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人民观点)

2023-06-13 08:1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道,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编  者  

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来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燕山脚下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参观国家书房、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中国当代出版精品与特色版本展,仔细察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参观“汉藏蒙满文大藏经雕版合璧”和“《四库全书》合璧”库展,感慨“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走进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参观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了解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重大考古发现,察看部分馆藏珍贵古籍和文献档案,强调“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幕幕生动场景,映照着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文化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一重大论断,科学概括了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对于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向历史深处回望,从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到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从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到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从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到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到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从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到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这些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五个方面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明确“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把“两个结合”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在守正创新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北京冬奥盛会惊艳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自信、包容、开放的大国形象;大唐芙蓉园梦回千年,展现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北京中轴线、京杭大运河等一大批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绽放时代新韵……千古文脉一华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今天中华文化更加蔚为大观,中华文明更加光彩夺目。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就能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如同波澜壮阔的长河,中华文明一路奔涌而来,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浇灌出中华大地的勃勃生机。穿越风雨、大道如砥,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北国边陲到南疆海岛,复兴的梦想激荡在14亿多中国人心中。站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尤为清醒:“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更加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3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赓续中华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

    时间:06-16
  • 一箭41星新纪录!

      新华社太原6月15日电 (李国利 郝明鑫)6月15日13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批卫星...

    时间:06-16
  • 加快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什么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如何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近期举办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主题教育读书班上,党员干部结合岗位实践,交流学习心得,气氛热烈...

    时间:06-16
  • 坚持守正创新,赓续文脉谱写华章(人民论坛)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融合中华节气、经典诗文和冰雪运动精神,惊艳全世界;“北斗”组网、“嫦娥”探月、“羲和”逐日、“天问”探火、“天和”遨游苍穹,重大科技成果烙...

    时间:06-16
  • 共同推动人权文明发展进步

    6月14日至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共同主办的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机构在内的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平等、...

    时间:06-16
  • 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举行

    本报青岛6月15日电 (记者曲颂)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15日在山东青岛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主席沈跃跃出席并作主旨讲话。 沈跃跃表示,上合...

    时间:06-16
  •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6月15日上午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6日 03 版)...

    时间:06-16
  • “为当地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工业园区一景。 利由斯摄 在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摩罗瓦立县巴霍多比村的主干道两旁,水果店、服装店、杂货店等各种小店鳞...

    时间:06-16
  • 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聚焦共同发展

    据新华社联合国6月14日电 (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4日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安理会高级别公开会上,呼吁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聚焦共同发展。 张军表示,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

    时间:06-16
  • 第六届进博会丹麦推介会在哥本哈根举行

    本报柏林6月15日电 (记者张慧中)哥本哈根消息: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丹麦推介会14日在哥本哈根成功举办。丹麦工业联合会、丹中商会、丹麦大学联盟等三家机构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签署...

    时间:06-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