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针尖上跳舞,锻造“最精致的工业牙齿”

2022-09-19 21:26:59

来源:人民网

  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

  针尖上跳舞,锻造“最精致的工业牙齿”

  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有乾坤。

  在一根儿头发丝上书写单词,对一粒大米进行雕刻,听来仿佛是天方夜谭,但这早已不足为奇。

  由中国五矿所属中钨高新金洲公司(以下简称“金洲公司”)研发的直径0.01mm极小径铣刀,是世界最小直径铣刀,利用这种约为人类头发丝直径1/8的极小径铣刀,在一根头发丝上能够铣出7个字母,在一粒米上成功铣出56个汉字,其精密精妙,让人叹为观止。

  这种全球直径最小的铣刀,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和魔力?

  精细:一把微铣刀,释放大潜能

  制造业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工具的精细度,则体现出一个国家制造业基础工艺的水平。

  铣刀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作为制造加工过程中所要用到的重要工具,铣刀精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制造加工能力的强弱,其精细度是制造加工业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支极小径单刃铣刀看似寻常,却内有乾坤,形态复杂。它需要在直径0.01mm的硬质合金圆柱体上,磨削出端齿后角、侧隙角、螺旋槽等6个部分,其结构设计和加工难度,不言而喻。恰如庖丁解牛,有着对每一处细节的了若指掌,历经千百次锤炼打磨,方能游刃有余。积微成着、厚积薄发,是掌握毫厘之功最有效的途径,也是金洲公司成功研制出直径0.01mm的极小径铣刀的关键所在。

  一把小小的微铣刀,也能够释放出巨大潜能。实现直径0.01mm极小径铣刀的机上加工实验,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在该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这项新突破能够极大地助力我国电子信息、医疗等诸多领域的提质升级,未来也将促进微型加工工具在我国更快更好地突破发展。

  精密:超细微型钻头、铣刀“双剑合璧”

  从“起步”到“跟跑”,从“并跑”到“领跑”,作为我国微型精密刀具行业的领军企业,金洲公司用36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并以“十年磨剑”的意志,向极小径铣刀和钻头发起冲击。

  长期以来,微型刀具的技术为国外企业垄断,“卡脖子”的事情时有发生。中国五矿0.01mm极小径铣刀开发项目负责人厉学广, 2021年初,一家企业向金洲公司紧急求援0.01至0.04mm微铣,“当时我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整个项目团队加快了研发节奏。先后经历数十个方案,无数次实验,极小径铣刀的研发过程,充满挑战和惊喜。探索路上,分毫计较,“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研发人员相继突破刃径小易折断、结构难磨削、精度难控制等瓶颈。在2021年国庆节前夕,终于生产出我国第一支0.01mm极小径铣刀,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腾飞路,创造了微型精密刀具行业的中国精度,在这成绩的背后,承载着无数研发人员的匠心付出。

  早在2009年,金洲公司已成功实现直径0.10mm钻头的批量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挑战极限,永不止步,研发人员向更小直径的微钻发起冲击,从0.10mm到0.045mm,再到0.02mm,到2021年研发出0.01mm全球最小直径超细微型钻头。其后又实现从0.10mm铣刀到0.01mm铣刀加工工艺的突破,形成0.01mm超细微型钻头和0.01mm极小径铣刀的钻铣的“双剑合璧”。

  说来寥寥数语,其实过程艰苦又漫长。

  让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的背后,是科技工作者们严谨细致、精耕细作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也是他们那“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和定力。

  精致:冲刺品质,让中国精度迈向世界

  如今,国产极小径铣刀和钻头以纤细之躯,游刃有余地对模具钢、不锈钢、铜、铝、树脂类软材料进行加工切削,助推电子信息、光学仪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升级,被誉为“最精致的工业牙齿”。国产极小径铣刀的研发和量产,必将释放出巨大的科技进步和市场潜能,助推中国制造从大到强、从制造到创造的大步迈进。

  一支微铣刀,释放大潜能;一根小钻头,串起大产业。现实和理想的距离,正一步步靠近。一路披荆斩棘的科研人员们,在黑暗里摸索,用自己的光照亮前方的道路,一步一个烙印,用充满智慧的大脑,用精巧灵敏的双手,用饱蘸汗水与心血的如椽大笔,谱写着一曲中国精度奋起的华彩乐章。

  在日积月累的研发创新中,金洲公司奋力追赶和超越世界一流,先后研发出全球领先的多系列、多型号的微型钻头、铣刀和特殊精密刀具,2019年,金洲公司PCB微钻年销量达4.1亿支,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均居世球第一,跃上国际同行业领先的巅峰;2022年,PCB微钻铣刀产量已突破5亿支。

  中国精度,央企智造。一个个微细的梦想,化为行业前进的美丽风景。以科技为源泉,塑造行业广阔天地,一次次的进步,最终托举着中国站上国际微型精密刀具的巅峰。

  尽精微,以匠心筑品质、以品质筑未来;致广大,赋能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的壮美画卷。

  当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席卷而来之时,潜心钻研、精雕细琢,书写微型精密刀具行业的宏伟新篇章,这是无数研发人员给予时代和产业的最好答案。

  • 相关阅读
  • 学习故事会丨上合大家庭,“磁吸力”是这样炼成的

      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成果丰硕。  三天时间,习主席飞赴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两地,密集出席近30场活动。  △当地时间9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

    时间:09-20
  • 贵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1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8例

      中新网9月20日电 据贵州省卫健委官网消息,2022年9月19日0—24时:全省新增确诊病例41例(贵阳市17例、毕节市2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08例(贵阳市111例、毕节市97例)。无症状转确诊18例(贵阳市9例,毕节市9例)。...

    时间:09-20
  • 住建部:前8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3万个

      人民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住建部消息,1-8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3万个、799万户,按小区数计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4.4%。  经汇总各地统计上报数据,2022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时间:09-20
  • 镜头里的十年·奔向美好丨杨浦滨江“变身”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新华社记者深入基层...

    时间:09-20
  • 教育部:我国与58个国家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今天(20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情况。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年来,我国教育国际合作开放总体布局不断优化,教育的“朋友圈”更大了。我国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

    时间:09-20
  •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

      中新网9月20日电 据云南省卫健委官网消息,9月19日0-24时,全省新增确诊病例4例,其中境外输入1例、永胜9月18日报告的外省返滇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2例、瑞丽在集中隔离点发现1例。  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时间:09-20
  •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言呼吁各方落实全球安全倡议

      中新网日内瓦9月20日电 中国代表19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与民主公平国际秩序问题独立专家对话会上发言,呼吁各方落实全球安全倡议,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中国代表表示,多边主义是现行国际体系和国...

    时间:09-20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规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时间:09-20
  • 激励干部精神抖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始终保持百年大党生机活力的战略考量,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制度成果。《规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时间:09-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