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经济新方位)

2022-12-12 08:0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当前我国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融合情况如何,有哪些创新应用?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引领作用,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推动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

  为让小香菇长成大产业,河南省汝阳县靳村乡请来了“智囊团”。“乡里的袋料种香菇技术日渐成熟,自动装袋机、封口机、高温灭菌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户均种植规模由原来年种植3000袋扩大到1万袋。”靳村乡党委书记桑小团说。

  种植规模上来了,传统经营跟不上市场需求咋办?靳村乡又请来有实力、懂经营的服务公司参与香菇运营。“拓销路、创品牌、触网卖全国,现在‘靳水山蔬’农产品品牌初步打响。”桑小团说,优质高效的服务队伍进村入户,带着乡亲们标准化种植、品牌化经营,不少农民变成带货主播,香菇大棚变成直播间。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灿强说,现代农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不仅包括产中环节,还有产前、产后等全流程。随着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相应领域不断细分,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必然需要相关服务业做支撑保障。

  为全面准确反映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实现的价值,国家统计局核算了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在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中,与服务最相关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24.1%。“数据显示,服务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张灿强说。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玉斌说,农业服务是贯穿农业生产全链条,直接完成或协助完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作业的社会化服务。“近年来,农业服务业蓬勃发展,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有人干,适应市场、采用新机具新技术等,成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以培育农业服务业战略性大产业为目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导和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2021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思路目标、方法路径、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各地也陆续出台意见,推动文件精神落实落细、取得实效,为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农业不只是‘一亩三分地’,人才支撑、电商服务等现代要素的注入,正在使农业加速驶入高质高效发展的快车道。”桑小团说,接下来将继续围绕香菇支柱产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采取“公司+合作社+电商+农户”联合经营合作模式,切实把小香菇做成农业大产业,全面加快乡村振兴,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加快培育专业化多元化服务主体,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前不久,河北省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顺利完成2400多亩秋粮收获、冬小麦耕播任务。理事长李西林算起种粮账:“经过测算,合作社今年小麦、玉米粮食平均亩产达到1500公斤,正在申报创建吨半粮田。明年再申请100万元资金贷款,增加几台高端农机,种植、农机都在上保险,提高耕作效率,提升粮食收益。”

  作为带着乡亲们种粮增收的“田保姆”,李西林今年种粮也曾作过难:“当时,秋粮管理资金有了暂时困难,县领导带动农业和金融部门来现场调研,给予针对性帮扶政策。不到一个星期,资金就落实了。”

  魏县是农业大县,今年5月,县里成立了全省首家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加大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心成立以来,已为126家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提供贷款3.3亿元。“接下来,还要引导更多金融保险资源投入农业农村领域,扶持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一县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发展。”魏县县委书记苏雷芳说。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是许多地方农业的真实写照。加快培育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大力开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农业服务,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多数地区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下一步,要围绕深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专业化多元化服务主体。各地区各部门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指导服务,大力培育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服务专业户等多元化服务主体,呈现各尽其能、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初步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2021年,全国农业农村部门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391.4万个,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总数221.5万家,各类服务组织总数104.1万个,服务面积18.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8900多万户。

  抓好能力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据介绍,中央财政通过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支持县级及以上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改善生产经营条件。下一步,还要推动各类主体不断强化经营管理、技术装备、市场开拓等能力建设,进一步发挥各自功能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示范引领,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近日,农业农村部择优遴选确定新一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60个,树立了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鲜活样板。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在前两批158个试点单位的基础上,新增248个试点县(市、区),引领农民合作社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创新服务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把地交给合作社托管,省时省力,轻轻松松就能种好地……”今年秋收,江西省泰和县禾市镇治冈村陈贯洋老人一脸轻松。原来他跟合作社签订了水稻农机作业托管协议,从种到收一条龙作业,在家当起了“甩手田掌柜”。

  “今年与农户签订水稻农机作业合同面积6.1万亩,为县内及周边县40多个乡镇近百个行政村2500多户农户提供机育秧、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全托管’或‘半托管’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路子越走越宽广……”泰和县嘉农惠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青感慨。

  近年来,各地积极引导和鼓励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化服务,有效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机制,探索出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

  据介绍,在各级各部门的引导推动下,农业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作用不断凸显。2021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粮食作物面积达13.5亿亩次,占全国托管服务总面积的72.2%。

  引导各类涉农组织向农业服务业延伸。目前供销社系统、中化农业等农资农化企业围绕农业全产业链,着力打造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综合解决方案,有效破解农业生产主体的共性难题。

  同时,鼓励农资企业、农业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各类涉农组织依托原有的技术、装备、渠道、市场、信息化等优势,采取“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方式,向农业服务业拓展,开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农机作业、线上线下对接等综合农事服务,促进技物结合、技服结合。

  山东省东营市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探索建立的“东蟹西引、稻蟹共生”产业成为东西部协作的一张亮丽名片。东营市河口区委常委刘斌说,当地加强与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对接联系,与酉阳邮政公司开展深度合作,进行统购统销、融合发展。今年,预计总收益3100余万元,村民年收入增长1.6万元,直接惠及农户1054户5268人。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还要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张灿强说,要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提升小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扶持小农户拓展增收空间,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12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以进固稳,中国经济潜力大

      ——行稳致远·二〇二二年终经济观察②本报记者吴秋余王浩谷业凯  冬日的金沙江畔,大坝高耸,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高速运转,滚滚绿电经过特高压直流工程“闪送”华东...

    时间:12-19
  • 以进固稳,中国经济潜力大

      冬日的金沙江畔,大坝高耸,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高速运转,滚滚绿电经过特高压直流工程“闪送”华东。   列车飞驰,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11月23日,第4000列中欧班列...

    时间:12-19
  • 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连日来,全国各地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时间:12-19
  • 九三学社十四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易舒冉)12月18日,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听取并审议九三学...

    时间:12-19
  • “必胜信念更加坚定”(人民论坛)

      在中国,一分钟会发生什么?复兴号列车能行驶5833米,林草种植可达12.7公顷,移动支付完成28.77万次,农村地区新建或改建公路481米……新时代中国的每一瞬间,都在呈现万千变化、书写崭新历...

    时间:12-19
  • 向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朱竞若、王昊男)12月14日,在北京市顺义区光明街道,一场面向基层青年党员的视频宣讲,正通过网络火热开展。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以来,北京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

    时间:12-19
  • 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作深入解读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2023年经...

    时间:12-19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词

    各位代表,同志们:   值此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之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民进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

    时间:12-19
  • 举措惠民生  服务暖民心(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今天早餐咋样?”早晨不到7点半,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晖走进社区老年餐厅,一边刷卡买饭,一边向正在用餐的老人们打招呼。“味道好,还便宜。”几位老人很是...

    时间:12-19
  • 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连日来,全国各地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时间:12-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