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携手促进科技创新 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2023-05-27 10:2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5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中关村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在与会嘉宾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对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的高度重视,展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同世界各国共享创新发展成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合作共享破解发展难题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是大势所趋。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强调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国际科学理事会主席彼得·格卢克曼表示,当前,气候变化对粮食和水安全、人类健康以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国家之间以及公共和私营部门间的合作至关重要。“新技术风起云涌,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有望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前提是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促进知识和技术共享。我们应为世界人民搭建沟通桥梁,让科学造福全球。”

远程参会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表示,当前,世界范围内有很多迫切需求,借助创新,我们能够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展望人类的共同未来,我们需要创新与合作,以作出更好的应对。

“创新应是惠及全球的。具有全球参与性的科技创新更具实操性,各国人才充分交流也会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主席赛义夫·拉曼说,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有助于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为全球科学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开放合作促进科技创新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只有开放合作,科技创新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目前,中国已经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6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中国不断加大科技对外开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何塞·维埃拉表示,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特别是在多边合作中为全球工程创新作出杰出贡献。“期待中国继续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强化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中国的持续贡献将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开放、成果更加丰硕,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也将进一步受益。”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为世界知识产权市场作出重要贡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来自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期待今后与中关村论坛这一培养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平台继续密切合作。

赛义夫·拉曼表示,中国不断探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深化国际合作,正日益融入全球创新格局,中国的发展成为全球创新重要的引擎和动力。希望中国继续扩大开放,让全球人才参与到中国的开放合作创新之中。

“中国在科学领域积极营造更加开放的环境,为推动人类科技进步作出的一切努力都应被鼓励。”芬兰商会执行董事吴兰表示,今年中关村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清洁能源和数字治理,芬兰等北欧国家已与中国开展相关领域合作。

先行先试奋力走在前列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北京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持续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进一步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在前沿技术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奋力走在前列。

2022年,北京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一。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300多家跨国公司在中关村设立了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自2007年创办以来,中关村论坛已成为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科技创新的实践、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窗口,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习近平主席非常重视创新过程中的高端人才培养工作。”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主席丹尼斯·西蒙表示,中国近年来为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中国在研发投入、人才培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效支撑了科技创新。“希望中国继续向全球人才敞开大门,共同促进全球创新发展。”

“中国这片创新沃土为西门子的前沿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落地场景,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迈向世界创新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海滨表示,中关村论坛为世界搭建了一个创新开放、价值共创、成果共享的合作舞台,不仅彰显出中国对促进全球开放创新与交流合作的坚定承诺,更让世界看到中国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孕育的巨大潜力。

法国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具有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及多样化的制度创新优势,吸引了赛诺菲等外国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赛诺菲北京生产基地发展迅速,已成为其在亚太地区最大的胰岛素生产基地,为中国和全球市场带来丰富的创新成果。

“中国科技园区的活力受到高度重视,欢迎中国科技园区积极参与国际论坛等活动。”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首席执行官艾巴·伦德表示,面对共同挑战,只有携手合作,才能让科技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7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吸引2500个项目参赛

    本报北京电 (记者贺 勇)作为中关村论坛的赛事板块和对外交流的高水平国际前沿科技竞技平台,2023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吸引了海内外2500余个创新项目报名参加,参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

    时间:05-31
  • “我们真切感受到河北乡村的发展和变化”

    图为两岸媒体人在河北曲阳定瓷博物馆体验陶瓷拉坯工艺。 5月22日至27日,“太行山上话乡村振兴”两岸媒体豫冀行联合采访活动走进河北省,30余名来自两岸...

    时间:05-31
  • 财政部下达水利救灾资金7.28亿元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曲哲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财政部日前会同水利部迅速行动,统筹考虑各地水利工程水毁损失、白蚁等害堤动物对水利工程造成的灾损情况,以及各地安...

    时间:05-31
  • 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有了参考指南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丁怡婷)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发布了《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针对城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在通用性改造、入...

    时间:05-31
  • 完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机制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魏哲哲)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日前共同向社会公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十大司法救助典型案例,让全社会关心关爱因受到不法...

    时间:05-31
  • 制止餐饮浪费,需要久久为功

    在一所高校食堂的自助餐厅,记者看到一些学生的餐盘里剩下米饭、馒头、花卷等主食。“取餐时候也知道要‘多次少取’,但自助餐种类多,每种都取一点,最后还是吃不了,只能把主食剩下了。”一...

    时间:05-31
  •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人民论坛)

    “百姓富起来最重要!”上个世纪80年代,时任山东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带领群众集中力量办了三件事:一是推进蔬菜产业化,二是开发寿北盐碱滩,三是为工业翻身打基础。正是这三件事,让寿光人...

    时间:05-31
  • 外企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较高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罗珊珊)中国贸促会对26个省份的600余家外资企业进行调研访问,日前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时间:05-31
  • 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初夏,杨梅缀青枝。 在湖南株洲茶陵县枣市镇东岭村,邱胜军经营着一处家庭农场。300亩的杨梅林今年迎来丰收,产量超...

    时间:05-31
  • 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加强...

    时间:05-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