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金秋良田美画卷 黑龙江再迎丰收年

2022-09-22 19:25:4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哈尔滨9月22日电 题:金秋良田美画卷 黑龙江再迎丰收年

  新华社记者王建、黄腾、孙晓宇

  金秋九月,又是一年丰收季。在“中华大粮仓”黑龙江的平畴沃野上,农机列阵,稻花飘香,玉米金黄,大豆“摇铃”,丰收的画卷正在各地徐徐展开。端牢“中国饭碗”,产粮大省黑龙江再迎丰收年。

  黑土地上喜获丰收

  “今年雨水好,你看这棵豆秧,豆荚多,豆粒满。”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福利镇金星村地头,村党支部书记杨春海喜上眉梢。为响应“稳粮扩豆”号召,杨春海带头将自家240亩旱田改种大豆。

  “亩产400斤不成问题,还有种植和轮作补贴,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提高。”杨春海说,大豆喜获丰收,今年价格也不错,收入有保障。

  秋收时节,在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富镇连生村,地里的玉米叶子已变黄。连生村种植大户尤振东在地头扒开一穗玉米说:“看看这玉米棒多粗,籽粒多饱满,今年是个大丰收年。”

  “估计能增产100斤。”尤振东种了600亩玉米,他伸出一根手指比划着说:“今年风调雨顺,是近几年最好的年景。”

  在北大荒集团泰来农场有限公司的一处稻田,金黄的稻穗在秋风吹拂下掀起层层金浪。与往年不同,今年这里首次采用先割晒、后拾禾的分段式收获方式,提高出米率的同时,也保证大米品质。

  “通过田间晾晒,使水稻的含水量迅速下降,减少了轻瘪粒的比例。”泰来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忠忱说,收获后的水稻可以直接储存,提前抢占市场,卖个好价钱。

  根据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卫星遥感分析,2022年黑龙江省主要作物生长期农业气候资源丰沛,光、温、水匹配协调,气候适宜作物产量形成,各地作物生长发育势头良好。

  良种良法夺高产

  在海伦市前进镇,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豆正在收获。理事长刘春生介绍,今年合作社种了7400亩大豆,好地块亩产达到400多斤。

  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17年开始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通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逐渐变高,曾因过度施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现象得到缓解。

  近日,在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一处大豆地块,收割机正在作业。经过实收、测产,工作人员现场宣布:270亩大豆,总产15.25万斤,平均亩产达564.81斤。

  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万太文说,近年来农场通过引进良种、与玉米轮作、推广大垄三行密植技术、改单层施肥为分层定量施肥等手段,产量逐年提升,粮质也越来越好。

  “秸秆粉碎还田我们连续进行了21年,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提高,这也是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万太文说。

  在黑龙江省庆安县平安镇,水稻即将收获,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所长郭彦文正和工作人员一起查看实验稻种收成。郭彦文不久前刚参加一场省里组织的水稻鉴评,他惊喜地发现,参与鉴评的黑龙江品种普遍抗倒伏、抗稻瘟病,产量和粮质都上了新台阶。

  目前,黑龙江省累计建设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19个、农作物专家育种示范基地16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9.4%。

  机械作业高效收粮

  近日,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宝泉岭分公司岭上丰管理区玉米高产示范区,收割机、灭茬机、翻地机车等几十台车辆正在同步作业。收获后的玉米统一运往粮食仓储中心进行烘干处理,实现粮食收获、秸秆还田、翻地整地、粮食经营等各环节无缝对接。

  在黑龙江省望奎县东郊镇厢兰五村,玉米已长至两米多高,村里为测产将地边几十株玉米全部扒开,一根根玉米棒又粗又长,籽粒饱满整齐。厢兰五村党总支书记张会春说,去年村里添置了1000多万元的大型农机具,今年春耕、秋收派上大用场,全程机械化收获,过去几十天才能收完,今年估计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完成。

  近日,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二管理区第一作业站玉米种植地块,两台大马力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今年,友谊分公司与多家企业签订了25万亩的订单玉米,帮助种植户提前联系客商进行预订销售,充分发挥了“大基地”群体优势,实现以销促收,以收促整,错峰销售,有效解决了种植户卖粮难题。

  目前,黑龙江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今年黑龙江立足“抢”字抓秋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丰产又丰收。

  • 相关阅读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干好这件头等大事

    题: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干好这件头等大事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新华社记者  9月23日,秋分,我国将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放眼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稻...

    时间:09-23
  • 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今日谈)

      安筱丹  又是一年秋分时,又是一个丰收节。  “全国广大农民要积极投身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

    时间:09-23
  • 庆贺丰收 致敬耕耘(人民论坛)

      李 斌  瓜果飘香是金秋的珍贵馈赠,五谷丰登是“三农”的最美表情。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

    时间:09-23
  • 做大国粮仓的最美守护人

    ——记粮食生产领域的功勋模范本报记者 常 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拿出十年磨一剑...

    时间:09-23
  • 丰收中国 最美画卷(深度观察·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黑龙江绥化——  机械力量足 玉米抢“鲜”收  本报记者 方 圆  黑土生金,沃野飘香。在黑龙江绥化青冈县祯祥镇兆林村,一台大型鲜食玉米采收机,正以每天450亩的速度,收割出一棒棒...

    时间:09-23
  • 总书记的“三农”情怀

      又到丰收时节,希望的田野铺展最美画卷。  三江平原“流金淌银”。“轰隆隆”,一台台联合收割机驶过,“唰唰唰”,沉甸甸的稻穗被“吃”进机器,行进间,黄澄澄的稻...

    时间:09-23
  • 开出全国首张处方!“救命药”氯巴占落地

      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多方努力下,9月22日,作为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的原研药,也一度被称为“救命药”的氯巴占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出全国第一张处方。  氯巴占是一种用于罕见难治性癫痫患儿治疗的药物,在...

    时间:09-23
  • 民进党甩锅大陆戏码早已穿帮

      民进党甩锅大陆戏码早已穿帮(日月谈)   岛内知情人士近日受访时谈及民进党当局去年阻挡民间采购、捐赠新冠肺炎疫苗的辛酸往事,让这一旧闻再成舆论焦点。民进党当局为一己政治私利百般抵制疫苗入台,在岛内已...

    时间:09-23
  • 外国青年走读中国:促进青年交流 推动互学互鉴

      促进青年交流 推动互学互鉴(外国青年走读中国)   近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共同组织的2022年“国际青年中国行”活动来到山东青岛。来自10个国家的青年走进山...

    时间:09-23
  • 深度观察: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不断涌现

      磁共振、人工心脏、重离子治癌设备等自主创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不断涌现(深度观察)  全球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问世,我国率先实现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首个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获批上市,...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