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家门口找到新岗位(乡村新事)

2023-02-24 08: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走进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农户房屋墙壁上,一幅幅乡村山水墙绘惹人注目。正在绘墙的古零镇古零村脱贫户蓝燚话语中透着自豪,“我画了好几户,每月能挣6000元。”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90后蓝燚开始跟着师傅做墙绘。“乡村建设实施以工代赈,给了我们手艺人更多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有墙绘项目时,政府部门会优先推荐我们去做,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稳稳的幸福。”蓝燚说,以工代赈项目不仅增加了他的收入,而且让他真正把墙绘当做职业,增强了深入学习、努力提升的动力。

南宁市政府副秘书长、乡村振兴局局长张清亮介绍,市里将墙绘、乡村公路、电力、农田水利建设等一些乡村建设项目列为以工代赈项目,让农民在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为增强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我们还支持脱贫地区在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中,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提供免费培训,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

武鸣区锣圩镇清凤村脱贫户潘敏业,经过培训后学会了开拖拉机、掌握了混凝土搅拌机技术。去年,他参与了一个“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开搅拌机铺路,两个月务工收入1万元。“现在不少乡村建设项目都在联系我,今年估计会很忙,忙起来日子就好了。”潘敏业底气十足地说,“有技术,好好干,不愁赚不到钱。”

“以工代赈提升了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业增收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内生发展动力。”张清亮介绍,南宁市积极创新乡村建设以工代赈工作机制,从“资金切块”转变为“以奖代补”,提高基层组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的积极性,扩大实施规模;从“吸纳务工”转变为“培训上岗”,提升参与农民的发展能力。去年南宁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61个,带动群众就业增收1709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679人;累计向群众发放劳务报酬1471万元,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获取劳务报酬330万元。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4日 18 版)

  • 相关阅读
  • 人民江山

    (一)  2021年6月29日上午,建党百年之际,北京人民大会堂,“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迎宾大厅内,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气象万千,群山逶迤、江河奔涌,千古江山、风光无限,见证属于人民的高光时...

    时间:02-27
  • 香港创科发展提速换挡驶入快车道(香江在线)

    图①: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园。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图②:市民参与香港天文台举办的开放日活动。   图③:香港会展中...

    时间:02-26
  • 坚持稳步推进  逐步实现改革目标

    近日,一些地方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引发部分群众关注。部分群众对改革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入减少有疑问,对改革后看病就医便利性有顾虑。针对此次改革中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时间:02-26
  • “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而歌唱”(十年两会·温暖记忆)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伊玛堪传习所内,阵阵歌声婉转悠扬。正逢伊玛堪教学日,38岁的刘蕾身着...

    时间:02-26
  • “中国的抗疫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中国3年多来的抗疫防疫历程极不平凡。特别是去年11月以来,中国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

    时间:02-26
  • 进博会国际传播工作研讨会举行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李潇)24日下午,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主办、中国日报社承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传播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出席...

    时间:02-26
  • “强大的项目交付能力体现了中企水平”

    “2022年4月项目投产前,上游巴布油田产生的伴生天然气大部分都被直接燃烧后排放,其中硫化氢等杂质的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阿联酋哈伯善天...

    时间:02-26
  •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5日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将于2月28日至3月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6日 03 版)...

    时间:02-26
  • 调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应是全球优先事项(国际论坛)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构成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对国际和平造成了威胁。联合国安理会有责任开展国际调查,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当地时间2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

    时间:02-26
  • “中国科研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国际科学周刊《自然》增刊《2022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日前指出,中国科研城市在全球排名快速上升,北京在世界领先的科研城市中继续保持首位。“近年来,中国在自然科学尤其是物质科学领域科研...

    时间:02-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