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共话民心相通 共迎美好未来

2023-06-30 08:3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湄六国山水相连,传统友谊世代相传。

  6月27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3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媒体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以“共话民心相通,共迎美好未来”为主题,来自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的主流媒体、相关机构代表、示范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等130余名人士,围绕推动经济复苏、深化媒体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积极建言献策。

  团结协作,弘扬澜湄文化

  澜湄合作机制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体现了“澜湄速度”和“澜湄效率”,培育了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7年来,澜湄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合作成果不断涌现,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人民日报社社长庹震在发言中表示,作为新闻媒体,我们要深入报道澜湄合作实打实的行动、心连心的举措,展示合作成果、阐明合作潜力,让各国人民真真切切感受到澜湄合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要用好地区多元文化特色和优势,促进人文交流,发挥民心相通的桥梁纽带作用,讲好各国人民互亲互爱、互帮互助的生动故事,让澜湄合作的民心民意基础更加牢固。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于绍良主持峰会开幕式。他表示,作为媒体,我们要记录澜湄合作,践行澜湄精神,传播澜湄文化,共同为推动经济复苏、实现互利共赢贡献智慧,为深化媒体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凝聚力量。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宣部副部长、《人民报》总编辑万赛·塔汶炎曾多次到访中国,深入考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实践。“澜湄合作机制为澜湄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区域合作的典范。未来,澜湄国家媒体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宣传各国共同维护澜湄流域生态系统的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六国媒体可以定期开展信息交流,相互借鉴发展经验。”万赛·塔汶炎说。

  柬埔寨最大英文媒体《高棉时报》多年来同中方有关媒体机构等保持良好合作,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促进两国互利合作发挥了桥梁作用。发行人莫汉·邦丹表示,民心相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是缓解地区冲突和促进国家间友好的重要途径。促进民心相通使各国人民超越种族与文化差异,增进理解与合作。各国政府、媒体以及民间组织应共同努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共创合作、包容的和谐世界。

  缅甸瑞丹伦媒体集团副主席彭敏散认为,澜湄六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命运一体。六国秉持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可以进一步推动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加强媒体领域的交流合作对进一步增进澜湄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深化传统友谊至关重要。

  打造样板,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首个由流域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持续高水平发展,成为次区域合作的“金色样板”——2022年,中国同湄公河五国贸易额达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5%。中老铁路、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中越跨境集装箱班列等项目助力区域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钱洪山表示,面对新形势,澜湄六国媒体应携手应对挑战、共担责任,讲好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澜湄故事,呵护心心相通、亲如一家的澜湄情谊,展现命运与共、共赢未来的澜湄愿景,为打造澜湄流域乃至亚洲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舆论基础。

  柬埔寨新闻社副社长坎·索菲罗姆表示,澜湄次区域国家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发展潜力巨大。本次峰会的主题体现出澜湄国家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澜湄各国媒体应加大合作力度,深化传统友谊,为推动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媒体峰会线下举办了3届,还举办了1次云峰会,缅甸《北方之星》杂志总编辑温丁每一次都受邀参会。他说,不久前,缅中两国举行了澜湄合作专项基金2023年缅方项目、中国援缅新一批新冠疫苗、援缅现代化培训实验室物资项目等合作文件签署和交换仪式。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和援助资金惠及缅甸等国家民众,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本届峰会是新冠疫情发生后举办的首次线下峰会,各国代表展现出了极大的参会热情。泰国总理府民众联络厅副厅长素拉塔·拉卡赛穆表示:“多年来,澜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澜湄六国继续加强在信息沟通、文化交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的交流。”

  加强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媒体既是澜湄合作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也是澜湄合作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近年来,澜湄国家媒体共同讲述澜湄发展、合作、交流故事,不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六国民众相知、相亲、相融。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在发言中表示,中国正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将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方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同各国一道,将澜湄地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全球安全倡议实验区、全球文明倡议首善区。”

  《缅甸环球新光报》总编辑昂杜亚表示,当前,各国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不断深化,此次峰会是澜湄国家人文交往日渐深入的重要体现。“加强信息交流、传播合作声音可以增进互信,让澜湄精神更加牢固地植根于各国人民心间。”

  2017年,时任老挝新闻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的沙万坤·拉沙蒙在当年的峰会上接过了承办峰会的“接力棒”,2018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媒体峰会在万象成功举办。今年,沙万坤·拉沙蒙以老挝记者协会主席的身份再次来到峰会现场:“随着区域内合作的推进和自由贸易的拓宽,我们定能实现区域经济复苏和增长。作为媒体人,我愿同各位代表一道,为区域经济和贸易复苏贡献媒体力量,实现互利共赢。”

  越南《人民报》领导班子成员、《人民周末报》总编辑武梅煌表示,民间交流是各国人民分享经验、巩固友谊的重要途径,新闻媒体在促进人文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澜湄合作框架内的媒体合作对于促进各国人民交流、推动地区合作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澜湄合作近年来不断深入,蓬勃发展,覆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通过加强媒体合作,澜湄国家可以加深彼此间理解,共绘更加美好的未来。”泰国中泰新闻网执行董事坎卜卡·帕拉迪潘奇表示。

  峰会上还举行了2023澜湄国家主流媒体研修班启动仪式。六国嘉宾共同展开富有东方韵味的卷轴,象征着开启澜湄国家媒体合作新篇章。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主持媒体讨论并参加研修班启动仪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30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巴基斯坦官员盛赞巴中经济走廊建设成果

    据新华社巴基斯坦拉合尔7月4日电 (记者蒋超、王欢)巴基斯坦电力部长胡拉姆·达斯特吉尔汗3日表示,巴中经济走廊建设推动两国成为深度经济合作伙伴。 达斯特吉尔汗当天在巴东部旁遮普省拉...

    时间:07-05
  • “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人民论坛)

    是到南方大企业挣高薪,还是回更需要人才的家乡小镇?黑龙江省漠河市副市长、北极镇党委书记文竹,24岁那年毅然选择后者,回乡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几年间,她带领乡亲们利用当地地理优势,发...

    时间:07-05
  • 弘扬农耕文化 传承乡村技艺

    普通的面团,在能人巧匠的手中经过扎、拍、拉、盘、捏等制作工序后逐渐有了模样,呈现出蝴蝶、花朵、叶子等造型,栩栩如生,煞是喜人;银针上下翻飞,彩线轻盈穿梭,一种种农作物跃然于绣布之...

    时间:07-05
  • 苍苍竹林中 云开现古村(寻找最美乡村·木梨硔村)

    村中生活。 汪映成摄(人民视觉) 云上村落。 潘 成摄(人民视觉) 竹林人家。...

    时间:07-05
  • 四部门部署安排农业防灾减灾

    本报北京7月4日电 (记者郁静娴)目前,全国进入汛期和盛夏季节,也是秋粮生产和防灾减灾关键时期。预计汛期气候状况总体一般到偏差,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厄尔尼诺后期快速发展,“...

    时间:07-05
  •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7月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题为《牢记初心使命 坚持团结协作 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讲话,引发国际人士热烈反响。接...

    时间:07-05
  • 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开辟广阔空间(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中国以自身成功实践证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并非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唯一路径。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避免以西方标准定义自身现代化,坚持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

    时间:07-05
  • “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成立22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始终秉持‘上海精神’,为地区稳定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塔吉克斯坦总统国家行政学院院长、上海合作组织友好合作中心主任加夫尔佐达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时间:07-05
  • “凝聚共谋合作发展的国际共识”

    “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举行一年多来,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生效,实施了多个发展项目,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副主任...

    时间:07-05
  • “中国为全球粮农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第四十三届会议正在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举行。在7月2日举行的新任总干事选举中,中方候选人、现任总干事屈冬玉以高票当选连任。屈冬玉在胜选后的...

    时间:07-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