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跨界携手 守护万顷碧波

2023-05-30 14:15:39

来源:光明日报

  跨界携手,守护万顷碧波

  ——青浦吴江嘉善三地探路区域治水一体化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助推治水向区域一体化迈进。记者日前在上海青浦采访时了解到,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跨界协作、团结治水,成效显著:一是探索建立了以“联合河湖长制”为核心的一系列工作制度;二是高质量完成示范区首个跨界河湖联治;三是治水联合不断向治水融合深化。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划分割,一条河的上下游、左右岸在功能定位上不统一,治理标准、治理力度、治理步伐不一致,治理效果难显现,成效难巩固。“围湖养殖”“水系坝断”“水生植物泛滥”等问题较多,涉水违法行为跨省流窜、此消彼长等典型问题难以根治。

  能否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联合治水?青浦、吴江、嘉善三地聚焦难题、同向发力,不断探索实践。从2018年为保障进博会水生态安全,三地开展水葫芦联动治理,到2019年共聘73名交界河(湖)长,初步探索“联合巡河、联合管护、联合监测、联合治理、联合执法”等五个工作机制,再到2020年太湖淀山湖湖长协作机制建立,2021年牵头印发示范区联合河长制55项任务清单,2022年联合编制《示范区联合河(湖)长制工作规范》,进一步推广跨界河湖一体养护模式,2023年联合签订《青昆吴嘉深化联合管护工作协议》等,通过多年努力,三地逐步完善并固化形成了以“五个联合”为核心的“联合河湖长制”。

  一是联合巡河。三地同乘一条船,一同看现场、查问题、找对策。73名交界河长不定期开展区级河长、镇级河长和村级河长等不同层级的联合巡河活动。建立存量问题清单制、增量问题工单制的巡河问题处置流程,实现河湖互巡、问题共商、整改联动。2021年,结合示范区毗邻村区位特点和工作实际,在青浦区金泽镇杨湾村、练塘镇联农村,吴江区黎里镇汾湖湾村,嘉善县姚庄镇横港村、西塘镇钟葫村建成首批5个“联合河长工作站”。2022年,挂牌成立示范区首个青年河湖长工作站。

  二是联合管护。以联合保洁为基础,逐步深化一体化管养新模式。水葫芦联合防控方面,联合制订打捞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上游源头控制,加强定点巡查、打捞及处置,锁定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联合开展“清剿水葫芦·美化水环境”专项行动。一体管养探索方面,确定“四同”原则:即同一个交界河湖,管到边管到底。同一个养护标准,统一资金标准和经费分摊。同一个管养单位,轮流公开招标,聘请专业公司管理和养护。同一把尺子监督考核,从根本上解决各自责任难厘清、保洁养护标准不一等问题。

  三是联合监测。示范区水文站由三级(流域局、市、区三级)三地(青浦、吴江、嘉善)两部门(水务、环保)共同建设管理,涵盖18项水质指标、5项气象指标以及水位、潮位、降水等监测信息,通过共同布点联合监测、数据共享,边界河流的死角盲区被消除。同时加强上下游水文单位协作,参加水文水生态应急监测演练,探索建立符合示范区生态特征的河湖健康评价体系,开展淀山湖蓝藻水华调查、骨干河道底泥监测,编制河湖健康状况“蓝皮书”,共同谋划示范区水生态监测及湖泊蓝藻识别预警课题研究。

  四是联合治理。统一规划、标准和建设步伐,共同推进跨界河湖治理。元荡是长三角示范区“一河三湖”中的核心湖泊,也是示范区重要的沪苏跨界湖泊。2018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启动建设,青浦、吴江两地携手,形成元荡23公里环湖生态贯通岸线方案。

  2020年,示范区首个跨界河湖联合治理项目元荡生态岸线整治启动,133天完成1.2公里生态岸线贯通、105亩退渔还湿、11.3万平方米水生态修复、12万平方米花海主题景观绿化,建成后的元荡青浦段“醉美郊野湾”碧波荡漾、花草繁盛,与吴江段“智慧门户湾”串联成画,成为网红打卡地。2021年,继续向东实施1.9公里。2022年,完成剩余3.1公里岸线,与吴江段岸线连为一体,实现全线贯通。

  五是联合执法。在太湖局“一湖两河”联合巡查机制的基础上,青浦区与省际边界水政执法机构逐步形成“三纵四横”的边界执法网络,四横即青浦、嘉善、吴江、昆山,三纵是区级、镇级、村级,定期联合巡查、案件互通互商,共同打击边界河湖涉水违法行为。2020年建立“河长+警长”机制,2021年拓展为“河长+警长+检察长”机制,形成依法治水更大震慑力。2022年,联合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共建长三角联合生态修复基地暨“最江南”公益诉讼创新实践基地,集公益保护、生态修复、警示教育、普法宣传等功能为一体,打造生态修复的样板区和“两山”实践创新的试验田。

  青浦区水务局局长程光宇介绍:“我们将不断总结区域治水一体化成果经验,坚持以水为脉,推进‘一湖一荡一链’生态治理,进一步开放高品质滨水空间,努力建设‘万顷碧波、百里画廊’文化湖区,让最好的生态资源触手可及,让人民满意。”(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颜维琦)

  • 相关阅读
  • 抓住抢收与晾晒烘干两个关键

      抓住抢收与晾晒烘干两个关键(豫论场)  “农业生产既抓平时,也抓应急,不容有一丝懈怠。统筹规划,加快补齐农业设备、设施短板,我们才能在应对极端天气时更加从容。”  评论员 丁新科  目前,全省多地降雨...

    时间:05-31
  • 河南日报:坚决打好打赢夏收工作攻坚战

      坚决打好打赢夏收工作攻坚战(全力以赴战“三夏”)  抢收种子麦   记者 李运海 祁道鹏  5月30日,天气晴朗。在确山县双河镇邓庄村的一块麦田里,两台收割机正在麦田里穿梭。  田地的承包人白晶说:“这些...

    时间:05-31
  • 美方以参与非法药品生产为由制裁中国实体与个人 中使馆回应

      中新网5月31日电 5月30日,美国财政部以参与跨国销售非法药品生产设备为由,宣布制裁13个中国实体与个人。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就此事回应称,美国一方面口口声声希望中方恢复禁毒合作,一方面又悍然再次制裁中国...

    时间:05-31
  • 一心向钱迷心窍 黄粱美梦终成空

      一心向钱迷心窍 黄粱美梦终成空  重庆市江北区科技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苏留昶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苏留昶,男,1963年1月出生,1981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重庆市巫溪县副县长;江北区...

    时间:05-31
  • 这些“中国制造”助力C919一飞冲天

      重庆、长沙、杭州等多地制造业企业精益求精为大飞机做好配套工作  这些“中国制造”助力C919一飞冲天  阅读提示 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次载客商业飞行,让国人备感自豪。C919一飞冲天的背后,是...

    时间:05-31
  • 习近平复信孟加拉国儿童阿里法·沁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孟加拉国儿童阿里法·沁,鼓励她努力学习、追求梦想,传承好中孟传统友谊。  习近平指出,沁在信中讲述的亲身经历是中孟友好的生动写照。中国和孟加拉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好邻居、好朋...

    时间:05-31
  • 【少年志】习言道|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六一”国际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多次寄语少年儿童,希望他们有梦想、爱学习,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时间:05-31
  • 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吸引2500个项目参赛

    本报北京电 (记者贺 勇)作为中关村论坛的赛事板块和对外交流的高水平国际前沿科技竞技平台,2023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吸引了海内外2500余个创新项目报名参加,参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

    时间:05-31
  • “我们真切感受到河北乡村的发展和变化”

    图为两岸媒体人在河北曲阳定瓷博物馆体验陶瓷拉坯工艺。 5月22日至27日,“太行山上话乡村振兴”两岸媒体豫冀行联合采访活动走进河北省,30余名来自两岸...

    时间:05-31
  • 财政部下达水利救灾资金7.28亿元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曲哲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财政部日前会同水利部迅速行动,统筹考虑各地水利工程水毁损失、白蚁等害堤动物对水利工程造成的灾损情况,以及各地安...

    时间:05-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