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新社70年丨中新视频的由来

2022-09-21 09:01:43

来源:庖丁解news微信公众号

  中新社传统业务是文字通稿、图片通稿和专稿业务,视频新闻业务—“中新视频”是影视部同仁于2005-2007年集体摸索并创立的,于2009年达到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缘起

  2000年,中新社机构改革,我被任命为电影声像部(后更名为影视部)主任,使命是探索影视产业化发展道路,重塑南海影业的辉煌。

  到了2005年,经过四年多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我萌生了创建视频新闻业务通稿的想法。

  其一,在战略定位上,如果一个机构没有日常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只靠一部部影视作品,是很难生存的。

  影视作品带有天然的不确定性、波动性大、周期长等特点,美国当时的六大电影公司背后都有现金流收入良好的网络公司、硬件公司等母公司的强力支持。

  其二,在资源禀赋上,除了我们部门的五十几号人,中新社没有其他影视资源,我们的努力突围显得异常艰难且缓慢。

  尤其是,当年南海影业的辉煌在某种程度上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合拍片,但随着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的成立,我们的历史机缘已经失去。如果没有其他“现金奶牛业务”的加持,很难重塑辉煌。

  其三,如何找到有稳定现金流收入的业务?当时的美联社等国际通讯社已经有了电视新闻通稿业务,这让我打开了思路。是否可以依托中新社强大的采编力量和遍布全球的网络,在中国创建电视新闻通稿业务,兼顾国内外客户的需求,形成一个自负盈亏的新业务?

  于是我就在编委会、采编会上不断解释视频新闻的重要性。

  当时的中国,都市报方兴未艾,中新社一直没有放弃办报的梦想,社领导曾组织我们一批人探讨办报的思路,几次讨论会上,我都建议,我们应该重点发展图片和视频新闻。

  会上曾有同事开玩笑说,洪涛你这样说是因为想让社里支持你做视频新闻吧?

  其实,我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一旦有一天我们的主体客户——报社纷纷转型,中新社至少还有视频新闻做后手。

  好在社领导从善如流,支持我们的创新想法,这让我们后来的行动有了“合法性”。

  众人拾柴火焰高

  方向明确后,后续问题接踵而至:如何组建团队?产品在哪里?市场在哪里?

  影视部2001年创建了一个电视新闻周刊节目《流行中国》,报道中国民生领域的时尚潮流和人物,一直在美国中文电视等机构播出,很受欢迎。

  同时,在我和魏群、张红的持续努力下,依托这个节目,我们年轻的采编成员黄岚、孟菲、王玉平、沈存旭、易珺、黄琴、宋鑫、陈海、尹宁等都敏锐、勤奋、精干,具备了大展身手的能力。

  2006年,我想,可否一鱼多吃,把《流行中国》从周刊改为碎片化的日播电视新闻?既能提供给海外用户,也可以在国内拓展市场。幸运的是,美国中文电视同意了,这意味着我们的创新产品有了境外第一个客户。

  说干就干,经过缜密思考,我写出了一份数千字的《视频新闻采编手册》(后来被收入《中新社规章管理制度汇编》),因为我们没有任何一个领域的采访资质,同时又要考虑到C端读者的需求,于是我们将报道领域聚焦于社会、体育、娱乐。

  在稿件风格上,我们突出强调故事性、趣味性、独特性、鲜活性。对故事性和细节的追求,在当年也是很独特的。另外,手册还对采编流程管理、镜头画面声音等技术标准做了详尽规定。

  在团队建设上,影视部的采编团队是我们的基本盘。让我感动且意外的是,国内二十多家分社社长无一例外地热情支持视频新闻业务的创建,都拨出专人从事视频新闻的采编。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长期在一线工作、感同身受行业的激烈竞争和生存压力,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视频新闻对分社的重要意义。

  我们在北京集中培训了近二十位来自各地分社的记者,培训内容从新闻理念到题材、写作、制作等都有涉及,让我们欣喜的是,这些原来的文字记者,拍摄、剪辑、录音、制作都要从A、B、C学起的年轻人,回到分社后,竟然单兵作战发来了一篇又一篇优秀的稿件,比如广西分社的王刚,隔三岔五就能弄出个爆款。

  2007年,我们在中新网开辟了“中新视频”频道,中新社的视频新闻正式在国内亮相,每天大约发布5篇左右原创新闻,及若干篇与同行交换的新闻,有了一点点影响力,中新视频初见规模。

  当时的中国,视频网站规模都很小,我去拜见最大的新闻网站新浪网的总编辑陈彤先生,他表达了对中新视频的欣赏,并答应以一个较高的递增率连续三年购买中新视频。

  自此,中新视频依托总部、分社和市场,自我发展,逐渐形成了中新社一支新生力量。

  更上一层楼

  中新视频团队后来经历了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2008年四川大地震、北京奥运等重大事件的磨炼,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理念和风格,到2009年国庆大阅兵,达到一个高峰。

  国庆报道,是一次集团协同作战,我们无法到达现场,但可以使用中央电视台数十台转播车的公共信号,于是,我们决定,以“盘点”方式参与此次新闻大战。

  其实,当时可以有其他更容易的方式,比如纯粹做节选,《女兵方阵过来了》《导弹方阵中的新型号》等等,类似的标题,也会吸引人,但如果那样做我们仅仅是搬运工,不是关乎我们所谓的存在感的问题,而是看过直播的终端用户愿不愿意再看的问题。而盘点,则可以从独特、有价值、可回味的角度解析新闻,是终端用户喜闻乐见的。

  事实上,关于“盘点”这个文体,最早在中新社通稿中有一种文体叫述评,就出现过一些盘点的苗头。后来,凌宏俊、钟诚、高云等前辈和同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创办《视点》月刊时,将“述评”进化为“盘点”,自成一体,对年度各种新闻现象的回顾非常有见解有高度有格调有影响力。再后来,盘点在南方媒体蔚为大观。

  盘点,靠的是智慧和勤奋。我们影视部的时任副主任张红是人民大学新闻学学士、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在国庆大阅兵前二十天左右,经过多轮讨论,张红拿出一份数十页的系统化报道方案,不是简单的报道思路,而是像一个集团军作战方案,分工明确、方向明确、标题明确,有人负责前期的视频资料收集、有人负责当天现场视频信号传输、有人负责新闻的写作和制作、有人负责与新浪网和中新网及其他平台用户的沟通和节目传输、有人负责后勤保障。

  大阅兵当天,我们发布了四十多条视频新闻,几乎每一条都有纵深、有故事,试举若干题目:《三大亮点见证中国军队历史变革》《盘点历次阅兵领导人的乘车》《大阅兵的十七个首次》《盛典中的民族元素》《盛典中的五大奥运元素》《华夏魅力逐车看》《反恐精英“雪豹突击队”首次受阅》《1321人军乐队创历次国庆之最》《阅兵队伍中的军旅王牌》。

  这些新闻发出后,非常受欢迎,一个例证是,新浪网首页的视频新闻全是中新社提供的,而且一直驻留了整个国庆假期。

  当时中国最大的视频网站是优酷,其时任总编辑朱向阳亲口对我说,中新视频的理念和实践是中国新闻界最领先的,优酷学习中新视频做了一个新闻产品。

  2010年,中新社影视部更名为视频新闻部,我从中新社离开,中新视频继续发扬光大。

  作者:刘洪涛(中新社原影视部主任/现任开心麻花影业董事长)

  • 相关阅读
  • 王毅主持“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主持“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视频致辞,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泰国副总理兼外长敦、埃塞...

    时间:09-21
  • 马晓光:两岸和平统一将给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路梅)中央台办宣传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马晓光21日在北京表示,“一国两制”是为解决两岸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提出的最具包容性的方案,是和平的方案,民主的方案,善意的方案,共赢...

    时间:09-21
  • 大陆将出台更多惠台利民政策措施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路梅)中央台办新闻发言人朱凤莲21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陆方面将出台更多的惠台利民政策措施,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持续为两岸...

    时间:09-21
  • 青海十年640亿元治水兴水:水利发展最快、民众受益最多

      中新网西宁9月21日电 (记者 张添福)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1日举行“青海这十年”青海省水利厅专场新闻发布会。  青海省水利厅厅长张世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青海水利发展最快、民...

    时间:09-21
  • “两高两部”联合发布新的取保候审规定 进一步强化执行监管

      中国“两高两部”联合发布新的取保候审规定 进一步强化执行监管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郭超凯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21日联合发布了新的取保候审规定,进一步明确取...

    时间:09-21
  • 践行多边主义,汇聚合作共赢的伟力——秉持“上海精神”一路前行

      践行多边主义,汇聚合作共赢的伟力(和音)  ——秉持“上海精神”一路前行④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个别国家奉行单边主义,热衷于搞集团政治和“小圈子”,有将...

    时间:09-21
  • 王毅宣布“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落实2030年议程七大行动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主持“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  王毅表示,作为全球发展倡议的发起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愿与联合国发展机构加强战略对接,同“之友小...

    时间:09-21
  • 王毅介绍中方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取得的积极成果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主持“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  王毅表示,全球发展倡议已实现从“打基础”到“搭框架”的跨越,由“写意画”向“工笔画”的迈进。中方和国际伙伴...

    时间:09-21
  • 王毅就进一步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三点建议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主持“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  王毅在发言中表示,全球发展倡议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探索,形成合力推进。中方愿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坚持协同...

    时间:09-21
  • 王毅宣布“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落实2030年议程七大行动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主持“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  王毅表示,作为全球发展倡议的发起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愿与联合国发展机构加强战略对接,同“之友小...

    时间:09-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