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刷新纪录!一次性将4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是如何做到的

2023-06-16 04:00:58

来源:光明日报

  如何一次性将四十一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6月15日13时30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遥八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刷新了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

  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有“可靠性高、经济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达1.3吨(轨道高度700公里),可支持单星、多星并联、串联、搭载等多种形式的发射需求。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二丁火箭总设计师李建强介绍,一次性将这么多卫星安全、顺利地送入轨道,首先要解决卫星在整流罩内的布局问题,不仅要保证“坐得下”,还要“坐得舒服”。为此,研制团队梳理卫星的结构和任务需求,挖掘潜能、优化布局设计,最终采取“38颗卫星壁挂+3颗卫星侧壁”的搭载方式。

  卫星“座椅”由多星适配器和下方的锥形支承舱组成。为了便于星箭联合操作,4米高的多星适配器被分成上下两个中心承力筒。“其中,38颗卫星绕中心承力筒按列布置,并保证彼此间的安全距离——如此一来,多星适配器就可‘座无虚席’,但如果为新增‘座位’而一味增加承力筒的高度,‘乘客’在飞行阶段将会面临难以承受的振动和颠簸。”李建强强调。

  为了让41位“乘客”畅享舒适的飞行体验,研制团队有效利用整流罩内的空间,让适配器下方的“乘客”挪了挪“脚”,又在支承舱开辟出3个“专座”,使41颗卫星都能顺利“上车”。

  卫星数量越多,分离出去后在轨道飞行碰撞的风险就越大。本次41颗卫星的“目的地”一致,如何确保“乘客”安全顺利“到站下车”,并按照规定的分离方向和速度精准入轨,是完成此次任务的关键。为避免“下车”时出现拥挤碰撞的情形,研制团队巧妙设计“落客方案”,让卫星依次有序分离。“每层‘乘客’为一组,将筒状多星适配器上的38颗卫星分为6组,下方支承舱上的3名‘乘客’作为第7组。此外,本发火箭配套10个反推火箭,通过开启反推火箭拉开每组卫星间的距离,也可以保证彼此之间分离的安全性。”李建强解释。

  本次发射的41颗卫星均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其中包含36颗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组网遥感卫星。入轨后,这36颗吉林一号卫星将与已经在轨的72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至此,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增至108颗。

  2015年10月7日,由长光卫星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到现在,吉林一号已建成全球目前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以吉林一号现有在轨卫星测算,该卫星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35至37次重访,可为农业、林业、气象、海洋、资源、环保、城市建设以及科学试验等领域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对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第76次发射,是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87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76次发射。

  (光明日报记者 张 蕾 任 爽 本报见习记者 李 层)

  • 相关阅读
  • 各地深入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刘温馨)16日是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各地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统一部署,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传咨询活动。 ...

    时间:06-17
  • 救人一跃 义举暖心(点赞新时代)

    6月13日,工作日中午,浙江杭州路上车水马龙,路人行色匆匆。 钱塘江上,西兴大桥围起人群。外卖小哥彭清林正在送单途中,在大桥非机动车道上被堵住了,根本走不动。桥上的人们,正向江面望...

    时间:06-17
  • 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开幕

    本报拉萨6月16日电 (记者袁泉、徐驭尧、琼达卓嘎)6月16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在拉萨开幕,吸引了海内外近千家企业参与,参...

    时间:06-17
  • “中国光彩事业西藏行”活动举办

    本报拉萨6月16日电 (记者姜洁)6月15日,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拉萨共同举办“中国光彩事业西藏行”活动。 活动期间举行了“百企连百村”助边行动签约仪式、公益项目捐...

    时间:06-17
  • 徽岭徽水看绩溪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安徽省绩溪县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徽岭徽水所在,是徽文化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绩溪县深入实施传统村落保护相关条例,制定保护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

    时间:06-17
  • 从中华文明和平性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指出——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

    时间:06-17
  • “看到孩子们不断进步,我很快乐”(帮扶县驻村手记)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喧闹的走廊安静下来,教室里传来琅琅的书声。 走进河南省虞城县店集乡魏固堆村魏固堆小学的会议室,记者的目光被一面“荣誉墙”吸引。综合评比先进单位、教学质量...

    时间:06-17
  • 中国—塞尔维亚企业贸易对接会举行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6月15日电 (记者石中玉)“中国—塞尔维亚企业贸易对接会暨签约仪式”15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中塞两国企业在对接会上签署多项贸易协议,合同总额超过5.1亿美...

    时间:06-17
  • 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

    时间:06-17
  • 给运动员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6月16日上午,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亚运村内部功能区首次公开亮相。亚运村总占地面积1.1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41万平方米,由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组成。亚运村作为亚运会最大的非竞赛场...

    时间:06-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