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松嫩鹤乡  蒹葭苍苍,鹤舞翩跹(美丽中国·大美湿地③)

2023-02-22 08:4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哈尔滨松花江湿地。
  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扎龙湿地,丹顶鹤成群飞翔。
  徐 慧摄(人民视觉)

以松花江为纽带,哈尔滨形成了“项链式”湿地景观布局。
  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供图

哈尔滨松花江湿地一块滩涂上,江鸥正在歇息。
  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供图

核心阅读

黑龙江现有国际重要湿地12处,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上百处。近年来,当地通过建立长效补水机制、搭建“天地空”一体化监管系统、推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等方式,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湿地保护网络,取得了湿地保护和村民增收的双赢。

阳光洒在冰面上,晶莹闪亮,候鸟穿梭在金黄的芦苇间。沿着松花江和嫩江,湿地密布,这里便是东北松嫩平原草原湿地区,是松嫩鹤乡国家公园候选区的主要所在地。

近年来,黑龙江大力推进湿地生态保护。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建立了12处国际重要湿地、103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75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湿地保护网络。

实施科学补水,建设信息化监管平台

在黑龙江扎龙湿地,鹤群时而自在翩跹,时而助跑起飞。这里是我国最大的淡水芦苇沼泽湿地,吸引了众多野生丹顶鹤繁殖栖息。

但在本世纪初,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湿地曾极度缺水萎缩退化。最严重时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湿地有水面积仅剩130平方公里左右。“2000年,一场荒火导致保护区近半的湿地生态系统出现问题。”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逄世良介绍。那些年,丹顶鹤无家可归,扎龙湿地面临消失的风险。

修复湿地,迫在眉睫。2001年开始,黑龙江省通过中部引嫩工程向扎龙湿地应急补水,开创了我国湿地保护区人工补水的先河。2009年起,黑龙江省每年筹措专项资金400万元,建起扎龙湿地长效补水机制。

泵机轰鸣,闸口奔涌,中引干渠引来汩汩嫩江水,既解了扎龙湿地之渴,也护了鸟类家园,还能防止沙漠化区域扩大,有效调节黑龙江西部干旱风沙区气候。

“地面上,我们对多处水位监测点进行定期监测;天空中,我们与气象部门协同分析卫星遥感、气象数据,动态精准分析湿地水量缺口,因地制宜制订人工补水计划。”逄世良介绍,管理局还在野生丹顶鹤栖息地实施芦苇征租项目,减少收割,保留芦苇,为鹤类及其他鸟类提供巢材和隐蔽场所。截至目前,扎龙湿地累计补水量已超过30亿立方米,湿地面积稳定在17万公顷以上。

为防止违规开发破坏湿地、监控周边面源污染,保护区还建立了“天地空”一体化监管系统,建设网络可视一体化监管平台,监控覆盖保护区总面积的40%以上,最大程度实现人防、技防相统一。

“21万公顷的保护区,在上世纪90年代就靠三四个人骑摩托车巡护。”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保护管护处处长陈坤介绍,现在保护区建立了管理局、保护处、管护中心、管护站(点)四级管理体制,形成以39条巡护路线为基础、40个网格为依托的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

持续退耕还湿,村民得到生态效益补偿

“那时候,哪管它适不适合种地,垦下来就是自己的。”在位于松花江流域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富锦市锦山镇民胜村村民李长吉带着游客走在栈桥上,这里曾有他开垦湿地占得的90亩洼田,而今已重现芦苇荡漾,候鸟翔集。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曾经的过度开垦导致湿地严重萎缩,到2004年,这里围堰密布、泡塘干枯,野生动物难觅,旱涝灾害频仍。“不少在湿地上硬生生围出来的田,位置在滞洪区,地势低,常受涝,破坏了生态,收成又没多少。”当时负责退耕还湿工作的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科长何志贤说。

推围堰、铲断口、疏河道……2005年,富锦市开始退耕还湿,对合规耕地进行置换,令非法耕地强制退出,一次性还湿近万亩。李长吉的部分地块,也被要求“还湿”。“那时心里也不舒服,虽是涝田,多少是块收入。”李长吉回忆。

没想到,两三年后,李长吉等村民就吃上了生态饭。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湿地公园引来珍贵鸟类,也招来游客,李长吉考下导游证,开游船、做保洁,每月收入多了不少。

退耕还湿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民生工程。何志贤介绍,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退耕还湿示范区,通过实施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不少退耕村民还获得了中央财政1000元/亩的补贴。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2.65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完成退耕还湿55.97万亩。

保护珍稀物种,提升湿地保护意识

以松花江为纽带,哈尔滨形成了“项链式”湿地景观布局。“通过实施松花江沿岸水系治理工程、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我们不断提升哈尔滨湿地保护管理水平。”哈尔滨市林草局湿地管理处处长邢广有说,哈尔滨市是“国际湿地城市”,拥有湿地面积19.87万公顷,聚集有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珍稀濒危动物。

“通过疏通湿地与松花江之间的水文联系,水系网络完整通畅;同时实施清淤和开阔水域拓展工程,进行了数十公顷的植被恢复和鸟、鱼类栖息地修复等。”哈尔滨水务投资集团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经营部部长何小虎介绍。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有关部门常态化联合开展“绿盾”“绿卫”等湿地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湿地违法行为,湿地保护率持续提高。哈尔滨市建成了以市级湿地宣教馆为主体、各湿地保护地宣教中心和湿地学校为分支的层级宣教网络,每年的“国际湿地日”“黑龙江湿地日”“哈尔滨湿地节”持续擦亮城市湿地名片,年吸引湿地游客量近100万人次。

走进哈尔滨湿地宣教馆,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仿佛穿梭在碧波绿岛连成的湿地画卷中,沉浸式聆听保护“地球之肾”的重要意义,见证城市变迁的生态篇章。“未来,哈尔滨市将依托现有湿地资源,将湿地科普与高校志愿者工作站、中小学生课堂等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为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积蓄力量。”邢广有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2日 08 版)

  • 相关阅读
  • 十年两会·温暖记忆丨“光明的路,我们越走越宽敞!”

      新华社拉萨2月22日电 题:“光明的路,我们越走越宽敞!”  编者按:2013年起,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0年出席全国两会,50余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面对面听取数百位代表委员发言,留下许多暖心瞬间。今年...

    时间:02-23
  • 牢记群众所想所盼(履职故事)

    连续10年,年年提案,总有一件离不开祁连山:从呼吁加强对祁连山森林、草原、冰川等资源的保护,到建议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综合治理规划,再到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贺颖春一直奔...

    时间:02-23
  • 扶持好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案提要)

    提案人:致公党中央 案由:近年来,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创新型高成长性企业呈现集聚态势,有力推动了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仍存在扶...

    时间:02-23
  •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案提要)

    提案人:民盟中央 案由: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但目前还存在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足、高职人才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 建议:健全...

    时间:02-23
  •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人民政协新实践)

    图①:安徽芜湖市湾沚区芜湖航空产业园,工作人员在飞机制造车间作业。   肖本祥摄(人民视觉)   图②: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联晟新...

    时间:02-23
  • 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思想纵横)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大也有大的难处。”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

    时间:02-23
  • 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深入理...

    时间:02-23
  • 千方百计让乡亲们腰包更鼓(人民时评)

    农民增收既关系民生福祉,也事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有机大米订单纷至沓来,黑龙江绥化市的农民靠着绿色种植,日子越过越...

    时间:02-23
  • 用心用情守护万家灯火(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电视里的杂技演员在高空中走钢丝,我既佩服又好奇。没想到,2011年我加入了高压输电线路检修队伍,和同事们一起维护着约5000公里的输电线路安全。 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是一...

    时间:02-23
  •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评论员观察)

    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不是一日之功,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 京雄高速永定河特大桥主体工程将于今年五一前完工,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宝坻至北...

    时间:02-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