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人的变化最可喜

2023-05-22 06:23:03

来源:人民日报

  今日毕节,处处呈现新气象:水电路都通了,“麻窝寨”变二层小楼了,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了,手工黄粑变成“网红”商品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落户了,乌江的水更清了,百姓的口袋更鼓了……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后,900多万毕节人民意气风发踏上新的征程。

  最大的变化是人的变化,最可喜的变化也是人的变化。眼界宽了,心气高了,信心足了,最重要的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了,并且自觉落实到行动上。

  化屋村“七仙女”导游队的苗族姑娘何兰,能唱能跳,在社交媒体上开设了短视频账号,她说,能唱能跳还不够,要会用互联网,“让外界了解我们苗寨”;

  七星关区朱昌镇的村民邱会云,已经熟悉掌握大棚蔬菜种植技能,她说,同样是种地,“有没有技术,就是不一样”;

  黔西市锦绣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清龙说,现在做基层工作要学会走网上群众路线,利用好智慧社区平台;

  毕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顾韬说,做梦都希望招来大项目,但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有污染的项目,即使再挣钱也一概不能要”;

  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质检部经理蒙晓云说,以前在外地打工,没想到自己如今成了企业中层,“现在毕节的发展机会也很多,不一定都要‘东南飞’”;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李文武说,以前都是别人帮我,我要好好学一门技术,将来也要帮更多的人……

  精气神很重要。依靠这种精气神,毕节历史性地战胜了贫困。踏上新征程,依然需要这样的精气神。

  说到毕节、贵州,不能不说到长征,不能不谈到长征精神。当年长征时,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强调,“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采访中,当地干部不止一次讲起长征故事。对毕节来说,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就是一场新的长征。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拿出当年红军强渡乌江那股劲儿,毕节一定能够续写新的长征故事,一定能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 相关阅读
  • 坚持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和音)

    中国和中亚国家以守望相助为出发点,在涉及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核心问题上坚定给予彼此明确、有力支持;以共同发展为落脚点,携手打造深度互补、高度互赢的合作模式;以普遍安全为着力点,...

    时间:05-22
  • 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开展合作

    维夏之月,百卉俱开。在习近平主席亲自主持下,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份双...

    时间:05-22
  • 综合施策治理耕地盐碱化(延伸阅读)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治耕地土壤盐碱化综合措施不断优化,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我国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并同步谋划推进盐碱地普查...

    时间:05-22
  • 盐碱地里造出新粮仓(一线调研)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5月15日拍摄的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

    时间:05-22
  • 用心守护这片海(美丽中国·小城看生态①)

    图①:霞浦县三沙镇海域(摄于2022年10月)。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图②:霞浦县三沙镇民宿。   霞浦县人民政府供图 ...

    时间:05-22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救灾救助能力(金台视线·关注防灾减灾(下))

    卢 哲制图(新华社发) 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然灾害管理体系不断优化,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增强,救灾救助能力...

    时间:05-22
  • 人的变化最可喜(记者手记)

    今日毕节,处处呈现新气象:水电路都通了,“麻窝寨”变二层小楼了,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了,手工黄粑变成“网红”商品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落户了,乌江的水更清了,百...

    时间:05-22
  • 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毕节乌江源百里画廊。   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工人在毕节一家计算机生产企业产线上组装产品。 ...

    时间:05-22
  • “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活动开幕

    本报福州5月21日电 (记者王珂、付文)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主会场活动在福建省福州...

    时间:05-22
  • 互联网公益峰会举行

    本报武汉5月21日电 (记者范昊天)公益组织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数据上云,对雪豹进行追踪和守护;虚拟现实、微痕捕捉技术被用于还原古迹三维图像;基于大数据、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不少失散...

    时间:05-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