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权威发布)

2023-05-27 10:2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家水网是国家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系统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5月26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国家水网建设提速,今年以来15项水网工程开工

“《规划纲要》对推动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建设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国家水网主骨架由主网及区域网组成。其中主网是以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为基础,以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为输水大动脉,以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重要调蓄结点形成的流域区域防洪、供水工程体系。未来根据国家长远发展战略需要,逐步扩大主网延伸覆盖范围,与区域网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水网。

二是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充分发挥长江、黄河等国家重要江河干流行洪、输水、生态等综合功能,加快完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三是建设骨干输排水通道。合理布局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江河防洪治理骨干工程,形成南北、东西纵横交错的骨干输排水通道。

国家水网目前建设进展和成效如何?还将实施哪些重大项目?

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介绍,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快推进国家水网规划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国家水网建设进一步提速,引江济淮二期、引汉济渭二期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快建设,西藏拉萨旁多引水、福建金门供水水源保障等15项水网工程开工建设,云南滇中引水二期、河北雄安干渠、甘肃白龙江引水等一批水网骨干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国家水网格局进一步完善。”王道席说。

加快建设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国家水网工程布局

建设国家水网的目标是“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李国英说:“这24个字系统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水网,怎样建设国家水网的问题。”

系统完备,是要综合考虑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与综合利用、水生态系统保护等综合功能,构建互联互通、丰枯调剂、有序循环的综合性系统性水流网络。

安全可靠,是水网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显著提升,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幅度提高,能够有效应对特大洪涝、特大干旱这种灾害以及突发水事件。

集约高效,是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效益要充分发挥,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要大幅提升,人口、经济、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绿色智能,是要实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水生态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国家水网调度运行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循环通畅,是国家骨干网及省市县水网实现互联互通,泄洪、排水、输水和循环利用能力要最大程度提升。

调控有序,是水资源调配能力要进一步提升,实现国家骨干网与省市县水网联合调度,有序调蓄河道径流,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国家水网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方面将聚焦哪些重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要优化国家水网工程布局,根据我国自然地理格局、江河流域水系分布、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以及河湖水系连通情况,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要完善国家水网工程结构,统筹国家水网工程功能,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流域整体,兴利除害相结合,加强水网统一调度和水工程联合调度,全面发挥国家水网行蓄洪水、排水输沙、供水灌溉、内河航运、水力发电、维护生态等多种功能。要促进国家水网工程系统集成,加强水网数字化建设,完善水网监测体系,提升调度智能化水平,实现物理水网和数字水网深度交互融合。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灌区工程是发展农业灌溉、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水网建设在夯实农田灌溉基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累计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60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近3亿亩,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9.37亿亩增加到10.44亿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约600亿斤。《规划纲要》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进行了统筹谋划。”

优化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促进水资源在时间层面以丰补枯、跨期平衡,在空间层面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有效增加农业灌溉水量和面积,切实提升灌溉水源保障程度,促进地尽其力、水尽其用。

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目前全国已建大中型灌区7330座,“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开展120多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约8800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约70亿立方米。

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结合国家骨干网水源工程和输配水工程,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使更多的农田从“望天收”转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优化水资源配置,修复保护河湖生态,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李国英说:“我们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核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地下,加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李国英介绍,在推进国家水网建设中,将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全面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建立全国河湖健康档案,“一河一策”滚动编制修复保护方案。加快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水源涵养,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补给区,严格实施生态保护和系统修复,提升水源涵养功能,维护河湖健康。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7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吸引2500个项目参赛

    本报北京电 (记者贺 勇)作为中关村论坛的赛事板块和对外交流的高水平国际前沿科技竞技平台,2023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吸引了海内外2500余个创新项目报名参加,参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

    时间:05-31
  • “我们真切感受到河北乡村的发展和变化”

    图为两岸媒体人在河北曲阳定瓷博物馆体验陶瓷拉坯工艺。 5月22日至27日,“太行山上话乡村振兴”两岸媒体豫冀行联合采访活动走进河北省,30余名来自两岸...

    时间:05-31
  • 财政部下达水利救灾资金7.28亿元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曲哲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财政部日前会同水利部迅速行动,统筹考虑各地水利工程水毁损失、白蚁等害堤动物对水利工程造成的灾损情况,以及各地安...

    时间:05-31
  • 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有了参考指南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丁怡婷)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发布了《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针对城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在通用性改造、入...

    时间:05-31
  • 完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机制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魏哲哲)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日前共同向社会公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十大司法救助典型案例,让全社会关心关爱因受到不法...

    时间:05-31
  • 制止餐饮浪费,需要久久为功

    在一所高校食堂的自助餐厅,记者看到一些学生的餐盘里剩下米饭、馒头、花卷等主食。“取餐时候也知道要‘多次少取’,但自助餐种类多,每种都取一点,最后还是吃不了,只能把主食剩下了。”一...

    时间:05-31
  •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人民论坛)

    “百姓富起来最重要!”上个世纪80年代,时任山东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带领群众集中力量办了三件事:一是推进蔬菜产业化,二是开发寿北盐碱滩,三是为工业翻身打基础。正是这三件事,让寿光人...

    时间:05-31
  • 外企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较高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罗珊珊)中国贸促会对26个省份的600余家外资企业进行调研访问,日前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时间:05-31
  • 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初夏,杨梅缀青枝。 在湖南株洲茶陵县枣市镇东岭村,邱胜军经营着一处家庭农场。300亩的杨梅林今年迎来丰收,产量超...

    时间:05-31
  • 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加强...

    时间:05-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