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环境美  产业兴(两会后探落实·关注生态环境治理②)

2023-04-04 08:2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福建建宁县溪口镇,溪流、稻田、屋舍、远山构成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肖开涯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因水而兴的福建建宁县,是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之一。近年来,当地通过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建设亲水工程等举措,推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河道生态得以恢复,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位于福建省西部的建宁县,境内河湖相挽、溪流交错,闽江就从这里发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先古老的水系生态已难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

2020年5月,建宁入选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当地以此为契机,推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对全域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提升,恢复河道生态,改善人居环境,也带动了乡村振兴。

水系治理,保障生产生活

今年春天,家住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的杂交水稻制种户陈金端,种田更方便了。

杨林溪自北向南穿枫元村而过,将村里的田地一分为二。沿河20多亩土地,是陈金端的制种田。4年前刚抽签分到这片地时,陈金端叫苦不迭。“田地就挨着河,一旦大水淹过农田,就是颗粒无收。”陈金端说。

陈金端的苦恼不是个例。建宁几乎村村有河、户户靠水。县水利局总工程师吴光为在水利系统工作多年,每年春天都会带技术人员沿全县主要河道挨个检查。“可基本都是这边修修、那边补补,水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根本解决。”吴光为说。

一边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另一边,在当地不少村子,河道垃圾堆积、泥沙淤塞,与美丽村庄的面貌格格不入。吴光为等人一直期盼着对水系进行一体化治理,恢复河道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2020年5月,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获批,为建宁带来契机。建宁将中央和地方共4.78亿元的资金全部用于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对全县5条主干河道系统梳理、全面勘察后,县水利局牵头制定治理方案,根据方案开展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截污控污等,并建设亲水工程。在杨林溪,经过疏浚的河道畅通了,河流空间形态得到修复,行洪排涝功能明显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3月底,正是制种播种期。陈金端早早将打田机开下了田。“就盼着早日把田翻出来,育好的秧苗就可以移到这片大田啦!”他说。

沿河两岸,田在山水之间。结合水系治理,当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块块田地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

水岸提升,美化人居环境

傍晚时分,杨林溪两岸有不少村民、游客散步,陈金端带着两个小孙子,也在其中。

早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工程建设之初,建宁县便将环境综合提升纳入治理规划——在河道整治基础上配套建设沿河步道,栽种景观树木,并结合不同水系所在地特色,打造水清、河畅、景美的自然景观。

“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只是一个抓手,根本目标还是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建宁县水利局局长胡国兴说。

沿着杨林溪顺流而下,来到溪口镇渠村村。渠村村,村如其名,一条水系绕村而过,家家户户推窗见绿、开门见渠。

村里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粉刷一新的房屋立面、每两户之间增设的垃圾桶,都让这个小村庄的印象分不断提高。

村民陈红明家就在村口。“垃圾不见了、河水干净了,水美景观带建成后,更给村子增添了灵气。”陈红明说。

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基础上,建宁通过实施以村庄清洁、水体清澈、空气清新、提升风貌、提升品质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双提”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在实施过程中,由县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统筹住建、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推动资金向村一级倾斜。

陈红明的庭院里,就地取材的青砖砌成镂空的围墙,绿树、花卉装点着院子,别具美感。

“更重要的是观念和习惯的转变。”渠村村党支部书记万宝雄说,“以往一些人垃圾随手扔,现在看到这么美的风景,再也不会乱扔了,都知道爱护环境。”

村庄干净了、变美了,村民精气神也有改变。渠村村沿河修建的广场,陈红明常去散步。“现在没事就去河边散散步,在广场上健健身,到农家书屋读读书,生活美满、精神富足。”陈红明说。

人水和谐,乡村产业兴旺

竹林幽深,踏着石板路来到一处农家乐。中午时分,炊烟升腾。柴火灶的氤氲香气中,老板林华笑着迎接客人:“水带来了人气,谁能想到原先的‘石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紧挨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濉溪镇高峰村是个搬迁村。“要产业没产业,要文化没文化。要发展,还得瞄准这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高峰村党支部书记林长礼说,“过去,村子的好山好水只能看,没法亲近。”

依托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高峰村疏通后的河道,一直连通至泰宁大金湖。河道两侧,沿河护岸、步道、景观带依次铺就,栈道、木桥、庭廊立于水上。

一条水系,连通了沿岸好生态,也通向了村民的幸福生活。借助生态水系,高峰村引进旅游业态,游客看山、玩水、赏荷、漂流……村民也吃起了生态饭——种莲子、栽果树,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做护漂工、开民宿、办农家乐……

林华的农家乐位置不算好找,却周周都有预定。厨房灶台上摆着山上种的菜、小溪里的鱼。洗菜、烧火、端茶……林华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客人来村里,看中的就是这方好生态。”林华说,“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五六十桌客人。不光是我家,村里5家农家乐,节假日几乎天天爆满。”

“原先不知名的高峰村,如今成了建宁人最爱去的地方之一。”林长礼感慨。

同样热闹的还有枫元村。3月底,村里还有桃花盛放。这片广袤田野,因水有了人气——春有桃花夏有荷,秋有稻田冬有梅,四季美景灵动。河边一列观光小火车旁,游客正排队上车。坐在火车上,耳畔流水潺潺,尽享田园风光。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4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夫妻村医共坚守 服务乡邻十九年(点赞新时代)

    春天的华北平原,夜里有时仍带微冷。凌晨2时40分,田野里静得只听到风声。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中未城村村医翟大龙接到患者的电话,赶紧套上衣服,出诊去了。等回来时,已经是早上6点多。他跺着...

    时间:04-06
  •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人民论坛)

    1938年,一位年仅17岁的女青年带着5块钱,耗时两个多月走了1000多公里路,从北京来到陕北。她的内心深受触动:“夏日的傍晚,马轻快地奔驰着,我感觉这一切是那么新奇而又神秘啊!”闪耀真理...

    时间:04-06
  • 第六届进博会在巴拿马举办推介会

    据新华社巴拿马城4月4日电 (记者苏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4日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举办推介会。巴拿马企业和商会代表以及部分驻巴中资企业代表参会。 巴拿马投资贸易促进局局长卡门...

    时间:04-06
  • 中柬“金龙—2023”联演圆满落幕

    本报金边4月5日电 (记者章念生、刘慧、赵益普)中柬“金龙—2023”联合演习5日在柬埔寨磅清扬省宗列立山宪兵综合训练基地圆满落幕。柬埔寨副首相兼国防大臣迪班、王家军总司令翁比塞上将,...

    时间:04-06
  • 施仁心仁术,见大爱真情(大使随笔)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来,中国累计向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一批批中国医护人员身披白甲、接棒相传,施仁...

    时间:04-06
  • 中企助力塞尔维亚完善交通网络

    日前,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段(见图。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供图)通车仪式在塞首都贝尔格莱德举...

    时间:04-06
  • 援外医疗谱写大爱之歌(和音)

    60年来,一批批中国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铸就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中国白衣天使,我一直都...

    时间:04-06
  • 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二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期间,来自中国的多家民间组织在日内瓦举行边会,向世界介绍中国人权发展成就。围绕“中国的人权理念与实践”“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女性赋能”...

    时间:04-06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时间:04-06
  • 以全国统一大市场释放发展新活力(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全...

    时间:04-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