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和音)

2023-05-27 10:2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纵观全球科技发展大势,协同创新、合作创新、开放创新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该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

“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5月25日,习近平主席向2023中关村论坛致贺信,深刻阐明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展现了中国致力于同各国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的坚定信心。

中关村论坛聚焦当下国际科技前沿和全球发展热点议题,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历经10多年发展,中关村论坛已成为中国对外科技交流的一张名片。今年,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齐聚一堂,近200家外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机构参与,近120位顶尖专家将发表演讲。2023中关村论坛以“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为主题,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推进科技开放合作、共享科技创新成果的信心和诚意。

新时代10年,中国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研发人员总量跃居世界首位,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的重要因素。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认为,中国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非凡的科技成就,在很多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先行者。

中国始终是国际科技开放合作的倡导者、维护者、践行者。中国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6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在科技扶贫、科技抗疫、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中国与许多国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务实合作。中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建设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推动成立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实施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联合示范项目等,为全球科技发展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主席赛义夫·拉曼指出,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创新格局,中国的发展成为全球创新重要的引擎和动力。

中国不仅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还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中老铁路开通一年多来客货两旺,为沿线民众带去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区域联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累计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人才,显著提高当地粮食产量;中国向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开放中国空间站,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为人类太空探索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积极与世界共享科技创新成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科技力量。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认为,中国拥有令人瞩目的经验与专长,一直致力于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够通过分享科技成果和成功经验为世界作出独特的贡献。

纵观全球科技发展大势,协同创新、合作创新、开放创新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该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个别国家大搞科技霸凌,强推“脱钩断链”,给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造成威胁。近期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科学理事会全体会员会议上,来自全球的百余位科技人士呼吁,在当今世界局势复杂的背景下,科学界更应携手合作,凝聚共识,推动科技开放、信任、合作,推动人类共同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也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7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吸引2500个项目参赛

    本报北京电 (记者贺 勇)作为中关村论坛的赛事板块和对外交流的高水平国际前沿科技竞技平台,2023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吸引了海内外2500余个创新项目报名参加,参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

    时间:05-31
  • “我们真切感受到河北乡村的发展和变化”

    图为两岸媒体人在河北曲阳定瓷博物馆体验陶瓷拉坯工艺。 5月22日至27日,“太行山上话乡村振兴”两岸媒体豫冀行联合采访活动走进河北省,30余名来自两岸...

    时间:05-31
  • 财政部下达水利救灾资金7.28亿元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曲哲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财政部日前会同水利部迅速行动,统筹考虑各地水利工程水毁损失、白蚁等害堤动物对水利工程造成的灾损情况,以及各地安...

    时间:05-31
  • 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有了参考指南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丁怡婷)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发布了《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针对城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在通用性改造、入...

    时间:05-31
  • 完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机制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魏哲哲)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日前共同向社会公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十大司法救助典型案例,让全社会关心关爱因受到不法...

    时间:05-31
  • 制止餐饮浪费,需要久久为功

    在一所高校食堂的自助餐厅,记者看到一些学生的餐盘里剩下米饭、馒头、花卷等主食。“取餐时候也知道要‘多次少取’,但自助餐种类多,每种都取一点,最后还是吃不了,只能把主食剩下了。”一...

    时间:05-31
  •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人民论坛)

    “百姓富起来最重要!”上个世纪80年代,时任山东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带领群众集中力量办了三件事:一是推进蔬菜产业化,二是开发寿北盐碱滩,三是为工业翻身打基础。正是这三件事,让寿光人...

    时间:05-31
  • 外企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较高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罗珊珊)中国贸促会对26个省份的600余家外资企业进行调研访问,日前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时间:05-31
  • 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初夏,杨梅缀青枝。 在湖南株洲茶陵县枣市镇东岭村,邱胜军经营着一处家庭农场。300亩的杨梅林今年迎来丰收,产量超...

    时间:05-31
  • 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加强...

    时间:05-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