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专业“上新”促人才“出新”(纵横)

2023-06-20 08:2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3年高考落下帷幕,如何选择专业、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关心的热点话题。不久前,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新增1641个专业、撤销925个专业。高校专业既有“上新”也有“下架”,引发广泛关注。

因势而变,高校加快专业“新陈代谢”步伐。高校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近5%,“新陈代谢”力度不可谓不大。高校跟上社会发展节奏,通过专业调整贴合现实需求,考生和家长也应跟上高校专业调整节奏,为志愿填报和未来人生规划做好功课。

专业求新求变,助力相关产业升级。近些年,高校专业设置更加强调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一些“上新”专业具有当下热度高、行业领域优势明显、符合国家发展趋势等特点。今年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数字”“智能”成为高频词。全国新增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有77所,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有59所。比如,针对“学车辆工程的不懂感知决策,学自动化的不懂车辆”现象,东南大学新增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直面行业发展实际。专业“上新”,培养人才“出新”,将为产业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此次调整中,全国925个本科专业被撤销,原因之一为不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这说明,高校专业设置应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以“岐黄国医”为代表的长学制教育体系,就是“做优特色学科专业”的有益尝试。围绕各自重点关注领域、利用拥有的优质资源、开设具有明显优势的新兴专业,高校人才培养体现学校鲜明特色,优势“上新”才能有效“招新”。

当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应过分追逐热点,要避免对冷门专业“不屑一顾”。一些事关民生福祉、文化传承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只看市场热度,还要基于时代责任、人文关怀等考量,保留相关专业,加大对学科发展的支持。再者,专业设置只是手段,高校最好的口碑和名片仍是毕业生质量。不管设置什么专业,加强学科建设,引导学生练好“基本功”,都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不二法门。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一定会受到社会和时代的欢迎。

(摘编自《安徽日报》)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0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舞蹈之美与散文之美相融合

      舞剧《朱自清》剧照。   扬州市歌舞剧院供图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上演。这部获第十二届“荷花奖”的舞剧作品,将舞蹈之美与散文之美相融合,赢...

    时间:06-22
  • 前5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4.7%

      本报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杜海涛)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77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4.7%。其中,出口9.62万亿元,增长8.1%;进口7.15万亿元,增长0.5%;贸易顺差2....

    时间:06-22
  • 嵊州越剧,与年轻人越走越近(艺近人和)

      图为嵊州越剧演员在嵊州市甘霖镇东王村演出。   陈上利摄  核心阅读  嵊州修复了一批古戏台,还自发形成了100多个越剧戏迷角,热爱越剧的游客遍布各地,无论何时来到这里,总能找到...

    时间:06-22
  • 广东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能(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开局之年,岭南大地充满发展活力——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探索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加快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落地落实;  湛江徐闻港加快打造连接粤港澳大...

    时间:06-22
  • 民间音乐在心里生了根(足音)

      郭淑珍速写。  蔡华伟绘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这一天也是郭淑珍教授的生日。  2023年5月31日,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为人民而歌唱”音乐会,郭淑珍在不同时期培养的学生代表纷纷登...

    时间:06-22
  • 行到三峡必有诗(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壁立千仞,青山如削,夏日三峡,杨柳垂拂青条,流水平如镜...

    时间:06-22
  • 时值仲夏 节分端午(诗词里的中国节·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仲夏时节,粽叶飘香,雄黄酒浓——又是一年端午到。端午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等,它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一样,都是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  端午,是一个...

    时间:06-22
  • 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绿色家园)

      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   新华社记者 姜 帆摄   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孙慧军摄(人民视觉)   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在...

    时间:06-22
  •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生态论苑)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生态环境基础,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仲夏时...

    时间:06-22
  • 构筑抵御风沙的绿色防线

      三北地区是指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如今,绵亘万里的“三北”工程已构筑起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防线,取得巨大生态、经济...

    时间:06-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