  本届博览会...

    时间:09-19
  • 只此青绿倾情守护——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走访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9日电 题:只此青绿倾情守护——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走访  新华社记者张晟、王雪冰  一场秋雨过后,内蒙古阿拉善境内的贺兰山山间云雾缥缈。站在贺兰山上放眼望去,满目葱茏。穿行山林...

    时间:09-19
  • 奋斗者 正青春|邹路遥:瞄准镜中书写热血青春

      中国之声特别报道《奋斗者,正青春》,今天(19日)走近特警狙击手邹路遥用“弹无虚发”来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故事。  邹路遥,1983年生,现任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特种警察支队五大队大队长。从警十多年,作为特警...

    时间:09-19
  • 英雄回家|为烈士画像:穿越时空的“相见”

    先烈们从这里走出,用热血换来民族之崛起;学子们在这里挥笔,用思念将先烈永远留住。王启月与李家发均为芜湖南陵人,70年前,两人一同奔赴朝鲜战场,李家发用胸膛挡住了敌人猛烈的炮火,献出年仅19岁的生命。多年过...

    时间:09-19
  • 农业农村部部署进一步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全国秋粮大规模收获将于9月下旬陆续展开。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高质量高效率组织做好今年秋收、秋种、秋整地机械化生产工作,努力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

    时间:09-19
  • 浙江发现全球新物种“普陀条孢牛肝菌”

      中新网杭州9月19日电 (钱晨菲 朱智翔 唐毓蔚)19日,记者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日,该省舟山市普陀区完成2021年至2022年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确认发现全球新记录种“普陀条孢牛肝菌”。  据悉,该新物种...

    时间:09-19
  • 镜头里的十年·奔向美好丨杨浦滨江“变身”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华社记者深入基层,用...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