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我国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跨越式提升

2022-09-27 11:49:48

来源:光明日报

  9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司长郑剑表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能源、水利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有力支撑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初步实现

  郑剑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不断优化,战略骨干通道加快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和通达深度持续拓展,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初步实现。

  “十年来,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完善。”郑剑说,到2021年底,我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其中,铁路营业里程达1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446.6万公里,机场和航线数量分别为250个、5581条,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8万公里,邮政快递营业网点41.3万处。

  此外,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川藏铁路及公路配套工程、出疆入藏大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大战略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成效显著。中欧班列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郑剑表示,我国将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落地落实为抓手,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强化支撑引领,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服务能力。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强化一体融合衔接。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新型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全社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性、公共性设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张志华介绍,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从网络设施看,过去十年,我国移动通信从“4G并跑”到“5G引领”,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网络规模和应用水平全球领先。从算力设施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数据中心规模达到590万标准机架,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构建,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启动建设。从空间设施看,已初步建成由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北斗导航定位三大系统构成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

  “‘十四五’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前景持续向好。”张志华说,从变革趋势看,当前,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进程将不断加快。从自身发展看,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激发包括数据在内的各类生产要素活力,强化战略性、前瞻性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布局。从群众期盼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持续提升城市管理、交通出行、养老医疗等各领域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张志华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规划,指导电信运营企业统筹布局5G和光纤网络建设,完善国家算力网络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和集约共建,优化新型基础设施供给结构,提升整体发展效能;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支持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民生设施,弥合数字鸿沟;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重点和建设次序,优先支持建设满足群众迫切需求,对实体经济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型基础设施。

  防汛抗旱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特殊的水情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为繁重、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明传说。

  李明传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多个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累计下达水利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8320亿元,气象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253亿元,重点支持了大中型水库、大型灌区、重要堤防、蓄滞洪区、农村饮水安全、气象卫星等工程建设,有力促进了防汛抗旱基础设施体系完善。

  在防洪排涝方面,我国建设了西江大藤峡等流域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干流治理、黄河下游防洪治理等堤防工程,以及长江、淮河等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工程,新增水库库容1051亿立方米,新增5级以上堤防5.65万公里。大江大河基本形成了以堤防、控制性枢纽、蓄滞洪区为骨干的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的防汛抗旱基础设施有力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李明传说。

  (本报记者 刘坤)

  • 相关阅读
  • 中国社科院台湾史研究中心成立20年:立体复原真实台湾历史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题:中国社科院台湾史研究中心成立20年:立体复原真实台湾历史  中新社记者 王捷先  2002年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该机构有关负责...

    时间:09-27
  • 专访:中共治国理政方略为各国提供了借鉴——刚果劳动党总书记穆萨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新华社布拉柴维尔9月26日电 专访:中共治国理政方略为各国提供了借鉴——刚果劳动党总书记穆萨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新华社记者史彧  刚果(布)执政党刚果劳动党总书记皮埃尔·穆萨日前在首都布拉柴维尔接受新华...

    时间:09-27
  • 国家统计局:我国科创投入取得历史性突破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1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达到10767亿元,比2012年增长92.2%,占国...

    时间:09-27
  • 中国驻日大使孔铉佑出席“海棠樱花永相传——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图片展开幕式

      中新网东京9月27日电 (记者 朱晨曦)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26日应邀出席“海棠樱花永相传——周恩来与中日友好”图片展开幕式。  孔铉佑表示,周恩来总理是伟大的政治家和杰出的外交家,倾尽毕生心血为中国人民谋...

    时间:09-27
  • 辽宁打造特种设备“互联网+双控”新模式提升企业安全水平

      中新网沈阳9月27日电 (记者 韩宏)记者27日从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获悉,辽宁创新打造特种设备“互联网+双控”新模式,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动态化管控机制。  “互联网+智慧双控”新模式是基于安全科学研...

    时间:09-27
  • 应急管理部:集中力量排查重点场所消防隐患 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9月26日,应急管理部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四季度历来是生产经营旺季,安全防范压力较大,要始终绷紧神经,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责任、深入排查风险、有力应急处置,坚决稳控安全形势,坚决打赢安全防范这场...

    时间:09-27
  • 砥砺奋进 精心呵护好“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

      呼和浩特  发挥统战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呼和浩特统一战线各领域精准发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上各显其能。  建言献策。3年来600余篇社情民意调查报告、政协提案、意见建议等被相关部门采纳。...

    时间:09-27
  • 面向世界,习近平如何讲故事?

      (近观中国·外交篇)面向世界,习近平如何讲故事?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题:面向世界,习近平如何讲故事?  作者 钟三屏  “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  2022年9月开启中...

    时间:09-27
  • 景气下行 台湾半导体产业面临挑战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刘舒凌)通膨、经济增长疲软让全球电子产品终端需求明显降温,台湾半导体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最新迹象是近期订单相对稳定的半导体用硅片(半导体产品广泛使用的基底材料,台湾称为“硅...

    时间:09-27
  • 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信仰的力量  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时间:09-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