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车站“长脚” 自己搬家

2022-09-20 17:59:41

来源:人民网

  创造之旅永无止境,匠心之作彰显担当。

  这是中国最大的单体建筑平移工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长距离、大半径的建筑迁移:重达三万吨的厦门后溪长途汽车客运站实现90度最大移动半径达288米的“短途旅行”。

  从9点到12点方向,历时38天,移动288米,3万吨的长途客运站主站房以平均每天约7.5米的速度完成“搬家”,由中建集团负责的后溪长途汽车客运站平移工程创造了全球平移面积最大、荷载最重、距离最远的单体建筑弧形旋转平移世界纪录。

  快速、安全、顺畅。令人惊叹的是,平移工程过程中,布满大面积玻璃幕墙的汽车站,一片玻璃都没碎,整体结构没有受到任何破坏,这波行云流水、令人叹为观止的操作,堪称“最牛搬家”!

  匠心巧思,“搬家”代替拆除重建

  厦门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几年前,为打通福建东南一小时经济圈,贯穿福建沿海五市的福厦高铁被提上日程,然而在高铁规划路径上,工程师们突然发现了它——厦门后溪长途汽车客运站,正好挡住了福厦高铁南下的去路。

  为了保证福厦高铁的顺利建设,厦门后溪长途汽车站要么“拆”,要么“搬”。面对这两种方案,中建一局建设团队成员们头脑风暴,最终决定为这座长途客运站搬个“家”!

  中建人变废为宝、践行绿色施工的观念刻入骨髓。“搬家”比拆除、重建主站房节约工期1年,可有效避免因拆建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建材浪费,并可大幅降尘、降噪,实现生态环境友好。主站房平移后,还将继续新建地下室、发车平台、室外景观和道路等工程,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厦门后溪长途汽车站的服务能力。

  大胆创新,破解建筑领域的世界级难题

  平移技术并非首创,从宁夏吴忠宾馆整体平移工程到上海音乐厅顶升平移工程,再到上海玉佛寺大雄宝殿平移工程,每一次建筑物搬运工程,无不彰显著我国的工程实力。一般来讲,平移是将建筑从一层与地基切割,用牵引设备将其移动到固定的新基础上,开始平移。

  然而,这个“传统的”平移方式对后溪客运站来说并不现实。客运站作为全球平移面积最大、荷载最重、距离最远的单体建筑弧形旋转平移工程,在全球尚无成功的先例,这个世界级难题让建设者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个重要的难点就是平移过程中的精度控制,这么复杂的建筑构造,一旦出现受力不均,或顶推力超出建筑承受范围,都极有可能造成建筑损毁,必须要经过严谨科学的测算选取最佳方案。建设者们大胆创新,迎难而上,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尽管没有成功先例,但理论上却有着更高成功概率的“交替步履式顶推平移”方式,中建一局平移工程项目执行经理于三力说:“交替步履式顶推平移技术与传统的牵拉顶推技术相比,更能确保平移的稳定性。”

  建设者们给车站的129个平移受力点,安上了532个步履走行器,使用“建筑信息化模型整合平台”,对走行器模型与结构模型在计算机中进行仿真模拟,对走行器受力情况、方向、高程和精确位移调整机制进行数字化模拟推演和计算,仅这一项,就节约了金属材料18.71吨。

  “其原理就是通过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步履走行器,使建筑避免了轨道卡滞、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进而不受角度限制自行调整方向,实现多角度、精准交替向前行走。”中建集团的工程师陈蕃鸿说。交替步履式顶推平移技术让建筑像长出了‘脚’一样,沿着轨道一步步‘走’到新址。

  一丝不苟,为每一步“行走”精准定位

  科技赋能中国基建,不断改变着中国建设的面貌。平移项目利用互联网+远程移位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平移过程中,结构的变形、位移和裂缝变化,分析工程风险程度,确保项目人员可在第一时间内,收到系统发布的监测、预警信息,掌握建筑结构的安全状况,为下一阶段的施工规划提供智能保障。平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离轨道、倾斜失重的情况,陈蕃鸿说:“项目部在支柱下设置了托盘梁,可将平移内力均匀地传导至轨道,确保主站房平移旋转时的稳定。”

  为避免发生建筑物重心偏移的情况,项目部采用限位纠偏装置,相当于火车卡轨器,通过实时纠偏,保证建筑物沿既定轨道行走,实现主站房平移时的精确就位。

  工程师们预先设置了603个传感器,就像603只眼睛,注视着每一个行走器的行走信息,实时反馈。PLC移位电脑控制技术则提供步履走行器的“中枢神经”,可自动将滑行的精准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随时精确调整主站房的“行走”方向,保证平移时建筑物各部分的一致和同步实现自如滑行,从而让它既能“跑得快”,又能“不摔跤”,最终提前2天完成旋转平移。

  世界纪录,中国创造;中国精度,央企智造。

  厦门后溪长途汽车客运站完成了自己说走就走的搬家之旅。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长距离、大半径的建筑迁移,在前人未曾到达的陌生领域,面对技术难度与风险的考验,中建集团的建设者们以匠心致初心,以奋斗担使命,用最可靠的双手浇筑着中国新形象。

  从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到如今建筑物的整体迁移,中国建造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变革发展,描绘着时代之潮、发展之潮、追梦之潮。中国建设者以最可靠的双手,浇筑中国新形象,以最沉稳的画笔,勾勒大地新面貌。未来经过这里的长途车和高铁将共同见证由中国建设者们创造的神奇时刻!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

    时间:09-21
  • 我国成功发射云海一号03星

    北京时间2022年9月21日7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一号03星发射升空。王衡 摄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马帅莎)北京时间2022年9月21日7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

    时间:09-21
  • 我国成功发射云海一号03星

      北京时间2022年9月21日7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

    时间:09-21
  • 工信部:今年1—8月份新建5G基站67.7万个

      据工信部消息,截至8月末,5G基站总数达210.2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9.8%,占比较上年末提升5.5个百分点。其中1—8月份新建5G基站67.7万个。...

    时间:09-21
  • 职教这十年:四项建设 四项改革 四大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四项建设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筑基  (一)制度建设。国家陆续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时间:09-21
  • 这十年,六千余万职教毕业生涌入市场

    从北京市昌平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曹树林拿下了一家知名车企的摩托车培训师资格,工作了4年,他已成为一名机电维修的好手。他的同学们分散到全国各地,成为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新生力量。  10年间,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累...

    时间:09-21
  • 中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 如何精准有效防治?

      目前,中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威胁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  向外来物种入侵说“不”  一种名叫“鳄雀鳝”的怪鱼让专业人员围捕了好几天;看起来明艳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却有“生态杀手”的绰号;“个头...

    时间:09-21
  • 彰显使命担当 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速写

      擦亮军人底色 彰显使命担当  ——二〇二二年度“最美退役军人”速写  2022年,“最美退役军人”方阵又增添了1个先进集体和19名先进个人。他们中,有热心宣讲的红色精神传播者,有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

    时间:09-21
  • 东西差距持续缩小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东西差距持续缩小,动力源地区引擎作用不断增强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新方位)   陕西安塞,南沟村户户通光纤,云端认养,网上直销,锄头加鼠标助力“延安味道”飞出黄土高原,果农收益翻了番。...

    时间:09-21
  • 中华书局创立110周年——守正出新,赓续中华文脉

      中华书局诞生于110年前。110年来,这家以“中华”为名的出版机构始终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以推动民族进步为旨归,把自身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彰显了出版人守护中华文化、贡献国家民族的家国情怀...

    时间:09-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