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铮铮誓言,用生命践行

2023-05-24 08:2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还念叨着他定下的一条条规矩;带过的“学生”,忘不了他曾经的劝导和鼓励;放不下思念的家人,总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可他却永远离去了。

2022年5月22日,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原党委书记、所长陈旭在授课中突发急病,经抢救无效,于6月1日去世,享年50岁。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陈所长个头有一米八几,向来都是站着讲课,只有那天坐着。我们以为他只是因为感冒不舒服……”回忆起那天,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何凤仪红了眼眶。

2022年5月22日下午,海南省司法厅警衔晋升培训班上,陈旭如往常一样,抱着厚厚一摞讲义走上讲台。“前几天感冒了,今天身体不太舒服,只能坐着讲课了。”陈旭说。过了一会儿,陈旭愈发感觉身体不舒服,赶忙让同事联系家人,随即晕倒在椅子上。现场有医护工作经验的学员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拨打120送医。几个小时的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挽回陈旭的生命。

“总说等他忙完了,再多陪陪我们……”妻子孙官梅泪如雨下。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陈旭身先士卒,大年初三就带着一批民警进驻管理区封闭执勤,连续奋战76天。他先后3次进驻监管区,出现皮肤过敏、面部红肿等情况,却未回家休息一天。“我说住院治疗一下吧,他总说等忙完了再说,可他哪有忙完的时候呢?”孙官梅说。

从警29年来,陈旭很少休公休假。陈旭的母亲曾有抱怨:“怎么一到年节假日你就值班,一要隔离监管你就申请!”

陈旭搬出母子俩共同的身份来说服母亲:“您也是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我们在宣誓的时候不是都承诺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这句铮铮誓言,我哥用生命去践行了。”同为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陈旭的三弟陈昕泣不成声。

“从精神上救助我们,教会我们怎么做人”

2004年,时任海南省劳教局副局长的陈旭被委以重任,牵头组建海南戒毒救助中心。陈旭亲自授课,每一个进入救助中心的戒毒人员,都成了陈旭的“学生”。

“陈老师从精神上救助我们,教会我们怎么做人。”海南戒毒救助中心2006年第二期学员阿科(化名),现在是琼海一家物业公司的主管,事业、家庭都走上了正轨。

同样“毕业”于海南戒毒救助中心的阿民(化名),桌上放着10多本在陈旭课上做的笔记。“戒除毒瘾,学好手艺,自立自强、远离损友……”虽然字迹歪歪扭扭,但阿民记得认真,“是念想,也是人生的财富。”

2005年,在海南戒毒救助中心举办的“同舟共济”主题团体辅导活动课上,指导老师要求各小组用报纸叠成“小舟”,尽可能多地载着组员脱离“苦海”。

“小舟”越叠越小,最后只容得下一双成人的脚。作为小组助教,陈旭申请担当基座。很快,学员们有的抱住他的臂膀,有的吊在他的腰间,有的踩上他的脚背。无处容身的学员阿华(化名)看向陈旭,对上的是他坚定的眼神:“骑到我的肩膀上来。”

在陈旭的肩上,阿华泪流满面。那天,阿华在记事本上写道:“我热爱我年轻的生命,我相信我有光明的未来。”

自2005年起,陈旭连续组织19期戒毒班,让1100余名戒毒人员有效戒断毒品;累计开展20多个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为2000余名戒毒人员铺平回归社会的路;先后参与了141场次义务禁毒宣讲,为群众传授防毒拒毒知识。

“不是在工作,就是在看书、备课、写文章”

走进陈旭生前的办公室,一沓沓教案摆在案头,遒劲的笔迹力透纸背。“每次走进所长办公室,他不是在工作,就是在看书、备课、写文章。”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二级高级警长周慧说。

十年如一日,陈旭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笔耕不辍。

在组建海南戒毒救助中心时,陈旭牵头探索标本兼治的戒毒救治方法,创立了一支教研团队,用不到半年的时间起草了长达70万字的教材,研究开创出一套集医疗戒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心理矫治、职业技能培训、后续照管为一体的矫治模式。这一模式后来被命名为“海南戒毒模式”,为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模式奠定了基础。

2022年,海南省委政法委、省禁毒办、省司法厅联合对14076名受教人员回访,结果显示,出所3年以上人员戒断率为90.17%。

2017年以来,陈旭还结合工作实际和新形势新任务,在相关杂志发表了110余篇理论文章。

铁血铸忠诚,榜样耀警徽。陈旭离世后,海南省委追授其“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省委、省政府为其追记个人一等功。近日,人社部、司法部追授陈旭同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追忆陈旭,同事王成学含泪写下这样一首词:“三尺讲台魂归处,精神似月如珠。鞠躬尽瘁好公仆。吾辈承遗愿,励志谱新途。”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4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村美业兴奔头足(追着花儿看新疆)

    5月,行走在新疆大地,目光所及皆是生机。在伊犁河谷,薰衣草返青,乡亲们静待紫色花海开出增收致富之“花”;在和田,沙漠玫瑰顶着骄阳,助力当地农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塔城,朵朵顶...

    时间:05-26
  • 把握好潜绩和显绩的关系(人民论坛)

    八百里太行万仞壁立、千峰如削,一渠清水穿山而来。上世纪60年代,为解决困扰千年的干旱问题,河南安阳林县数万人民,用近10年时间,在太行山腰生生凿出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定名...

    时间:05-26
  • 铸牢忠诚警魂  践行为民宗旨(权威发布)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离不开全国公安民警的辛勤付出和牺牲奉献。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涌现...

    时间:05-26
  •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水利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绘就了新时代治水兴水新画卷。 ...

    时间:05-26
  • 罗达瓦一家,拥抱新生活(一线调研)

    罗达瓦的新家。   本报记者徐驭尧摄 罗达瓦在新家院门口晒太阳。   本报记者徐驭尧摄 ...

    时间:05-26
  • 首届中东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论坛举行

    本报迪拜5月25日电 (记者张志文)首届中东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论坛25日在阿联酋迪拜举行。中国驻迪拜总领事李旭航、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秘书长宋为等出席。 《 人民日报 》( 2023...

    时间:05-26
  • 中共代表团访问哥伦比亚

    新华社波哥大5月23日电 (记者周盛平)应人文哥伦比亚党邀请,中联部副部长李明祥率中共代表团于5月21日至23日访问哥伦比亚,会见众议长拉塞罗、人文哥伦比亚党总书记因卡皮耶、共产党主席凯...

    时间:05-26
  • 第六届进博会推介会在荷兰举行

    本报布鲁塞尔5月25日电 (记者牛瑞飞)阿姆斯特丹消息: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推介会24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中荷两国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出席。 中国驻荷兰...

    时间:05-26
  • 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持续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进一步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5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中关村论坛致...

    时间:05-26
  • 共建“一带一路”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国际论坛·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

    编者按: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本报“国...

    时间:05-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