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多措并举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解读)

2023-05-25 08:2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保有量相对较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实用车型供给不足、销售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对《意见》进行解读时表示。

化解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瓶颈问题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310万辆,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

2020年7月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连续三年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引导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下沉。数据显示,2020年下半年、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0%、169%、87%,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

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瓶颈问题,《意见》从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强化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宣传服务管理等3个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举措,通过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从供给端看,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孟玮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政策措施,引导有关方面抢抓机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开放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多措并举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抓紧补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当前,我国已建成包括521万台充电桩在内的,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孟玮同时表示,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仍是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一大制约瓶颈,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已成为制约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堵点”“痛点”。

“我们将通过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逐步破解这一难题。”孟玮介绍了相关举措——

在建设环节,重点在公共充电设施与社区充电设施上发力。优先在县乡企事业单位、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场站)、公路沿线服务区(站)等场所配置公共充电设施,并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延伸。同时,加快推进农村既有居住社区因地制宜开展充电设施建设条件改造,落实新建居住社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持续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共享。

在运营环节,重点是加大充电网络建设运营支持力度。利用地方专项债券等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增强农村电网支撑保障能力。2030年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对电网企业相关配电网建设放宽投资效率约束,全额纳入输配电价回收。推广智能有序充电等新模式,加快形成行业统一标准。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专项支持政策。

在维护环节,重点是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体验。完善充电设施运维体系,提升设施可用率和故障处理能力。针对节假日返乡期间充电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对充电需求集中的时段地段做好预研预判和服务保障。

“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切实抓好文件落实,抓紧补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打消在农村地区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后顾之忧。”孟玮说。

支持满足农村地区购买使用需求

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在购买使用方面,《意见》也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在产品供应上,考虑到农村地区出行场景与城市有一定差别,鼓励企业针对农村地区消费者特点,开发更多经济实用、适销对路的车型,特别是载货微面、微卡、轻卡等部分商用产品。《意见》还提出,健全新能源二手车评估体系,对新能源二手车加强检查和整修,鼓励企业面向农村地区市场提供优质新能源二手车。

在支持政策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户籍居民在户籍所在地县域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消费券等支持。鼓励有关车企和有条件的地方,对淘汰低速电动车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以旧换新奖励。

在推广应用上,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县乡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应用,鼓励有条件地方加大对公交、道路客运、出租汽车、执法、环卫、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支持力度。

在销售服务上,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下沉销售服务网络,引导加快建设联合营业网点、建立配套售后服务体系;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农村地区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保技术人员,把促进就近就地就业与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更好结合起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需求。

在安全监管上,提升新能源汽车及电池质量安全水平,严格配套供电、集中充电场所安全条件,定期对存量充电桩进行隐患排查。引导农村居民安装使用独立充电桩,提升用电安全水平。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5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一朵云”上教与学(大数据观察)

    图①:青铜峡市第三小学、同乐小学在智慧课堂上同步教学。 图②:固原市彭阳县第四小学学生操作智慧平板进行学习。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刘峰摄 ...

    时间:05-27
  •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

    时间:05-27
  • 新时代做好城市工作的科学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近期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城市工...

    时间:05-27
  • 攻克关键技术 增强能源供给

    石油藏在仅有头发丝直径1/270大小的岩层缝隙里,还能被找到并被开采出来吗? 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这样的页岩油不仅被开采出来,而且多口油井实现高产,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目前...

    时间:05-27
  • 前4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6.6%

    本报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罗珊珊)日前,记者从商务部获悉:2023年1—4月,我国对外投资持续增长,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89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折合4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

    时间:05-27
  • 投资北京全球峰会举办

    本报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王昊男)作为2023中关村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北京市政府主办的“投资北京全球峰会”,26日下午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在峰会现场,39个重...

    时间:05-27
  • 10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

    本报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王昊男、潘俊强)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人体细胞化学重编程体系……25日晚,在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10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

    时间:05-27
  • 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中心平台建成

    图为渤中19—6凝析气田中心平台。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本报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冉永平、丁怡婷)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26日,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

    时间:05-27
  • 2023数博会在贵阳开幕

    本报贵阳5月26日电 (记者黄娴)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26日在贵州贵阳开幕。本届数博会以“数实相融 算启未来”为主题,会期为26日至28日,共吸引328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据悉,会议...

    时间:05-27
  • 未来之城拔地而起(经济新方位)

    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