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坚持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

2023-05-22 06:24:31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和中亚国家以守望相助为出发点,在涉及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核心问题上坚定给予彼此明确、有力支持;以共同发展为落脚点,携手打造深度互补、高度互赢的合作模式;以普遍安全为着力点,共同应对传统与非传统领域的新挑战;以世代友好为根本点,积极建立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四个坚持”不仅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是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为深化中国—中亚关系提供了新动力。《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宣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继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后,中国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两国也宣布在双边层面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命运共同体在中亚的全覆盖。这是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在地区多边和双边层面全落地,为中国—中亚关系提质升级、合作换挡提速提供了战略引领,进一步彰显了六国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开展合作的意志和决心。中亚国家元首在发言中表示:“我们支持尊敬的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包括同周边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倡议,这将为我们的友谊和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以守望相助为出发点,在涉及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核心问题上坚定给予彼此明确、有力支持。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未来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中方都将继续坚定支持中亚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各国维护本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定支持各国追求民族振兴和团结自强,坚定支持各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中亚国家充分肯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申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各方反对以任何形式和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本届峰会的成功举行再次证明,相互支持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的鲜明底色和政治保障,双方致力于携手建设一个守望相助、团结互信的共同体。

  以共同发展为落脚点,携手打造深度互补、高度互赢的合作模式。中国同中亚五国都处于国家建设的关键阶段,是民族振兴的同路人。中国诚挚欢迎中亚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持续提升经贸、能源、交通等领域合作水平,培育金融、绿色低碳、减贫、医疗卫生、数字创新等新增长点。各方高度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引领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将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新起点,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中亚五国倡议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

  以普遍安全为着力点,共同应对传统与非传统领域的新挑战。中国同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诉求和利益汇合点。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就深化中国—中亚合作提出的“八点建议”中就包括“维护地区和平”,“共同应对安全威胁”等内容写入《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方将同中亚国家共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坚决反对外部势力破坏中亚国家合法政权、策动新一轮“颜色革命”,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零容忍,合力打击毒品走私、跨国有组织犯罪,加强生物安全、网络安全和应急救灾合作,继续帮助阿富汗人民维护安全稳定、实现和平重建,破解地区安全困境,携手建设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

  以世代友好为根本点,积极建立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中国同中亚国家都拥有灿烂的文明,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在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书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绚丽篇章。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同中亚国家加强文明对话的一系列举措,正是落实全球文明倡议,践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的生动实践,有助于筑牢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世代友好的基石,携手建设一个相知相亲、同心同德的共同体。

  力生于团结,事成于和睦。中国和中亚国家将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为指引,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坚定信心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来源:人民日报)

  • 相关阅读
  • 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开展合作

    维夏之月,百卉俱开。在习近平主席亲自主持下,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份双...

    时间:05-22
  • 综合施策治理耕地盐碱化(延伸阅读)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治耕地土壤盐碱化综合措施不断优化,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我国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并同步谋划推进盐碱地普查...

    时间:05-22
  • 盐碱地里造出新粮仓(一线调研)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5月15日拍摄的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

    时间:05-22
  • 用心守护这片海(美丽中国·小城看生态①)

    图①:霞浦县三沙镇海域(摄于2022年10月)。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图②:霞浦县三沙镇民宿。   霞浦县人民政府供图 ...

    时间:05-22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救灾救助能力(金台视线·关注防灾减灾(下))

    卢 哲制图(新华社发) 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然灾害管理体系不断优化,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增强,救灾救助能力...

    时间:05-22
  • 人的变化最可喜(记者手记)

    今日毕节,处处呈现新气象:水电路都通了,“麻窝寨”变二层小楼了,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了,手工黄粑变成“网红”商品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落户了,乌江的水更清了,百...

    时间:05-22
  • 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毕节乌江源百里画廊。   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工人在毕节一家计算机生产企业产线上组装产品。 ...

    时间:05-22
  • “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活动开幕

    本报福州5月21日电 (记者王珂、付文)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主会场活动在福建省福州...

    时间:05-22
  • 互联网公益峰会举行

    本报武汉5月21日电 (记者范昊天)公益组织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数据上云,对雪豹进行追踪和守护;虚拟现实、微痕捕捉技术被用于还原古迹三维图像;基于大数据、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不少失散...

    时间:05-22
  • 智能科技,改变生产生活

    核心阅读 以“智行天下 能动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于5月18日—21日在天津举办。大会智能科技展设置了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10个主题展示区和5G、智能网联车2个智能体验区,...

    时间:05-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