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赓续中华文脉 泽被千秋后世

2023-06-07 08:2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北京中轴线北延、燕山脚下,一片大气恢弘的建筑群掩映在青山茂林之中,彰显中华文化神韵。

  6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文明大国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汲取历史智慧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

  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分布在神州大地的东西南北,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又遥相呼应、浑然一体,集中保藏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表达。

  赓续千年文脉,共襄千秋伟业。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彰显泱泱大国气象,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高瞻远瞩、擘画引领——

  打造彰显文化自信、展现时代气度的新标识

  “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饱含深情,让人们深刻感受到总书记传承民族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的坚定决心。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16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的独有特质和独特作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永续。站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也为中国国家版本馆建设指明方向、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要求“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国家版本馆列入其中。

  2021年3月,国家版本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同时落成揭牌。

  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担负着赓续文脉、发展文化的神圣使命,中国国家版本馆主要承担国家版本资源规划协调、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传使用职责。

  “我十分关心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我非常关注、亲自批准的项目,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开馆将近一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实地考察时,强调了建馆初衷。他说,国家版本馆的主要任务就是收藏,要以收藏为主业,加强历史典籍版本的收集,分级分类保护好。同时,要加强对收藏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做好典籍版本收藏工作。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典籍版本,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发出振奋人心的号召——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构筑传承悠久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种子库

  作为文明发展的结晶和文化传承的金种子,版本铭记着中华民族诞生、发展、壮大的演进历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版本的载体千变万化,不论是不可多得的典籍古卷,还是灿若星河的艺术珍品,每一件留存至今的版本,都是中国人的底气和骄傲,彰显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我国历朝历代都把版本保藏传承放在重要位置,从周朝的守藏室到汉代的天禄阁,从唐代的弘文馆到宋代的崇文院,从明代的文渊阁到清代的四库七阁,专藏机构一直承担着培根续脉的文化功能。

  进入新时代,如何进一步保藏好我们民族的版本?如何更好传承这一民族文化根脉?

  中国国家版本馆,正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

  这是着眼未来的深远考量——

  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实现中华文明载体的永久安全保藏,中国国家版本馆应建在何处?

  立足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主旨,在经过多次现场考察后,最终确定中央总馆选址于北京城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燕山脚下的青山绿水间。这里原是一处废弃的采石场,经过生态修复,一片气势恢弘的仿古建筑群依山就势兴建起来。三个分馆也都依山而建,分别位于西安秦岭圭峰山、杭州良渚和广州凤凰山。各馆均设置了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交流区等,规模和条件在版本保藏史上达到新高度,确保中华版本免遭各类灾害损毁。

  建设国家版本馆,是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反映当代文化发展成果的创造性举措,在新时代树立起崭新的文化丰碑。

  这是国风国韵的集中彰显——

  中央总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领衔设计,秉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西安分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领衔设计,体现汉唐雄风;杭州分馆由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团队设计,呈现江南宋韵;广州分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主持设计,展现岭南新韵。

  各馆凸显山水交融、露隐相间、馆园结合的特色,将国家版本馆独特的地理环境、恢弘的建筑设计、雅致的展厅环境和珍贵的精品版本有机结合,以美的风景吸引人、美的建筑打动人、美的版本感染人、美的文化熏陶人。

  “园林景观因地制宜,建筑区域方正雅致,突出典藏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特征和新时代特点。”中央总馆园林景观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朱育帆说,在设计上,国家版本馆力求凸显文化性、传承性、标识性。

  这是版本文化的独特魅力——

  版本是高段位的文化载体,反映和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文明成就,也推动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藏什么”“藏多少”“怎么征”“怎么藏”“怎么展”,成为国家版本馆内容建设的关键。

  国家版本馆建设始终突出版本文化的独特风格,经过多次专家研究论证,确定将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文化符号、文脉信息的十大类版本资源纳入保藏范围,力求构建丰富权威的中华版本资源库。藏品展品遴选时,坚持以文化价值含量为标尺,甄选具备历史价值、思想价值、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版本,以求“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卷帙浩繁,坐拥百城。全国近900家收藏单位、580余家图书出版社、1万余家报刊社以及众多民间藏家,认真开展古籍版本资源调查,积极奉献珍贵版本资源。截至目前,总分馆共入藏2500余万件(册)版本,其中不乏具有传世价值的经典版本。

  中央总馆文华堂南广场,一座石雕巍然矗立,这一印面边长1.6米的石印章,上面镌刻四个大字:“赓续文脉”,向世人宣告着这座崭新文化殿堂的职责使命!

  这是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也是传给后世的文化宝藏。

  以文载道、以文传声——

  塑造展示良好国家形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

  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掩映在山水园林中的文瀚阁典雅庄严,池畔古亭匾额点以“汇流澄鉴”四字,寓意“汇集知识之源,洞悉古今之理”。

  漫步其中,从诠释藏书文化的“文瀚八景”到国家书房内源于宋代天文石刻图的星空穹顶,从呈现中国历代书法绘画经典的文化长廊到洞库拱顶独具东方美学韵味的飞天壁画,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的设计随处可见。

  “绘制天顶时,我们选取了敦煌壁画中最有代表性的飞天形象主题,既承袭悠久灿烂的敦煌文化,又加入现代美学元素,希望呈现给观众一种兼具传统与创新的时代艺术魅力。”洞库飞天壁画主创、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部长娄婕说。

  与空间环境相协调、与展陈主题相呼应,全国知名艺术家和团队精心创作了雕漆屏风、阁亭匾额、敦煌壁画、人物雕塑、苏绣双面绣等各类艺术作品。

  文兴楼序厅内,大型重彩壁画《山河揽胜》气势磅礴。巍峨雄壮的三山五岳在云雾缭绕中绵延千里,象征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这一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程向军创作的总馆建筑群面积最大的公共艺术单品,取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在表达形式上赋予了新时代的特点,彰显了国家版本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出版物版本全部入藏,同时吸纳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和外国精品版本……涵盖十大类版本类型的上万件展品,以中国历史发展与中华文明演进为主线,奠定“1个主题展览+2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格局。同时,设置国家书房和文瀚厅2个精品陈列,北区库房和洞库5个特色库展,打造政治性、思想性、历史性、艺术性相统一的版本展示体系,着力发挥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

  文瀚阁里,“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主题展览,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为基本脉络,荟萃经典著作、手稿手迹、档案资料,全面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光辉历程,重点展示300余个版本《共产党宣言》等珍贵文献和多语种多卷本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引领人们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

  文华堂内,“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2个基本陈列,展示有明抄本《使琉球录》、宋刻本《棠湖诗稿》、宋拓本《西楼苏帖》等古籍善本,通过各类经典版本,引导人们领略中华民族“斯文在兹”的文脉之盛、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伟业。

  文兴楼中,“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等专题展览,分别展示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版本工艺、中国邮票和中国历代货币的发展变迁,从不同角度展现丰富厚重的中华版本文化瑰宝。

  作为国家版本馆的基本库藏和特色存藏展,“版本琳琅——中国当代出版精品与特色版本展”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文学经典版本及手稿和“年连宣”特色版本以及《复兴文库》、“纪录小康工程”等国家重大出版成果。

  中央总馆突出展藏结合,设立“渊溯津澜——《四库全书》文瀚合璧”古籍库展,首次同台展示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四阁部分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设置“汉藏蒙满文经版”特藏展,同台展示汉藏蒙满文大藏经雕版。

  西安、杭州、广州三个分馆也根据各自特色,分别推出“赓续文脉  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版印江南——中国版画版刻版本大展”“互鉴千年  融通未来——海上丝绸之路专题版本展”等独具匠心的展览,与总馆遥相呼应,共同展示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中国国家版本馆将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明、展现盛世气象、融合古今之美、泽被千秋万代的国家级文化殿堂,以版本的独特视角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讴歌民族精神。”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说。

  生动述说过去,有力影响当下,深刻昭示未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高高矗立,在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进文明对话中,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伟力,为世界读懂中国打开又一扇文明之窗。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7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边寨协商会 议事惠民生(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现场)

      刚过晌午,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大水井村的议事长廊就热闹了起来。木结构的廊亭下,村民、村组干部、民警、学校负责人以及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齐聚一堂,边寨协商议事...

    时间:06-09
  • 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本报北京6月8日电 (记者张璁)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司法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薪暖农民工”服务行动的通知》,对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等工作做出部署安排。  通知明确...

    时间:06-09
  • 长三角积极探索共同治水

      本报南京6月8日电 (记者王伟健)从江苏苏州吴江区东太湖流出的太浦河,一路流经苏浙沪3省市15个乡镇,直达上海的黄浦江。太浦河流经之处有个汾湖,是江苏和浙江的省界湖泊,湖水沿着支流...

    时间:06-09
  • 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人民论坛)

      干事创业,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解决“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指出:“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领导干部必须全面增...

    时间:06-09
  • 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

      8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举行8场分论坛,来自各个领域的从业人员和专家学者围绕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数字出版、促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人文湾区、促进文化贸易、...

    时间:06-09
  • “共同创造更加适宜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

    时间:06-09
  • 1至5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1亿元

      本报北京6月8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1至5月份,充分发挥铁路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有效带动作用,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1亿元,...

    时间:06-09
  • “美丽经济”带富乡亲(千万工程 一线探访)

      浙江省安吉县灵峰街道横山坞村,竹海绵延,微风习习,夏日里的这份清凉格外怡人。  走进民宿“阿忠的家”,绿意满目,花香满园,装点得精致温馨。望着草坪上休憩的客人,95后民宿主人蓝晴...

    时间:06-09
  • 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权威部门话开局)

      6月8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等介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关情况。  推动公共安全...

    时间:06-09
  •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

    时间:06-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